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16节

  “啥呀?我看看。”

  打开一看,原来是个项目书,张叔叔看了看主标题,跟着念了起来,“关于保留东圩港中学校名以及积极开展民办公助教育的若干想法……”

  脑子不太够用的张叔叔看完之后,稍微明白了过来:“噢~~你的意思是,东圩港中学的牌子保留下来,里面的东西全都换掉?”

  “没错,期间变更一下东圩港中学的运营主体就行。牌子还是那块牌子,当然你明天开会还可以讲,东圩港中学这块牌子也能值点钱。”

  “这值屁个钱啊……好好好,听你的。”

  见好大侄儿又露出了鄙夷的目光,张叔叔当即从善如流。

  等到第二天,他把材料递上去之后,才知道张大安依然说的一点都对!

第24章 又起波折

  本来是“一根筋两头堵”的事情,但张叔叔的报告往上一递,皆大欢喜。

  “老连长”邱建民早上本来打算去一趟滨江镇主持会议,直接不去了,笑眯眯地给张正东表功。

  保留东圩港中学的招牌,这是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其实这破学校的破牌子根本不值一钱,也没有任何辉煌的历史,至少在沿江农村家庭眼中,这就是一所全市最烂的中学。

  所以正常来说,牌子卖不了几个钱,又不是名校传承,还有讲头。

  但是!

  张叔叔在报告里说了,他跟“张安教育”经过多轮磋商,并且强调了东圩港中学在过去艰苦岁月中,在扫盲脱盲的工作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所以!

  得加钱……

  “张安教育”的老板同意了。

  嗨害嗨!

  干得漂亮!

  “牌子卖了多少钱?”

  “十八万。”

  “啥啥啥?啥牌子?学校牌子?哪所学校?东圩港?!”

  “真的假的,哎,不是说‘状元陪读班’是张科长侄儿办的吗?他就卖给自己侄儿十八万?”

  “噢哟,人家有原则有立场对组织很忠心的嘛,啊哈哈哈哈哈……”

  单位里嘴巴永远停不了的老妇女们在编排着张叔叔,不过有些年轻的则是起了别样心思。

  这里面有个重点,至少人家侄儿拿得出十八万啊?

  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地皮、设施全部转让,听说要一百多万,之前局里就传言一百三十五万,那加起来就要一百五十多万了。

  今年会是个肥年,单位福利肯定不会差。

  “哎,我前头听邱局讲啊,张科长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你们几个小年轻,要不要我帮忙去做个介绍?”

  “啊?没结婚?这个岁数了,还没结婚?离过?”

  “呸,别瞎说,一直就没结婚。要结婚也是头婚。听邱局老早提过一嘴,说是他有个本家大哥去得早,留下一个独生子,就是那个中考状元。然后么,就是一直照顾这个侄儿,一直就没有成家。”

  “哇……”

  本来刚才还一堆人带着讥诮玩笑,这下听闻还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如何也嘲弄不起来,连连感慨张正东确实有这个器量和担当。

  关键是从未提过,也从未宣传过,这就让人觉得很硬气。

  前几年张正东来市里开会,连发言的资格都没有,就是坐着听别的校长吹自家学校的成绩,但也不是个闷声罐头,嘻嘻哈哈没个正型也确实有,总让人觉得浮夸而不可靠。

  现在有如此反差,竟是加了滤镜一般,让人感觉有了几分风采。

  不过在刚刚收拾出来的民办教育科,张正东一脸严肃而认真地背着单词。

  “abandon,abandon,abandon……”

  没办法,他侄儿说了,今年生意会大爆发,还要做国际业务,张叔叔要是不给力,那这位贤侄就要找正规的政府部门谈一下合作与发展。

  入娘的……

  什么叫正规的政府部门?!

  细狗宗桑(畜生)真不是个物事!

  背单词就是练个贯口儿,平时还是跟英语教练找口语感觉,总之就是商务英语那一套。

  张大安是正经掏了钱去外经贸酒店买的服务,大几万掏出去,一点儿都作不得假。

  现在全新的民办教育科工作内容啥也没有,张科长把东圩港中学的剩余价值给单位榨出来,全年工作指标也算是全面达成。

  毕竟其余的职业培训啊,民营幼儿园啊等等项目,那都是原先管理科做出来的成绩,他去碰,那不是摘桃子么。

  再说了,人家也不让碰。

  “above,above,above……”

  笃笃。

  正背着单词呢,传来敲门声,随后邱建民就笑呵呵地推门而入,看到张正东在背单词,他人都傻了,“嚯,正东,你这是还要自我提高啊。”

  “连长,来,喝茶。”

  “不喝不喝,喝个屁,娘个老逼的气也气饱了。老子现在肚皮里全是火,跑你这里来散散心。”

  “又出啥事了?”

  “也不晓得哪个猪头三在嚼骚,市里陈秘书过来讲,对于东圩港中学的资产评估,要慎重,要谨慎……入娘的,我又不是炒卵蛋随便喊的价格,审计也是市里做的,还请了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还有人说我们贱卖国有资产,现在好了,闹到市里去了之后,吴都那边教育局要派人过来。”

  “那是影响到连长了?”

  “影响到我只甲鱼啊,吴都那边做资产评估,你晓得平江有一所乡下中学,前年评了多少?”

  “吴都肯定要高一点吧?”

  “也是扫盲班做起来的老学堂,地皮比东圩港中学还大两百个平方,一共就卖了一百二十六万。”

  “……”

  这下张叔叔听懂了,合着正规渠道价格更低啊?!

  自己侄儿的良心,还是太善了,多给了十万八万。

  不对,还不止呢。

  人家那是吴都,东圩港是什么穷乡僻壤,学校周围在前年只有一家小卖部,值当个鸟啊。

  房子还都是“老破小”,教室连电风扇都没有,乐器只有风琴,操场还是夯土的,连煤渣都没有。

  正常情况,谁脑子抽了掏一百多万买这玩意儿?

  所以从交易上来说,确确实实“张安教育”起了高价,这事儿局里本来都已经皆大欢喜了。

  而且连牌子都卖了十八万,这是什么?这是“包饺砸”的美好大结局啊。

  突然横生枝节,让邱建民恼火到了极致。

  其实就是前后脚的事情,张正东的报告,局里头头们都满意了,解决方案不错。

  可是就在交口称赞之后十分钟不到,市里陈秘书一到,说是有人反映,这东圩港中学……有猫腻啊。

  反正这一刀砍下来,头头们一合计,至少局里要“亏”三十万起步。

  十分钟,大起大落,副局长们拳头都硬了,局长直接跑市里去问问到底怎么个事儿。

  这不瞎胡闹么。

  现在呢,大家就是希望邱建民能帮忙在张正东那边美言几句,然后让张正东在张大安那里也美言几句……

  价钱都定好了的,这因为正规的合法的集体监督的审计,就按照正常市场价走,同志们心情十分沉痛。

  “连长,你放心,包在我身上。我是绝对不会让国家的资产白白流失的!”

  忠诚!

  张叔叔淡定得很,因为这种情况,贤侄也早就做了预案,只要出现了,就按照预案来应对。

第25章 哪儿有什么猫腻啊

  二十二号那天,张叔叔抽空给一点八手动挡的普桑擦洗了一下,虽然这车不是自己的,但“张安教育”借给东圩港中学公用,那也得爱惜着用。

  还别说,局里不少人瞧见这车,还挺馋的,但张科长非常正派,不借。

  硬如铁的形象再次加深,背地里别人编排他时,从“丘八”变成了“脑筋转不过弯来的丘八”。

  张叔叔也无所谓,他这个科长不是真的科长,是假的,级别没变,比别的科长都要低半级。

  不过马上要提了,原因也很简单,东圩港中学今年的中考成绩太过辉煌,搞得人民路上流窜的狗都要听懂“东圩港中学今年达线国家级高中录取分数全市最高”。

  “张安教育”在劳动局报备了一个招生会,就在沙洲市的体育馆,开办第一届“张安教育”全市招生会。

  传单啥的都印好了,海报、横幅、电视广告、滚动广告、本地报纸版面广告,能上的都上了,连打三天广告。

  市区的几所中学门口,天天都有人发传单,劳动市场那边,张大安招了六十个人来发传单。

首节 上一节 16/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校花高冷?无所谓,她还有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