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从香江开始 第441节
老实讲,他对这部《迷失东京》还挺寄予厚望,主题是美利坚佬在东洋生活遭遇的种种,虽是部文艺片,用米雪菲花替代了寡姐斯嘉丽,听起来依旧话题性十足。
何况电影本身在后世,还有400万成本搏1亿2000万美金的票房奇迹。
因此这个榜9看起来便显得不太出众。
施楠生见他这般反应,只隐约觉得有些牙疼。
一部引进片在东洋取得这种成绩还不满意?自家这位老板是要疯啊!
“一亿多港币票房,分到公司手上大概两千多万?都OK嘅,挑个好点的档期可以在香江上映。”
翟远在心里简单算了笔账,引进片的分成比例照旧百分之二十多,《迷失东京》制作费一千万左右,单一个东洋票仓持平成本和宣发,盈余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果然还是难以补齐自己刚花出去,收购报纸的六千万现金。
如果加上宝岛票仓,倒是能多回一口血。
翟远想到这里,呼出口浊气。
又回忆起与何世柱讲数的时候,对方说到选自己而不选黄玉浪的原因。
“我老豆何耀光与大伯何耀全,俱是当年全国总工会的领袖人物,点知扑街光头佬1927年4月12日在黄浦发动叛变,大肆捕杀工农会的要员,大伯何耀全就死在那年四月份,我老豆后来不得已带上全家流落香江……所以阿远,我们何家对宝岛那边完全没有好感,黄玉浪为了发行漫画对宝岛市场低头弯腰,按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何家人始终觉得心口好似有根刺一样……”
想不到与宝岛交恶还有意外收获,也难怪何世柱初次见面就对自己格外热情。
只是照目前形势看来,无论是公司与宝岛的恶劣关系,还是《天天日报》的人情往来,自己再想去宝岛捞金,都得等到对面改朝换代才行。
应该也快了。
翟远盘算了一下时间,没记错的话宝岛扛把子家族的气数将尽,不会等太久。
…………
报纸的收购过程很顺利。
4月底。
与何世柱钱货两清以后,《天天日报》这份历经几度易手的纸媒,这次来到了翟远手上。
当天,报纸头版上面出现一条醒目的公告。
“本报讯,为更好适应新时代的读者需求,《天天日报》即日起宣布,将于下个月中旬正式更换名称,该报纸将以‘九一文化’旗下新名称《九一日报》继续运营。
公司新任负责人翟远先生表示,更换名称旨在凝聚品牌形象,是九一娱乐与九一文化长期发展规划中一项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天天日报》成立近三十年时间,凭借扎实新闻与社会分析,深受广大读者支持信赖,在变更名称以后,《九一日报》将继续坚持新闻公正、真实、权威的原则,强化多元化咨询服务……”
与其他接手报纸以后,不敢轻易更换招牌的商人不同。
翟远拿到《天天日报》的第一项举措,便是更名换新,同时利用自家电影公司的影响力传播受众渠道。
而就在同一天。
香江又一份对开大报宣布正式创刊。
名曰《禁果日报》。
相同时间在一座城市里,同时出现两份对开大报,在文娱界里绝无仅有。
新成立这间《九一日报》的办公楼里。
部门经理潘永强,忙不迭敲响新老板的办公室门扉,脸色相当难看。
“翟先生,韦建邦和报社的前员工连他们的《今天日报》都不要,全部过档新东家,选在今天搞出来这份《禁果日报》,摆明是在向我们示威!”
《天天日报》的旧部韦建邦搞风搞雨,没怎么引起翟远的兴趣。
但潘永强摆在他面前,这份新创刊出版的《禁果日报》,却引起他的注意。
对开的大报全份全彩印刷,手笔阔绰。
头版印着一张熟悉的大头照,正是此前在杜叶锡恩的学校处,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黎志鹰。
报纸上,黎志鹰志得意满,下方除了公式化对创刊理念的配文,还用漫画气泡的形式,展露出黎志鹰的创刊构思:“假如不是夏娃当初咬了一口禁果,世上就没有罪恶,亦没有是非,当然也不会有新闻。”
《禁果日报》,黎志鹰。
直到这份报纸摆在眼前,翟远方才想起来,这位号码帮大水喉、佐丹力老板的另外一层身份。
原来是他。
一旁的潘永强仍在开口提醒:“翟先生,现在香港一份报纸平均售价四块,但是《禁果日报》一份只卖两块,创刊初期就这么大手笔打价格战,韦建邦这次搵到的金主来头不小啊。”
揸着鬼佬不知有几多的反华黑金,黎志鹰自然不会缺钱。
因此在《禁果日报》创刊初期,便展开一场面对全港报刊的割喉战术。
翟远深吸口气,抬头望向《九一日报》的年轻经理,微笑安慰一句:“放心,我会搞定他。”
第363章 大报小报化
平行时空里。
黎志鹰拿着欧西黑金,《禁果日报》成立不足十年时间,便在香江报刊业掀起一轮血雨腥风。
凭借赔本降价招揽读者的手段,迅速将几十间报馆赶尽杀绝,强如《星岛日报》也在这场价格战里不支倒地,最后独留财力雄厚的《东方日报》和金良庸的《明报》寥寥几家苦撑,销量却均大不如前。
“今次进军传媒,我预咗拿5亿出来慢慢亏损。”
大埔道山脚大屋。
黎志鹰悠哉靠在藤椅上,咬着一支雪茄吞云吐雾,后院的笼子里,那头象征他身份的大黑熊在狭小空间里走动,不时发出低低咆哮。
坐在黎志鹰对面的还有另外一个男人。
皮肤黝黑、身材精瘦,即便面带恭维笑容,依旧掩不住满脸凶相。
男人名叫岑德健,号码帮德字堆堂主,是黎志鹰在江湖上的保家大佬。
不过名为大佬,实则也只是帮他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走私生意,岑德健这几年替黎志鹰啃落不少猪头骨,回报自然也颇为丰厚,仗着黎志鹰佐丹力海外分销的线路,岑德健走私地下六合彩、私烟、面粉乃至枪械赚得盆满钵满,连同德字堆都在号码帮占据颇大声量。
“黎生大手笔,总之无论你有什么吩咐,我阿健一定赴汤蹈火!”
此时听到黎志鹰打算亏损五亿港币,做这份新出炉的《禁果日报》,岑德健立刻意识到又有业务上门,当即江湖气十足的拍胸脯开口。
“醒目啊阿健。”
黎志鹰猛吸一口雪茄,猩红火光亮起,整个人忍不住打个激灵,眼神变得迷蒙,声音也跟着虚弱几分。
他半是清醒的说着:“那群做报纸的专业人士同我讲,报刊的发行很重要,就算蚀本也要蚀到正确地方。下个月,不是,是这个月……挑!应该是下个月才对,你下个月成立一间发行公司,带上班兄弟组建一支车队,专门负责给《禁果日报》运输发行。不要说我不关照你,现在有了自家的印刷厂,我那些《创富》《贴士皇》《六合皇》的六合彩生意都交给你去打理,广府最近两年经济发展的好快,试着把地下六合彩的生意往内地发展……”
岑德健感激涕零,恨不得当场给黎胖子磕一个:“多谢!多谢黎生!”
黎志鹰摆摆手:“总之这份《禁果日报》赚多赚少不紧要,但是发行量一定要威,勤力点啦!”
岑德健连连点头,心中已经给这间即将成立的发行车队起好招牌,就叫勤力点发行公司。
“OK,不同你多讲。”
过足烟瘾的黎志鹰从藤椅上直起身来,按熄剩下的半只雪茄,起身整了整衣衫:“报纸刚刚创刊,我仲有大把事要做,现在赶着去拍宣传广告,先这样~”
…………
“翟先生,刚刚从报纸佬那里统计出来,《禁果日报》创刊第一日,便以2元低价售出20万份,算上印刷成本和发行这些乱七八糟,平均每卖出去一张报纸,对方蚀本5毫子。”
《九一日报》市场部经理潘永强敲开办公室门扉。
翟远正在房间里接见三位客人。
陈家乐、黄沾和蔡兰。
“家乐哥,发行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用人方面你去同许家强聊。”
翟远扭过脸看一眼潘永强,对他点一点头示意稍等,继续对陈家乐说道:“嗱,我对发行业务没有其他要求,唯独一条,报纸每天从印刷厂房里送出来,最迟一个钟头铺满全港所有报摊,让那群烂仔醒目些做事。”
“明白,远哥,我现在就去找新记要人。”
陈家乐轻一点头,九一娱乐自从成立电影协会以来,他的盗版组逐渐揾食艰难,如今又多一条财路,也能安抚手下那群人,省得他们私发盗版搞到自家老板头上。
其实此时在香江遏制盗版也很简单,只要快播科技将空白光盘的价格提升,挤压盗版生存空间就好,打通了光盘与电影市场的一条线路,在VCD诞生这一两年时间里,香江的电影市场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盗版猖獗的地步。
陈家乐前脚离开。
黄沾的破锣嗓子便跟着响起,望向潘永强语气夸张道:“卖一份报纸蚀本5毫子?这位黎老板是不是痴咗线,怎么会有人这般做生意?”
蔡兰对发行相关的业务相对了解,闻言解释道:“前期打价格战,先提升品牌形象都很正常嘅。不过这位黎老板的确够恶,居然能把价格压得如此之低,他这份《禁果日报》如果一直不涨价,算下来一年岂不是蚀本几千万?”
潘永强继续道:“今天已经有不少广告商主动联系《禁果日报》,撤销掉原本摆在其他报纸上的广告位,对报刊业的冲击力很大,这样下去最多三两个月,第一批小报报馆就会顶不住关门歇业。”
在此之前,香江的报纸大多是小本经营,低成本,只需要少量读者和广告便能维持生计。
如今广告商调头去了日销20万的《禁果日报》,对其他报馆的冲击可想而知。
“优胜劣汰都很正常,难道人家有钱还不准用?”
翟远等三人讲完,笑着开口说了句。
黎志鹰背靠欧西自然不会缺钱,但无论对方的钱从何而来,到了生意场上无非只剩下竞争两个字。
看到翟远气定神闲的模样,潘永强心神稍稍稳定些许。
毕竟这位年轻的市场部经理,今年也不过三十岁出头,《天天日报》是他大学毕业以来做的最长久的一份工作,又是跟随何世柱一同创刊起家的元老,多少存有感情在当中。
因此自从《天天日报》的班底出走以后,他便一直忧心忡忡,后来得知连何世柱也要放弃这份报纸,险些断了最后一丝念想,等新老板翟远重新收购报纸,虽然更名作《九一日报》,总算也延续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潘永强挤出笑纹问:“翟先生,如今《禁果日报》来势汹汹,你有什么妙策良方,不如讲出来让我也安心一些。”
上一篇:只会一个技能的我,进化成了神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