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50节

  要是有机会,陈默真想给自己搞一台这样的辅助科研的“神器”。

  当然了,电容量误差控制在3%,这是实验室才能达到的标准。

  平果使用的ATI、新旺达电池电容量误差率5%,这在市场上已经是独一档了。

  我们国内主流市场的电池,电容量误差率在5%~15%之内,都算是合格产品。

  手机还好,因为电容量误差导致续航半个小时的差别,你基本感受不深,只当多玩了两分钟。

  但.当这个15%的电容量误差标准反应到新能源车上,就给大家造成一种刻板的印象,电池虚标,不耐用。

  “江老师,这结构授权”陈默攥着那份柳明侦递过来统计记录:“我可以给授权费的!”

  “说什么胡话!本来就是在你地头种的树,果实就有你一份。”江教授拍了下他的肩膀:“你教我那群小兔崽子三天,都抵过那劳什么子授权费咯!”

  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拨款的经费虽然有限,但江教授还不至于缺陈默那点三瓜两枣的授权费。

  “不过.”老头子又狡黠地眨眼,带着几分老顽童的可爱感:“我这确实有个气态锂电池方面问题,敢不敢接?”

  柳明侦抱着实验日志蹭过来,眼睛亮得惊人:“江老师!我也想听!”

  三组研究生们齐刷刷举手,白大褂袖子晃动得像片白色海浪。

  陈默望着跃跃欲试的众人,又看了眼江教授藏在笑容里的期待,重重点头。

  “没问题!只要不涉及气态锂电池的核心机密,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既然江教授不要MOF-蜂巢结构的授权费,那陈默就尽力给他们把气态锂电池方面内容讲一讲,只要不涉及核心机密的部分,都可以讲。

  在这群眼冒精光的研究员眼中,陈默那就是一篇篇的行走的SCI啊!

  一周后。

  实验室的窗外的夕阳,将柳明侦的影子拉得老长,她抬着装着20块电池的托盘,闯进陈默在实验室的临时办公室。

  崭新的电池甚至还带着充电激活时的微微温热,表面泛着银色的金属光泽。

  “陈老师!这是我的20块电池,全部都是合格的。”她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放在陈默面前,论文大纲页面还泛着蓝光:“低密度汽化锂离子能量迁移率对材料构性的影响,是正相关吗?”

  这几天,问陈默关于气态锂电池方面问题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甚至三组以外的研究员知道了气态锂电池的研发者亲自来“教学”,都找相熟的人混了进来了。

  有些他们可以自己思考得出结论的小问题,也会因为迷信研发者权威,而专门又来请教一遍。

  这些研究员,都快把自己当后世的Deep saek用了,自己哪来的其他时间利用实验室设备,生产那1000块手机电池啊!

  所以陈默立了规矩。

  除了江教授以外,每次上交20组测试合格的新结构气态锂电池,才允许他们问一个关于气态锂电池的问题。

  别说,一举两得。

  陈默清净不少的同时,恒温箱里还没贴标的电池也是一天一天的多了起来。

  现在那些研究员帮忙手搓的电池,都快堆满两个恒温箱了,而且还是那种电容量误差才3%的高品质电池。

  将来作为首批橙子1的用户,他们也是有福了。

  至少这批国家重点实验出品,最低学历都是在读研究生手搓的高品质电池,大概率只有他们能享受到了。

  后面陈默要量产手机气态锂电池,肯定是不可能再使用这样的方式了。

  要不是系统给他提供的全套气态锂电池的方案资料在脑海里,他还真应付不了这群“学霸”的轮番轰炸。

  深城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陈默一个普通的一本院校毕业生,要不是系统给出的气态锂电池方案资料,这些天之骄子难道会因为他一篇的SCI,而这么蜂拥而至来请教吗?

  “陈老师?”看着陈默似乎有些出神,柳明侦微微侧着脑袋,短发微微在陈默眼前一晃:“我这个汽化离子”

  “我先看看你的思路!”

  陈默指尖在笔记本滚轮上下滑论文,装作在看柳明侦论文的样子,实则在脑海里飞速检索,那些系统提供的关于气态锂离子的资料。

  可涉及材料构性的部分,系统压根没涉及,这仍是一个模糊的盲区,需要后来者开拓。

  他轻咳一声,笔记本电脑转了半圈,盯着柳明侦那双透着一股锐利求知感觉的杏眼。

  “汽化锂离子在超临界状态下,迁移速度是固态的37倍,但.”

  陈默说出自己知道的锂离子迁移率的一部分内容,其他的就只能靠柳明侦自己研究了。

  “但什么?”

  柳明侦眼睛瞬间亮起,自动忽略了他刻意拉长的尾音,手指飞舞,在笔记本码字记录。

  “但这只是离子方面的特性.”陈默小手一摊:“材料构性就像开锁,每个变量都是一把钥匙,我只能告诉你锁在门的哪儿,钥匙是哪把还得你自己试。”

  他瞥见柳明侦微微下垂的嘴角,又补充道:“不过你能想到把迁移率和材料结合,已经比99%的人超前了。”

  你们这些天才的世界我不懂,这就非得发《自然》吗?

  合着我《北美科学院院报》被开除SCI了吗?

  不过,陈默这番鼓励倒是有些效果。

  柳明侦挺直腰板:“行!等我数据跑出来,第一个请您当论文二作!”

  看样子这位天才还不服呢!

  柳明侦这架势,是非要搞出点重大突破发《自然》不可。

  不过,想想自己身上莫名其妙的就要多四五篇含金量很高的《科学》或者《自然》的二作SCI,这还有点小兴奋是怎么回事。

  这可不是陈默靠父辈蒙阴蹭来的SCI,全是他“指点”人家之后,非要给的二作。

  要说含金量最高的,那自然是江教授正在撰写的《论证超临界流体中离子传输机制的跨尺度解析--陈默-施密特模型的理论构建与实验验证》。

  主标题(突出发现)+副标题:(方法论)=《科学》标题的匹配度。

  至于其中模型命名方式,陈默作为应用科学家在前,施密特作为理论科学家在后,这是科研界的通用命名规则。

  江教授这位58岁的老院士,这一周可都没出过实验室,一直在完善他的论文。

  现在的院士还是终生制,其实江教授已经不需要用《科学》这种顶级的SCI来堆砌声望,证明自己了。

  二十年前,施密特带着学界铺天盖地的质疑黯然离世,那种科研者感同身受的遗憾,就像根刺深深扎在江教授心里。

  后世重生意难平的小说有很多的受众,科研者自然也有自己的意难平。

  二十年后的今天,气态锂电池的出现,足以证明施密特的超临界理论。

  作为理想主义的“殉道者”,江教授铁了心要为这位曾经饱受质疑,却照亮材料科学前路的施密特正名。

  当然了,江教授的言外之意,其实也不忘跟老外炫耀一下。

  你看你们当初把自己天才科学家的理论当科幻空想,而我们这边的天才都做出实物来咯。

  这就跟家长喜欢炫耀自家崽出息了一样,都是出于对后辈的爱护。

  陈默离开深城国家新能源重点实验室的时候,除了一千多块手机气态锂电池,还预约了五篇SCI的二作。

  这其中不乏《科学》、《自然》这样的顶刊SCI,也算是小小弥补了一下,他前世没有坚定走学术方面路子的遗憾了。

  至于这辈子,再说吧!

第67章 科技话语权

  鑫金回收。

  赵铁柱提着东广带回来的土特产,一只油亮的白沙油鸭来到隔壁档口。

  刚跟低头拆招牌的李老板、小郑打完招呼,他就不由得瞪大了眼。

  “李哥!这怎么半个月不到,就拆招牌了?”

  “家里有事,不做了!”李老板头也不抬,螺丝刀拧得“咔咔”响,小郑在下面扶着梯子。

  这些东西理论上来说,都是国家资产,“生”要见物,“死”要见残骸,统统都要统一入账的,回收以后再发卖。

  赵铁柱咂着嘴惋惜,冷不丁被小郑趁机伸出一只手拽住衣角。

  “我的那背包呢?半个月工资啊!你还我!”小郑有些着急。

  “瞧你那出息!”赵铁柱揽住小郑肩膀,故意挤眉弄眼:“这次那边东广的厂商可是开小车接得我,龙虾随便造,我们还去了新泰冬,我跟你说,那里边的姑娘花样多着呢!早说带你去.”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小郑挣开他胳膊,气得直翻白眼:“我包呢!”

  国家资产不能损失,小郑自然也不想损失自己的资产。

  “给你带的特产!”赵铁柱先是笑嘻嘻把油鸭拍在小郑怀里,然后作势憨厚的挠挠头:“包嘛.嘿嘿在新泰冬忘拿了.”

  说完,赵铁柱就鸡贼的往后一蹦,退出小郑的攻击范围。

  见小郑还要发作,李老板适时按住他肩膀:“小郑!扶好梯子!别较真!”

  小郑憋屈地哼了声,狠狠剜了赵铁柱一眼。

  “这还得是李哥你敞亮啊!”赵铁柱嬉皮笑脸挥挥手,转身消失在巷口,想来是回橙子科技的小作坊去了。

  等脚步声彻底消散,小郑昂着脑袋看向李队。

  “队长!这次是真撤了?”

  李老板摘下手套,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档口。

  “现在目标不再是核心技术唯一的掌握者了,通知深城同事定期跟进就行。”

首节 上一节 50/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韩漫后,我彻底干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