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第236节
除了几个选角导演外,还有文学策划、负责跟编剧协调的助理,张一谋不止一次的对外说他不擅长编剧,所以才请了几个专业的来辅佐他的编剧工作。
像周晓峰就是其中一个,还得过鲁迅文学奖,之前是《十月》杂志社的资深编辑,中文系的才女。
《三枪》、《山楂树》,包括之后的《金陵》、《归来》,她都参与了编剧工作。
还有方西,北大中文系硕士,最近在给老谋子整自传。
“不是什么事,都要自己来的!”
“做自己擅长的,比如演员,就一门心思钻研表演!”
张一谋还真的是替陈瑾考虑,陈瑾却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张导,那我能让工作室的几位老师,写本子吗?我有一个故事,准备找田导帮我拍出来,我跟他说过了!”
“什么?”
张一谋也只是随口说说的,没想到陈瑾这货是真一点不客气啊!
“田导?哪个田导?”
“导演系主任啊,田状状!”
张一谋:“……”
足足5秒钟的沉默,张一谋死死盯着陈瑾,一脸不敢置信道:“你能请的动他导戏?”
“他说可以,你不信可以问他!”
张一谋都有些乐了:“不是,你怎么请动他的?”
“就我这个故事!”
陈瑾没说用钱砸的,而是道:“有点类似于去年拿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也是讲国内殡葬行业的,主角也是个入殓师,不过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就是一开始拒绝,到最后慢慢明白这个职业的伟大……”
“……”
陈瑾大致的说了下剧情。
还别说,你还真别说,眼前的张一谋都瞪大了眼睛,很仔细的听着。
小众赛道,冷门精品!
这可是电影节的最爱项目。
越少人关注的群体,越可以得奖,哪怕不是三大电影节,国内东京等等都是通杀。
田状状东京电影节可是拿到过最高大奖金麒麟的,还捧了个东京影后出来,这东京国际电影节,那也是国际A类,论在亚洲的含金量,其实仅次于三大。
同样A类的上海电影节,则是要差不少。
拿不到三大,东京也够陈瑾吹一波了。
“这……你想的故事?”
张一谋听了个大概,有些侧目的看着陈瑾,陈瑾点了点头:“这个故事我想了很久了,但是我没做过编剧,所以得找个老师一起润色下,整体的故事脉络剧情包袱等等,我都有!”
不是说你有故事大概,就能把它跟编剧一样写出来。
哪怕陈瑾有很强的文字功底都不行。
编剧和作家不一样,你会写故事跟能写出小说,也不一样。
但你把故事说给一个编剧听,一起整一个完整本子出来,这肯定可以;而且这在行业内,叫做代笔,很多的导演挂编剧职位,你以为他就真的是编剧?
错,他也只是把原著或者剧本改了,而且大概率他说改,负责润笔的还是其他人。
也就是这些文学策划。
就跟后世很多的主播直播带货的台词一样,你以为是他出口成章?
那也是别人的稿子,给他念的。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陈瑾哪怕脑子有《人生大事》的故事,他是可以写成一个剧本,但耗时耗力,还不一定有人家写的流畅。
倒不是写不好写不出来,而是现在陈瑾这水平,找个人一起写,性价比更高。
到时候编剧名还是挂的陈瑾。
张一谋就是这样的操作。
“行啊!”
“你要真能让老田出山,让小周他们一起帮你搞本子,我跟他们去说一下!”
“要快了,再过段时间,他们得跟我弄《十三钗》,估计就没那个精力了,这你应该知道!”
张一谋对这种事倒也没反对。
主要陈瑾这本子他听着也挺感兴趣的,比那什么《失恋33天》,好太多了。
陈瑾一听这话,压根没任何犹豫:“张导,那今天可以吗?”
“我今天就把故事原原本本跟周姐说下,不过……您得给我打个招呼先!”
张一谋再次宕机:“……”
这小子,做事倒是跟自己挺像。
想一出是一出。
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
主要陈瑾目前火归火,在工作室地位也挺超然,但搞文字的,那都是有傲气的,除了张一谋发话之外,估计陈瑾大概请不动。
“那走吧,一起回去!”
“我正好跟小周方西她们说这事……”
张一谋随口说着。
其实他内心,也想听听陈瑾这个《入殓师》的版本,故事怎么展开。
要照抄小日子的,那就没意思了。
“行!”
“那我跟老师说下,要不张导您先走?”
“等你,我正好去导演系转转!”
张一谋是想去问问田状状,陈瑾到底是有什么魔力,还是主任做久了手痒,想要老骥伏枥一把?
第157章 装了逼就跑,真刺激!
下午,张一谋工作室。
军训的衣服已经领了,明天将正式开始,陈瑾这半个月还得住校,所以确实要回来收拾下。
不过他眼下正在跟张一谋和两个文学策划,说着《人生大事》。
“三妹拿着他爸的骨灰,放到了烟花炮筒里!”
“随着烟花直接燃放到了半空……”
“这是三妹能想到的,给他老爸最体面的一个葬礼!”
“不过就在这时,三妹接到了一个电话,小文丢了,所有人一起寻找,最后小文其实是被她妈带走了,但她不想跟着她妈,而是选择了跟莫三妹一起生活……”
电影的原版结尾其实挺扯淡的,小文的妈妈跟主角莫三妹在了一起,有种强行圆满的感觉。
虽然看上去合家欢,对票房和商业性有增加,因为所有人都喜欢看完美的大结局,但作为得奖片,这样处理就会显得很狗血,反而显得刻意,落了下乘。
不过陈瑾还是说了出来,看看几个编剧和老谋子的意思。
“……”
但听完故事的两个文学策划,还有张一谋,都有些眼神直勾勾的看着陈瑾。
这个故事,陈瑾说了大概十多分钟,包括莫三妹入狱,而后重新做人,人设的刻画……因为他体验过,印象很深刻,而且原片也看完了,所以讲的很是投入。
“这……张导!”
旁边圆圆脸大概40岁左右的周晓峰,有些笑道:“小瑾的这个故事,很完善了啊!”
“对啊,人物、脉络、深度、最后大结局老爷子死的升华!”
“很合格甚至优秀的本子!”
方西在一旁说着,两个人诧异的原因,是压根没想到,陈瑾的故事已经这么完整,他们以为就一个大纲,需要她们润色填充丰满。
就跟张一谋的很多剧本一样,故事重新弄,得涉及到改编。
但现在陈瑾的这个故事,明显很清晰,只要写出来就是一个挺不错的本子。
而且是偏向于艺术性的。
“你写的中篇小说吗?”
张一谋忍不住问着陈瑾,这要不是写成了小说,怎么故事这么有头有尾?
连人物性格等等都有。
陈瑾当然是没这个水平的:“没有,就是故事,脑海中一直有画面,每天没事想一下,有点大纲,但还没开始写!”
“这不当演员了吗?想着把它给拍出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