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最强经纪人 第274节
在算了一笔总账之后,华艺、光线、博纳、中影这四家是各种悔恨不已,虽然分成很低,但在引流上座率方面贡献确实很大,电影放映本就是一方面,可乐爆米花才是主要营收.
现在国内的院线经营模式主要是靠放映、餐食跟广告这三大类别赚钱,其中放映占了总营收的40%-55%,餐食占了30%-40%,广告收入是15%-25%左右。
然而这些收入都跟观影人次挂钩,简单来说,去你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人数越多,你的餐食跟广告收入才会越高,电影票买的自然也越多,总不会专程跑到电影院喝下午茶吃爆米花吧?
所以在哪吒票房屡创新高之后,四大院线联盟一算账直接就傻眼了,虽然是比往年同期强出不少,除了中影,其他三家基本上都做到了收支平衡,甚至每天都有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盈余。
但跟天空院线那边的日进斗金一比,真不是一般的肉疼,这些原本文化程度不高的院线老板,这时候是真正认识到了新时代的新经营模式,急忙是高薪聘请了北美跟日韩那边的专业人才,不敢再胡乱插手院线经营。
博纳跟李哲类似,属于是闷声发大财的类型,因为本身就跟港台圈子走的很近,所以在组建放映联盟做发行的时候,是跟港台资本投资的院线影视公司联合在了一起。
事实证明港台圈子实力还是有的,光是一部扫毒2就拿到了13亿的票房,狠狠大赚了一笔。
不过这一次的“抢票房之战”于东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在跟香江那边的院线经理聊过之后,是发现到了不少问题。
“所以你们跟北美那边的很多院线一样,对于类似漫威星战这样本身就有大量拥趸不差票房上座率的电影,在分成上会给予特莂照顾?”
“是的,虽然没有28%这样极端,但也是实行的阶梯式分成,达到某一个数值收取多少,例如按国内的人民币计算,十亿以下就是40%,十亿以上二十亿以内35%,如果是超过了四十亿,会达到25%的极值,复联4就是这样。
不过这样的议价权只有类似内地这样的超级大市场才有可能,日韩跟欧罗巴那边都做不到。
虽然现在大家能漫天要价,但这都是暂时的,好莱坞现在是在电影倾销,自然一切都有的谈,如果后面击垮了我们的本土电影,那香江市场的今天就是内地市场的明天。”
这个叫做李天的院线经理算是这一行的老人,九十年代初入的行,现在入行都快三十年了,近乎是亲眼见证了华语电影的兴衰跟好莱坞入侵。
最开始本土电影非常强势,三大院线嘉禾、金公主、邵氏基本上都是放映的本土电影,而且是差异化放映,以自己公司制作的电影为主,竞争非常激烈,所以那时候好电影层出不穷。
后来随着东南亚跟日韩开始搞起了文化影视行业保护,扶持自己的影视产业,接连失去了这些非常重要的外埠市场后,只靠香江一个弹丸之地,自然是养不活这样一个庞大的演艺圈。
所以很多顶级巨星直接去了好莱坞,一些走不了的就开始起了恰烂钱,那时候90%以上的港片总预算都不能超过600万港币,这点投资能拍什么精品?
自然都是些粗制滥造的烂片,也正因为九十年代中后期港片基本上都是粗制滥造的烂片横行,所以是被原本的忠实影迷所摒弃,慢慢的沦为了产业链的最低端,被好莱坞电影彻底踩在脚底,以至于原本的东方好莱坞是成为了好莱坞的电影倾销地。
不过随着内地市场的崛起,港片又慢慢有了新的复兴势头,所以最近两年的质量进步很大,投资过亿的电影是越来越多,也算是未来可期。
好莱坞入侵于东还是知道的,他是长期跟港台圈子打交道的电影商人,据说最开始也是分成给的很高,最高的时候甚至开出了65%的“天价”.
第八十章 我们也可以很团结1!四更(求订阅求自动)
简单来说就是你放映我的电影,100元的票房,你拿65元走,我只要35元,这对于一些本身制作能力有限严重缺少优质内容的小型院线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在一些本身没什么好电影上映的情况下,大院线也会在这样的“忧惑”下选择放映好莱坞的电影,毕竟每天的开销跟支出是固定的,要没有新电影有意思的内容,院线的亏损会超乎想象的可怕。
好莱坞那边本身的主要市场是欧美市场,香江不过是添头,赚多赚少都是赚,更何况他们这样的低价倾销,可以直接摧毁击垮你的本土电影,彻底占领奴役你的市场。
当你本身无法再制作出非常受欢迎的优质内容时,那时候你只能是乞求他们好莱坞给你提供优质内容,这时候内容为王,给多少抽成自然是他们好莱坞说的算,这也是北美三大院线,只有一家赚钱,另外两家年年亏损的原因。
这差不多算是好莱坞的惯用套路了,岛国就是这样被攻陷的,南韩那边的电影人明显要更有骨气一些,一旦出现这样的苗头就集体抗议罢工,非常的团结,所以南韩一直就没被攻陷过,反而越做越大。
内地市场,之前是因为有进口引进数量限制跟国产保护月,所以一直也都还好,也就偶尔会有几部大爆的,现在因为大环境跟华语电影的强势崛起,已经没有这些限制了,所以好莱坞是把主意打到了内地市场,迪士尼漫威不过是排头兵先锋队。
于东思考了很久,最终是决定约上李哲他们这些十佬,由协会主持,确定一些限制那边的潜规则,给华语电影留下更多的火种跟生存空间.
短期来看确实是非常赚钱,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有本土电影才行,好莱坞低价倾销的目的又不是为了做慈善,收割票房大量掠夺财富宣传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才是关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是要多加提防才行。
李哲真没想到于东那边竟然还有这样的大局观,他自然是非常的配合,虽然他本身并不担心,不过要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偷偷的给好莱坞那边竖起一道看不到的高墙进行限制,那当然是件天大的好事。
这一次的会议规格很高,除了十佬必须出席外,五大放映联盟也都有代表出席,而且跟以往的会议不同,这一次不会是什么决策跟倡议,就是一个口头协议,但这个口头协议是比什么决策都来的正式,是真正的红线。
会议刚一开始,于东就代表博纳率先发言道:“这一次不是针对谁,而是所有的进口电影,也就是除了我们两岸三地之外的地区,这点大家没异议吧?”
“很合理。”
“就应该这样。”
“我中影没问题。”
.....
看着大家已经是达成了共识,李哲是直接发言道:“目前我们国内的档期主要是分为两大档期跟四小档期。
大档期差不多都是在两个月左右,一个是暑期档,一个是贺岁档,这两个大档期,我们就没多大必要进行限制,也不大合适。
现在先来说说四个小档期,分别是五一档、国庆档、双旦档跟春节档。
其中春节档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档期,也是我们国人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更是我们各条院线最为赚钱兵家必争的第一档期。
而这个期间对于欧美那边来说属于非常冷门的档期,所以这个档期我天空院线不会引进任何进口电影。
其次就是国庆档,这也一样是属于一个我们独有的特别节日,虽然在四小档期里面排在第二,但跟排第三的双旦档其实差不多,而双旦档是欧美最为重要大片也最为集中的时候,所以国庆档保留,双旦档放过去。
至于五一档,这个档期我的想法是跟双旦一样,直接放过去,不进行任何限制”
简单总结过来就是,国产保护月这样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就算了,春节档跟国庆档本身就属于是我们自己的节日,也是票房大户,这两个档期必须进行保留,合情合理。
诸葛大圣跟协会高层因为是代表的官方立场,所以并不方便发言,跟十佬中的很多人一样,都是见证者,负责背书做个见证。
如果协议达成,后面有哪家乱来,那就肯定会被穿小鞋群体而攻之。
进口电影生意做得最大的以前是万大,不过现在万大没有了,变成了天空院线,李哲这边进口电影也多,但比重不高,因为他自己的电影太强势了,所以进口电影属于是锦上添花。
中影现在是进口电影做得最多的,在没有了独家引进权后,现在很多都不鸟中影这个土霸王,所以中影现在更多的就是家放映公司,也就主旋律电影的时候会成为主力,所以限制进口电影对中影影响最大。
之前是喊口号自然无所谓,现在可是实打实的利益之争,做为中影负责人的焦四爷直接对着李哲这个诸侯王试探道:“之前说的那些我们中影原则上同意,那在排片跟进口电影的比重数量上,真打算直接放开?”
“这个自然不可能,平时无所谓,随大家高兴,只要保证35%的屏幕留给我们自己的华语电影就行,但两大档期跟四小档期必须有限制,至少要保留50%的屏幕给我们的本土电影,这点在好莱坞也是一样。
他们不需要任何限制,因为没有人可以威胁到他们,哪怕是我也一样,所以我们这也不算限制。
因为好莱坞电影威胁不了我们的本土电影,我们的观众就是喜欢我们自己的华语电影,不是吗?”.
第八十一章 我们也可以很团结2!一更(求订阅求自动)
对于李哲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在场的都很服气,场面话确实是要这样说,好莱坞那边不也一样,比他们可过分多了,都不让你上映,你怎么对他们造成威胁?
所以李哲这话也算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团结,不要太过于计较自身的得失,华语电影真要被打压下去了,到时候吃亏倒霉的终究还不是我们自己。
讨论了一会儿后,基本上是原则同意了李哲的这些倡议,本身就很中肯,比之前放宽了很多,算是一个平衡了多方利益的中肯建议。
接下来自然是今天这场会议的另外一个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议题,那就是是否正式采取差异化放映,而不再是之前的试点。
这时候就轮到大圣姐这个会长站出来率把基调先定下来,诸葛大圣直接是拿出了目前已经实施的这23天数据进行一个汇总。
“从7月1号开始试点,截至昨天7月23号截止,我们内地市场总票房一共是达到了149亿,也就是说,单日平均票房是接近6.5亿,而去年同期的单日平均票房仅为3.8亿。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想大家心里有数,虽然这一次的暑期档很特别,佳片云集,很难复制,但这一次的暑期档是让我们所有人看到了差异化放映的巨大潜力,所以我现在想要知道诸位的想法,是否打算正式这样实施?”
李哲第一个率先举手赞同道:“我们完美这边同意正式实施差异化上映,与国际接轨,这是大势所趋。”.
其他看着李哲第一个举手,别提是有多羡慕嫉妒恨了,因为这149亿差不多是有近一半都进了李哲的口袋。
哪吒太恐怖了,上映九天竟然是拿下了33亿票房,现在每天都还是接近小两亿的票房,极有可能在30天内的上映周期打破《战狼2》的票房纪录,称为内地新的影史冠军。
不过羡慕嫉妒恨归羡慕嫉妒恨,没人会跟钱过不去,算算总票房的比例就知道了,149对87,涨幅超过了70%,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只算剩下的一半,也远比他们去年同期的总票房多出不少。
增加的票房其实就是增加的上座率跟观影人次,简单来说,你同样的支出跟运营成本,因为观影人次跟上座率的大幅提升,盈利能力也会疯狂提高,原本应该是一周五天亏损两天保本的淡季,现在却是每天多多少少都能赚上一点。
可别小看这个,一条院线平均每天能有上百万利润,一年下来那就是3.65亿,更別说旺季来临时,正常情况下单日基本上都是上千万的利润,一年算下来,旺季节假日还是有那么三四十天的,那就是三四个亿,累加在一起,破十亿真不难。
而之前可以做到年利润破十亿的,全国只有天空院线这一家,现在除了中影外,随便哪一家都能轻松破十亿,甚至能上二十亿三十亿。
所以博纳、华艺是很快跟着举手,甚至已经是在筹集资金,准备扩大现有的院线规模,全力围剿天空院线,该团结的时候自然要团结,但也不可能看着李哲那边赚的飞起来。
张辉现在是成了博纳华艺他们的金主,直接找银行贷款,根本就贷不了多少钱,毕竟他们除了股份之外并没什么很值钱的抵押物。
张辉那边就不一样了,他现在就是手里闲钱很多,正愁找不到稳定的赚钱项目,所以是年化利率9%敞开了放贷。
反正爱钱多的年化利率现在是稳定在了7%,加上还能顺带投资他们制作的电影,算是直接就把原本陷入僵局的爱钱多给重新盘活了。
李哲也不知道是怎么的,理论上现在扩大院线规模是非常明智安全稳妥的一种保本投资,现在的市场还远没到极限,他是因为不想太过显眼被有关部门盯上这才以整合强化自身的服务盈利能力为主,没选择进一步扩展。
但李哲的第六感是给了他强烈的危机感,直觉告诉他,这群人后面会栽的很厉害,结局会一个比一个惨。
其他的都还好,张辉那边可是他们向家的钱,是李哲他自己的钱,不过好在也没几个月了,不然都不用他出手,张家的钱只怕早就是被张辉给直接败光了。
有时候平庸一点还没什么,就怕是那种本身脑子很聪明,喜欢走捷径耍小聪明,把所有人当傻子的智叟,这类自作聪明的“天才”是一个比一个坑,就没有什么是他们败不掉的,张辉给李哲的澸觉就是这样。
华娱圈这边是欢欢喜喜过大年,迪士尼那边却是愁云惨淡万里凝,之前上映的几部电影票房都很好,跟他们预期的差不多,全都是十亿美元级的热卖电影。
但在华夏内地市场却是接连失利,就连寄予厚望的《狮子王》也没能掀起太大的浪花,只能说还行,估计能有个七八亿的票房。
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可问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太恐怖了,上映才不到十天,亚太市场就已经高达六亿美元,这电影欧美这边也非常受欢迎,在《玩具总动员4》跟《狮子王》的前后夹击之下也顺利斩获了三亿美元票房。
虽然是一部都没比过,但却排在同期上映的所有电影里面第三的位置,加上疯狂的亚太票房,上映才十天左右(时差),就已经是要突破十亿美元大关,突破十五亿美元票房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他们迪士尼还真被李哲给爆了菊,被他从王座上直接拉下马.
第八十二章 新王登基!两更(求订阅求自动)
“扎克伯先生,华夏市场的票房潜力,现在是震惊了整个好莱坞,虽然我们只是输了半个暑期档,但很多人都清楚,华夏市场才是以后的全球最大市场,所以我们现在必须给予其他同行信心,不然不用等别人强势登顶,我们自己就会出现分化。”
扎克伯有些不安的试探道:“你是说华纳?”
迪士尼市场部的总经理柯博很是不客气的当着董事会全体董事的面,对着新上任不久的掌门人扎克伯严厉警告道:“我说的是索尼影业,当然,华纳那边也不怎么安分,不过暂时还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漫威那边的最新消息,我想扎克伯先生现在应该是跟我们解释一下吧,难不成我们才是最后得知这个重要消息的人?我要不在这里当众提出来,扎克伯你是不是就打算这样直接糊弄过去?”
迪士尼现在可不比以前,不再是由创始人家族把控,而是沦为了资本跟职业经理人的天下,所以坐在这里的董事会成员很多都是一些投行跟商业家族的核心成员,不说完全不懂,但对影视行业至少也算是半个外行。
虽然他们会把权力下放给类似扎克伯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但如果做不出成绩,不能让他们满意,他们也不会听你过多的解释,这个职业经理人不行那就换另外一个,连之前的传奇掌门人他们都敢换,还有什么是不能换的?
扎克伯还真的是想要就这样糊弄过去,可惜市场部那边明显不打算帮他打掩护,毕竟是刚刚才上任,自然没办法大权在握,所以是存在相当严重的内斗跟权利倾扎,这在以职业经理人为主的跨国巨头中很常见。
扎克伯很是愤怒的瞪了柯博一眼,然后是对着与会的全体董事解释了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索尼影业取消了之前跟漫威的合作,甚至是包括了迪士尼这边的周边跟授权合作,收回了蜘蛛侠全系列版权。
上一篇:华娱:乐子人顶流,全网求我吃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