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二号红人(谎言和圈套)

二号红人(谎言和圈套) 第1166节

这种行为,会对市里统一的调度,规划产生非常的阻碍和麻烦,而且不利于整个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会对整个市政府的规划产生影响。

想到这里,韩梓宇不禁有些佩服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吴书记,他不知道她在最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到底顶住了多么大的压力,而且又是在怎样的斗智斗勇中,让上一任市政府的领导放弃对高新区的企划,保住了武安区的高新企业。

如果,韩梓宇是省城上一任领导的话,一定会想尽办法把吴书记调走。其实,击垮整个武安区领导的办法是很简单的,就是把吴书记调走。

升到副市长,再架起来,没有了骨头最硬的吴书记,武安区他们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而且,这之后,他们还可以有各种方式政治调到副市长任上的吴瞳语。

当然,事情肯定不会像韩梓宇想象的这么简单,吴瞳语可以撑到现在,并且迫使上一任放弃,一定是有她独特的手段或者背景的。而且,她能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取得周书记的支持,并且让周书记不惜放弃钱市长,就说明她不容小觑。

看韩梓宇陷入了了短暂的沉默,吴书记笑笑,“韩秘书长以前在华清市任过职吧。华清市是我们省有名的文化名城,还有兴盛的纺织工业。假如,有一天,省里为了集中省里的纺织工业,专门建立了一座纺织城,想要把华清的大部分纺织工厂搬迁到那里去,还美其名曰,保护华清的文化气息。不知道,韩秘书长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韩梓宇一愣,这有什么好选择的,自然是乖乖地配合省里,动员市里的大部分纺织企业转移到纺织城去啊。这有什么好选择?

不过转念一想,韩梓宇大致明白了吴瞳语的意思。

这么做的话,华清市的gdp会下降很多,这么在省内的排名就会下降,对一名执政官员的评价就会降低,而且做出这个企划的上头官员可能会记得你的好,但是却不会把纺织城的功劳分润给你。

可能上头领导会记得你的好,在有职位空缺的时候想到你,但是总的来说,实际上就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华清市的大部分市民已经习惯了城市内众多的纺织企业,他们大多数人,也依靠这个维生,所以,冒然地搬迁也会对华清市的城市生态造成非常大的破坏,甚至有可能毁掉这个正在逐步向上的城市。

所以,有脑子的领导就不可能会撤掉华清的纺织企业。顶多就是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让旅游业逐步取代纺织业在华清的地位,最后再悄无声息地搬离,不可能那样打动干戈。

不过这一切,其实和执政的官员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大部分只是政客,不是政治家。他们的理想是升官,不是当官。

看韩梓宇的反应,吴瞳语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刚想开口说什么。韩梓宇发声了。

“你所类比的情况,和武安区所面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韩梓宇很平静地看着吴瞳语。

“纺织是华清的传统工业,省里不会贸然地拆除。而且,华清有许多的市民是依靠纺织为生的,搬离纺织,就是拆掉华清,这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有可能就此,毁掉一座城市。”

“而高新区的企划,是为了巩固和发展一个新的产业。不只武安区有高新产业,省城其他的地方也有高新产业。”

“建立一个全新的地区,便于政府的管理,也便于他们之间的交流,而且距离武安区的大学城也比较接近,能接住其中的专业力量,进行有效的发展和扩大。”

“更何况,武安区内高新企业的职员,和华清市纺织企业的职员,其实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华清市多是本土本地,少有外来者。武安区,多是漂泊在外的有志青年,他们大多数不是这个城市里的人,只不过是大学毕业留在了这里。”

“对于他们而言,武安区,和高新区,都是一样的。所以,搬迁武安区的高新企业至高新区,其实并不会对武安区的本土居民,产生什么特别大的影响。”

吴瞳语有些讶然地看着韩梓宇,她没想到韩梓宇会这么直接,直接把她藏在背后的意义挑破了。

不过类似的话,上一任市长,这一任市长,以及周书记都对她说过,她也有些明白,自己最初选择的对抗是非常局限而且愚蠢的。

不过这不怪她,她毕竟只是一名区委书记,能看到的东西就那么多,眼界自然比不上心系一市,甚至一省的上级官员。

吴瞳语笑笑,说道:“韩秘书长的意思,我是明白的。牺牲武安区的高新产业,换取整个省城高新产业的统一调度,这是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发展的,而且相对来说,武安区的损失也不是很大。”

“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呢?”

“武安区,小,所以她的利益就要被牺牲,省城,大,所以她的规划就要被执行。这是什么道理呢?”

“就像那年地震之后,抽干了长,珠两个三角的财政去支援西南,结果全部便宜了西南中心城。长,珠两个三角,富,所以,就要出钱,西南中心城,穷,所以她就可以向其他地方要钱,这是什么道理呢?”

看着吴瞳语最终蹦跶出的有违官场生态的话,韩梓宇心中有些愕然,这位小吴同志的思想觉悟也太低了吧,这种话,也是她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可以说出来的吗。

她是怎么抵御住两人市长的强压的,不会是上头有人吧?

那么说,连周书记都要给她背后的人面子,不惜为了她放弃一个省城的市长,她背后的势力,应该比周小玲的还要大。

第1137章 在其位

韩梓宇笑了笑,不在理会在那里喃喃自语,不断发问的吴瞳语,问道:“吴书记,你是学哲学的吧。”

“是的,我是燕京大学的哲学系硕士。”吴瞳语一愣,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了韩梓宇的问题。

“哦,那你为什么会走上官场。”韩梓宇心下了然,原来是学哲学的,怪不得会有这么多为什么,不过,就她这政治觉悟,是怎么考上研究生的,政治能过吗?

“你问这个干什么。”吴瞳语眉头一皱,感觉有些奇怪,自己刚刚明明在和对方探讨,为什么自己要妥协的问题,他为什么要突然岔开话题,和周伯伯一模一样。

“我们探讨,探讨,也许可以明白,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困惑。”韩梓宇双手交叉放在桌上,一本正经地说道。

“哦,是吗?”吴瞳语有些不信,但还是愿意配合韩梓宇的演出,“我家里让我这么做的,说是让我来这里训练训练,不过我都训练四五年了,他们还是没有让我结束的意思。”

“就你这样的表现,估计是很难结束了。”韩梓宇心中腹诽,接着又问道:“那你有什么收获吗?”

“没有什么很大的收获,现在官场的问题非常的多,各种钩心斗角,搞政治斗争的人多余干实事的人,……”吴瞳语显然是有所感触,吧啦吧啦的说了一大通。

“哦,你认为,武安区和市里的争锋是政治斗争,还是做实事呢?”韩梓宇敏锐地抓住了吴瞳语话中的一些东西,问道。

“这。”吴瞳语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

“从我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做实事。”思考了好一阵子,吴瞳语终于做出了回答。

“哦。这要怎么说。”韩梓宇停下了不断敲击桌面的手指。

“我是武安区的领导,我应该为武安区的发展负责。”吴瞳语思考了片刻得出了答案,“我不应该为了讨好上级,而罔顾武安人民的利益。”

“我问你,由市里直接领导的高新区,获得的资源会不会比仅仅留在武安区更好,如果未来高新区成为省城的名片,那么毗邻高新区的武安区收获的利益,是不是会比现在仅仅强留高新产业的武安区要更加多。如果省城因为同一规划,成功在高新产业上超过了长三角,珠三角,是不是对武安区更有好处?”韩梓宇一字一句的问道,他最初的判断没错,武安区的领导的视界确实有些狭小。
首节 上一节 1166/1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仕途笔记:世家的崛起

下一篇:匡政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