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从香江开始 第251节
但想追上先施、永安这种老字号,差的依旧很远。
薛婉恩觉得百货生意如果想更进一步,除了自设工厂建立自己的品牌,再就是在某个领域做到头部。
比如先施就打出环球百货的招牌,分销海外独家代理的高档洋货,在香江的地位始终稳固。
这也是她此次来内地寻找合作厂商的缘故。
翟远难得看到她情绪波动这么大,笑着说:“我先浇盆冷水给你,这种新产品的研发时间会很长,或许海外提前搞出来,我这边还在攻克对方眼中简单的技术难题。”
薛婉恩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翟远想起电影《教父》里的一句台词,半开玩笑道:“总有一天,也许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我会让你为我做件事情。”
…………
八十年代初,内地尝试施行‘拨改贷’的计划,对企业的无偿拨款改为让企业向银行贷款,增强其经济责任感和提高积极性。
计划试运行以后,科学院同样受到影响,许多实验项目短期内难以商用,又失去经费支持,不得不暂时停摆。
陶宗颐的团队便是在这种环境下,退出了科学院对某类精密仪器的一项研究。
清北大学。
陶宗颐给手下几个研究生讲完课题,踱步折返回学校分配的员工宿舍,一路上看起来心事重重。
宿舍门口。
妻子丁慧正抱着木盆,将盆里一件件洗好的衣服挂在晾衣绳上。
见老公走到家门口,神不守舍的跟自己擦肩而过,丁慧哎哎喊了两声。
“老陶,你魂丢啦?”
陶宗颐这才惊醒过来,不好意思的讪笑下,伸手去拿妻子怀抱的木盆:“我来吧。”
“去去去!你别来捣乱!”丁慧摆摆手说:“赶紧把床底下那两袋副食品拿出来,待会儿我把三轮车开过来,咱们今晚接着摆摊儿去。”
“好嘞。”
陶宗颐答应一声,回宿舍照妻子说的,把两个装满副食品的麻袋拖出来。
在门口坐了一会儿,又陷入苦闷沉思。
丁慧晾完衣服,回头看陶宗颐又皱起眉头的模样,笑着摇摇头。
“又在想你那高科技的东西呢?”
“慧儿,你说咱们把房子抵押出去,校财务能帮忙去银行贷款吗?”
陶宗颐抬头问了句。
丁慧用看傻子的眼神望着他,指着宿舍大门说:“这是你的房子吗?人家银行贷款得要不动产,一点儿常识都没有,就你还陶教授呢!”
陶宗颐拖着长音噢了声,又说:“说的也是,就算这房子是我的,它也不值三十万。”
三十万是他现阶段短缺的一笔研发经费,学校不拨款以后,这笔钱对普通人来说堪称天文数字。
他一个清北大学的教授,每个月工资270块,妻子丁慧在医院上班,月薪120块。
反而最近这段时间外出摆摊倒小赚了一笔,每天能有十多块进项,让陶宗颐清楚认识到什么叫‘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句话。
但要凑足三十万,仍无异于天方夜谭。
陶宗颐说:“对了,你要说不动产,我爹妈在庞各庄倒是给我留了间小院儿。”
“你可拉倒吧!那地儿都干到禾北去了。”丁慧白了他一眼,说:“等会儿啊。”
说完在衣服上擦擦手,抱着木盆回了房间,过不多时又拿这个存折走出来。
丁慧把存折往陶宗颐怀里一摔:“三十万没有,这儿四千块,爱要不要。”
陶宗颐打开存折一看,里面4122.5元,还有零有整。
他问:“你哪儿来这么多钱?”
丁慧说:“我把我家亲戚都折腾了一遍,爹妈的养老本儿都取出来了,这钱得还啊!”
陶宗颐搓了搓头顶地中海,嘟囔说:“这也不够啊……”
丁慧一定就不乐意了,伸手要去夺过存折:“不要还我!你还挑三拣四起来了。”
“别别别!”陶宗颐赶紧把存折捂在胸口,赔笑道:“咱们积少成多,晚上多摆会儿夜摊。”
丁慧被他的动作气笑:“德行!赶紧洗洗手吃饭吧。”
饭桌上菜式简单,鸡蛋羹、小葱拌豆腐和一个带鱼汤。
陶宗颐舀了两勺鸡蛋羹浇在米饭上,搅和搅和便大快朵颐起来。
丁慧捞了块带鱼给他放碗里,说:“要不你去南方看看,听说现在那边下海可赚钱了。”
陶宗颐说:“那我工作咋办?”
丁慧笑道:“你现在两百块一个月,到了南方说不定一个月两千块。”
陶宗颐嗤笑:“两千?钱那么容易赚,你以为是抢银行呢?”
夫妻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梆梆梆敲门声。
丁慧起身去开门,一个中年男人气喘吁吁闯进来。
“老曹?”丁慧把来人让进屋里,说:“吃过没有,我给你盛碗饭。”
老曹冲丁慧连连摆手,又猛喘了两口气稳住气息,对陶宗颐说:“老陶,快跟我走!香江有家大公司拿着上面的文件,来咱们院里挑专业人才,他们研究的方向正好跟你一样。”
(最近作息紊乱,琢磨着不行乌鸡白凤丸吧……晚点更
第218章 回港
1984年,10月刊。
金秋十月,科学院迎来一批西装革履的‘不速之客’。
以翟远为首的香江同胞,在科学院相关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参观了院内实验室研发的各个项目,同现场专业人士展开亲切友好交流,两地与会人员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亲如一家、互融互嵌。
香江知名企业家翟远先生表示,要全面落实抓紧建设现代化科技工业,着眼布局未来尖端产品领域,吹响从实验到市场化的奋进号角,以能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再到贯穿促进两地的科研交流,把方向、谋长远、布全局,将西方工业的看家本领学到手,落实‘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分类施策。
随着参观进入尾声,翟远先生由衷感叹:“对比内地,香江的工业发展犹如井底之蛙,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在对岸的工厂也能再接再厉,迈出更大步伐。”
参观结束,翟远先生深感祖国科研事业来之不易,以私人名义向科学院捐赠款项一千万港币,成立专款专项科研基金。
…………
“我那天说这么多了吗?”
翟远坐在回程的火车上,手里捏着一份燕京日报,朝随行的关伟明等人询问。
关伟明说:“不知啊,你跟领导们在一起交流,我们只负责参观实验室,怎么会知道你说过什么?”
翟远心说行吧,无论怎么说,这回来内地的目的算达到了。
叶雨卿坐在翟远身边,拿过报纸看了两眼。
报纸上,刊登出翟远和几位科学院领导的合照,几人一同举着张一千万港币的放大版支票。
她不解询问:“偶像,这种捐赠不应该用你九一娱乐或者1024公司的名义吗?还能顺便做一波广告。”
翟远望了眼火车后排方向,嘴里说道:“那不行,万一将来公司上市怎么办?”
火车后排两截车厢的连接处。
陶宗颐正在跟几个科学院的专业人士凑在一起,夹着烟吞云吐雾。
见翟远目光望来,几人有些紧张的冲他笑了下。
这几位都是关伟明带着三名东洋仔,在科学院精挑细选的光盘领域大拿。
但实际上,此时他们研究的并非系统性光盘技术,比如清北大学的教授陶宗颐,他目前攻破的便是国际光学存储技术,另一位姓郑的教授,则在探索每分钟上万转的新型‘光学头’镜片加工,其余几位也各有所长,组合在一起才算凑齐VCD和光盘的各个研究方向。
在科学院里,这几位或多或少都已经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建树,最大问题是项目资金不足,后续工作不能展开。
只要补齐这块短板,他们在技术层面,追上翟远高薪从东洋挖的索尼三剑客,只是时间问题。
恰好翟远现在不缺钱。
如今的自然选择号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毫不为过。
每天睡醒眼一睁,账户里又多出几百万不用上税的现金。
陶宗颐要二十万研发经费,翟远大手一挥先批四十万,需要最新的机器,直接联系美利坚、西德、东洋的商家送货上门。
巴统禁运禁不到香江,况且只要加得起价,资本家想方设法也会绕过禁运令把东西送到顾客手里。
大名鼎鼎的东芝听说苏联要花500万美元买自家数控机床,直接让技术人员上门安装,到地方一看好家伙,居然还有一批挪威人在帮对方提供火炮自动瞄准计算机,一批法国人在帮对方组装潜艇螺旋桨……
“今次带这几位内地朋友回香江,我们在元朗的工厂扩建差不多该提上日程。”
翟远冲陶宗颐等人点点头,重新望向座位对面的关伟明:“现在的厂房跟实验室差不多,撑不起生产线。”
关伟明点头称是:“我们之前大概测量估算过,要建一间完整的工厂,建筑占地面积至少两万平米,如果将来生产线扩大,这个占地面积只多不少。”
两万平米已经是关伟明非常保守的估算,VCD和光盘一旦面世,生产规模之大毋庸置疑,到时候加上员工宿舍、停车场、道路等公共设施,肯定是用地的巨无霸。
数万平米的工业用地,投入资金得按亿来计数。
上一篇:只会一个技能的我,进化成了神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