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20节

  因为太过紧张,韩铁拐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擦了擦汗,突然听到驾驶员开口提醒,“韩老师,你前面靠背上有矿泉水的,只管喝。”

  “噢,好的好的,谢谢啊。”

  从江皋家里出来的时候,忘了带保温杯,过汽渡的时候口干舌燥,才想起来这茬。

  这次来面试,还是老同学的介绍,知道他现在很需要钱,所以牵线搭桥之下,有了这次机会。

  对张大安这个人,他一无所知,老同学也是一无所知,除了知道是个高考状元,那大概就是知道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年。

  想到这里,韩铁拐竟是自嘲地笑了笑。

  这操蛋的世界,真他妈魔幻……

第30章 一场简单的面试

  韩铁拐的名字外人听了会觉得奇怪,好好的怎么会起这么一个名,但这是他父亲对他成长过程的美好祝福。

  因为韩铁拐出生时就先天下肢发育不良,左腿髋关节出生的时候就是错位,他今年其实已经四十三岁,在他出生的年月,可想而知江皋农村的医疗条件会是如何。

  韩铁拐的父亲希望他长大之后,至少拄拐的拐杖是铁做的。

  不容易坏。

  整个童年乃至青少年时代,都时有不那么美好的回忆,但同样会有美好的时光,在村小当代课老师的父亲,带他去过崇州市里的动物园,登上过狼山,几分钱的小吃零嘴儿,他其实吃了个遍。

  万幸并没有到拄拐的地步,虽然走路一瘸一拐,但也能正常生活。

  步履蹒跚追随着父亲的脚步成了一名老师,考上崇州师专是付出了相当多的汗水,但已经足够回报步入老年的父亲。

  只是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父亲的胃癌让他有一种难以抗衡的无力感。

  他需要钱。

  就这么简单。

  当远远地就能看到稻田尽头的建筑群时,韩铁拐便知道抵达了目的地,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

  原来“东圩港中学”的校门已经改了样式,新的招牌叫“新东圩港中学”,题字署名:张安。

  附近南北走向的河道依然有货船往来,时不时还能听到柴油机的动静,叭叭叭叭作响,略显吵闹。

  只是进到了建筑里面,才知道隔音做得不错,上了二楼,能看到附近有一小片工地,因为跟学校连成一片,想来就是扩建的区域。

  “韩老师,辛苦辛苦,一路辛苦,我正要下楼接您呢!”

  有个年轻人小跑过来,在走廊口跟韩铁拐热情地握了握手,“我叫赵一万,您喊我小赵就行,我现在是语文助教。钱哥,韩老师到了!”

  “噢,好的好的,我泡茶呢。”

  然后一处办公室门口,探出来一个脑袋,冲这边笑着喊道,“我泡茶呢,马上好。”

  “韩老师,这边请,先去会客室歇一会儿。老板马上到,新来了一批电脑,忙着安装系统。”

  “不着急不着急,你们太热情了,让我有点紧张……”

  扶了一下眼镜,韩铁拐侧着身子,略显拘谨地笑了笑,确实是在掩饰紧张的心情。

  到了会客室,一进去就感觉凉爽了许多,是个空调间。

  稍稍地打量了一下,布局干净利落,没有花里胡哨的装修,展示柜都是一些嘉奖,其中有两个特别醒目,一个是“四六九五年吴都市中考状元”,另外一个是“四六九六年全国理科高考状元”。

  至于说有个什么“国家级示范高中录取分数达线率百分之九十”,倒是并不显眼。

  然后就是一堆的合作单位,主要都是沙洲市的,也有尚湖市和娄城市的,各种单位恭喜的礼品,诸如刺绣、摆件之类,则是有另外一个陈列柜。

  沙发扶手处是各种教辅书籍,封面就是张大安本人,戴了一副眼镜,看上去很是斯文。

  这让人觉得会是个很有书生气的少年,但这样的感觉,只用了二十秒,就彻底的烟消云散、灰飞烟灭。

  因为张大安到了。

  “韩老师,一路辛苦,先休息一会儿,我稍微洗把脸。”

  张大安伸手过来的时候,韩铁拐脑子都晃荡了一下,那种压迫感很是强烈。

  但这不是什么精神上的东西,而是……体型。

  少说有一米八的个头,粗壮的脖子和臂膀,修整得无比简洁硬朗的头型,还有黝黑的皮肤,那种粗犷的气息,完全没有“少年感”,更像是长江镇上随处可见的渔民。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杂志上的封面,再看了看面前的活人……

  “哈哈哈哈哈哈,韩老师不要见怪,拍封面嘛,肯定是要让人修一下照片的。我真人可没办法像照片一样白白净净。”

  “……”

  韩铁拐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觉得尴尬。

  不过张大安正如他说的那样,洗了把脸,就直接进入正题,“韩老师,我一会儿给你一份课件,你过一遍,十分钟准备时间,然后给赵一万还有钱小双模拟授课。讲师招聘宣传手册上,有注意事项和授课基本原则,您来的时候清楚了吧?”

  “了解过了,能理解学校教学和您这里的区别。”

  “行,那就去隔壁教室,是个刚改造好的多媒体教室。”

  张大安领着人过去,顺便说道,“我这儿板书都是用马克笔,没有粉笔。”

  “好的。”

  进去之后,张大安直接打开空调和风扇,然后拉上了遮阳帘。

  将一份纸质课件给了韩铁拐之后,张大安坐到了一侧沙发椅上,而钱小双和赵一万则是模仿高考复读生。

  打分制的面试,因为岗位跟教练员性质差不多,所以不仅仅是需要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情绪引导也很看重。

  应试技术跟比赛技术一样,体育赛事的运动员调节,除了身体机能上的调动,还有心理上的,无敌的“大满贯”选手,没有教练员也可以拿冠军,但这种天才就像是高考状元,从来都是少数。

  所以常态优秀运动员,除了自身素质,还得有优秀的教练员配合甚至是教练员团队。

  超级高中和普通高中在师资力量上的差距,用职称荣誉数量来对比,是比不出真实水平的。

  只有上一次课才会知道能在强势平台执掌教鞭,绝非等闲之辈。

  学生中会有超强适应能力的天才,老师也是如此,并且老师中出现这样的天才更加难能可贵。

  道理很简单,最顶级的那批智力超群者,读师范从事一线教育的,很少很少。

  韩铁拐并没有智力超群,但或许他的人生比较特殊,那种课堂热情却是相当的罕见,赵一万和钱小双明知道是模拟,还是下意识地代入到了学生时代。

  这种丝滑的授课节奏,让张大安在这一项给韩铁拐打了一个九分。

  二十分钟刚好讲完一篇古文赏析的,不管是强化记忆点的设置,还是说场景类比设置,都是为了方便学员快速记忆快速理解,具象记忆是最深刻的,比刷卷效率还要高。

  面试流程结束,张大安十分满意,跟韩铁拐握了握手,笑着道:“韩老师,原本给你准备的合同,是一年十五万起薪,现在我打算重新给你拟一份新合同,你看怎么样?”

  听到这句话,韩铁拐心头“嘎登”了一下,从张大安的脸上,他看不出任何东西来。

  他猜测是不是自己哪里出了差错,让张大安打算压一压价……

第31章 画一张超级大饼

  “韩老师,你不用紧张,我不是打算压价。你先坐,稍等一下。”

  张大安笑了笑,看出来韩铁拐有些紧张,他对韩铁拐的背景资料了熟于心,知道他很缺钱,毕竟家里有个得了胃癌的老父亲。

  “这里有几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年薪十五万,加班课时费双倍,因为我们不同于学校,所以常规寒暑假有错位;第二个选择,也不能说是选择吧,就是建议。”

  “张总您讲。”

  看着张大安跟少年完全不符合的利落干练,韩铁拐完全没有把对方当个玩过家家的孩子,而是认认真真地应对着这场面试的最后门槛。

  “是这样的,今年虽然我在高考复读上开展了业务,但是中考复读这一块,我没打算到此为止。你也是知道的,我们江口省的中考,都是地市组织命题,中考总分各个城市都有不同,想要把中考复读这个业务做得全省通用,需要打通十二个地级市。”

  因为有些紧张,韩铁拐手里的茶喝了个精光,张大安起身给他续上,客气了一番,双方继续坐着聊,“崇州大市的业务,我也想开展,所以我需要一个中考状元,江皋的也好,崇州大市的也罢,都可以。这就需要用到当地的关系,尤其是生源、教材、应试模式、考纲等等。”

  “张总,江皋那边想要做中考复读班……挺难的。不像沙洲这里。”

  韩铁拐提醒了一下张大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你放心,隔着一条长江,这点名堂我还是了解的。我没打算走教辅机构,而是想直接办校,在江皋或者说崇州开一所‘新东圩港’的分校。”

  “……”

  听到这话,韩铁拐惊呆了,这操作……闻所未闻。

  但可行性极高!

  “学校建设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关键是生源,城镇学生肯定是没戏了。民办学校跟医院一样,只能在郊区,所以招生上,往农村还有外来人口子弟找找机会。有生源,那接下来就好办了,群体的智力是正态分布的,数量只要有了,质量就会有。”

  “可是常规办学的话,只怕没办法跟‘状元陪读班’这样做训练优化配置。”

  “优中选优,尖子生挑出来,培养他们读我们的本部高中,以后‘新东圩港’的高中部,只为重本达成率百分之一百,其余的一律不看。”

  “……”

  这种搞乱当地教育分布、配置甚至是资源的做法,真该死啊。

  祸国殃民的玩意儿!

  但是……

  他给钱。

  韩铁拐一想到自己在老家六百块一个月的微薄工资,“师德”当时就放一放,毕竟他依然是在教书育人,这一点是没错的。

  那些宏观上的事情,影响到教育发展的事情,他一个人,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首节 上一节 20/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校花高冷?无所谓,她还有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