首页 > 都市言情>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第336节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叫作《蝶恋花·春景》,具体苏轼所写的时间不详。

  也没有具体这一首词的背景。

  但虽然如此。

  这一首词同样也是宋词当中的经典。

  “多情却被无情恼,这句写得好。”

  “天涯何处无芳草……我觉得这句才最佳。”

  “哈哈,这才是宋词啊,我说苏轼怎么一直写诗,不写词。还好,还好,我还是很有耐心。”

  如果说刚才大家对于江宁重新再讲苏轼还有一些没有太大兴趣。

  可这一首词作一出,众人的感觉又是纷纷涌了上来。

  “那再来欣赏一首。”

  接着,江宁再写了一首: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相对于前面第一首。

  这一首的写作时间与背景就比较清楚了。

  “这首词为《望江南》,创作的时间是在苏轼自请离京,担任密州知州所写的一幅词作。虽然苏轼当时是自请离京,可是,他其实很希望能够回到京城,为朝廷分忧,表达自己的一系列治政观点。但他却知道,当时新党执政,他就算是回去也没用。不但没用,甚至还有可能受到连累。”

  “所以最后苏轼以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就此结束。至于这首词怎么评价……大家自己评价吧。”

  说完。

  江宁微微一笑。

  对于这两首诗,他其实非常的有把握。

  诗词怎么写,或许大家不太知道。

  但诗词作品写得好与不好,这点眼光一众网友还是有的。

  结合前面一首。

  当这一首《望江南》出现之后,这会儿众人已经不仅仅是有感觉那么简单了。

  这会儿,众人眼睛已经睁得大大的。

  他们似乎有一些明白了,江宁所说的天才到底是什么。

  科考即考得好。

  又能写诗。

  还能写词。

  而且都是一等一的上流之作。

  这放在历史当中,有几个人能达到?

  但江宁今天的第三讲,就是要彻底震惊众人。

  “其实呢,上面两首写得一般。”

  江宁故作评价的说道。

  “江宁老师,这还一般啊?”

  “当然一般啦。”

  “那苏轼还有不一般的吗?”

  “有。”

  江宁点头:“不过,在讲第一首词作的时候,我先跟大家讲一个人,这个人,叫做王弗。”

  “王弗是谁?”

  “王弗是苏轼的原配妻子。”

  “哦哦,苏轼与王弗有什么故事吗?”

  虽然大家对于王弗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但爱屋及乌之下。

  现在只要是任何与苏轼有联系的人物,一众粉丝都是无比的感兴趣。

  “王弗与苏轼一样,也是眉山人。王弗是进士王方的女儿,自小聪慧谦谨,知书达礼。因闻王方很有才学,且很会教书育人,于是苏洵就将苏轼送到了王方那里读书。苏轼自小就聪明,而且又好学,很受王方的喜欢。一次,王方带着一众弟子带到了一处寺院,寺院正好有一方池塘,池塘水非常清澈,群鱼翩翩游跃。于是王方就说,有美景自然得有美名,请大家给这一美景取名。”

  “一众弟子纷纷执笔,给这一美景取出了一系列的名字。可惜,这一些弟子所取的名字不是太过于雅,就是太过于俗。后来,王方就叫苏轼取名。苏轼想了想,就说,我刚才叫了一声,池塘里的鱼就出来了,如此,何不叫【唤鱼池】呢?”

  “这个名字取得很不错,王方也给出了高度评价。可不想,在苏轼给这一美景取名之后,王方的女儿却是派丫鬟送来了字贴,原来王弗也在边上,只是因为是女儿之身,所以不便露面。只看到字贴上面,却也是写出了【唤鱼池】三个字。众人惊叹,两人不谋而合,韵成双壁。”

  “后来,王方一方面觉得苏轼很有才学,另一方面也觉得苏轼与女儿很有缘份,于是便请人做媒。最终,王弗便成为了苏轼的原配妻子。结婚之后,王弗成为了苏轼的贤内助。虽然王弗并没有正规的上过学,但她自小聪明,而且性格比之苏轼更为谦虚谨慎。所以很多时候她都在边上试时提醒,两人的感情很好。但可惜,王弗在27岁的时候,就此死去。”

  江宁简单的说了一下关于王弗的故事。

  接着。

  江宁又是说道:“十年之后,这时的苏轼已经被调任到了密州。这一天正好是王弗的忌日,苏轼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王弗似乎活过来了,她还是那样的年轻,她正在对着镜台梳妆。可醒来之后,苏轼这才知道,这只是梦。一时之间,苏轼泪流满面,提笔写下了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江城子》。

  也被喻为千古第一悼亡词。

  无数人读到这一首词作,无不是被这一首词感动。

  正如这一首词里写的一样。

  十年生死两茫茫。

  自王弗去世已经有10年。

  虽然平时并不会一直去想,但却一辈子也忘不了。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为什么这样说。

  这是因为王弗是被葬在眉山的,也就是在四川。

  可当时的苏轼却是在密州,也就是在山东。

  两地相隔千里。

  一个是千里。

  一个是阴阳相隔。

  苏轼哪怕是再想念王弗,似乎也不知道去哪里诉说。

  “江宁老师,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是什么意思?”

  这首《江城子》一出。

  众人只感觉内心中有一种想要尖叫的感觉。

  虽然他们还并不是完全理解这一首诗的意思。

  但读着读着,众人却是彻底被这一首词作给俘虏。

  不过。

  越是如此。

  众人越是想了解这一首词。

  “江宁老师,两人是夫妻,怎么可能相逢会不认识呢?”

  直播间里,有网友提问说道。

  江宁也是感叹的回道:“是的,大家问的好,苏轼与王弗是夫妻,怎么可能相逢人不识?但实则,其实刚才讲故事背景的时候我就讲过,王弗去世已经有10年。”

  “就算是10年,苏轼也不可能不认得自己的妻子吧。”

  有一部分人,仍是有一些不理解。

  江宁苦涩的回道:“为什么不是王弗不认识苏轼呢?”

  “这?”

  众人一愣。

  不待众人回答,江宁则解释说道:“苏轼自然是认得王弗,因为王弗去世一直保持着原来在苏轼内心的样子。可苏轼却早已经不是10年前的苏轼,也早已经不是那个只有17岁刚刚认识王弗的苏轼。此时的苏轼,在官场斗争当中,早已经尘满面,鬓如霜……试问这样的苏轼,王弗是否还认得?这是苏轼内心脆弱的表现,也是无比思念王弗的话语。”

  “我草……你不解释还好,你这一解释……我得跪。”

  这会儿。

首节 上一节 336/3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双无敌天赋,竟然被称为废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