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一路仕途

一路仕途 第413节

刘正宇让各个有意推广种植半边红李子的乡镇回去动员统计种植面积,同时让农业局技术人员编制栽培手册,至于树苗的问题,平西农大有自己的苗圃,种苗自然由他们提供。

将这项工作布置下去后,刘正宇和钱川具体商谈了在罗石镇建天麻种植示范园的事后,就让他到省城和平西农大商谈合作事项,至于销路问题,刘正宇托人和健和制药的人联系过,可惜效果都不明显。

第五百一十三章书记很关心

在全县适合种植半边红李子的乡镇推广种植的事还是传到了郑小波的耳朵里,本来,这种组织百姓种植果树的事是政府这边份内的工作,但郑小波听后,还是产生了兴趣,这不,让何志龙给刘正宇打了一下电话,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正宇县长,来来来,这边坐。”郑小波看到刘正宇进来,还是热情地站了起来,招呼刘正宇在一边的沙发上坐下。

何志龙自然过来为刘正宇泡了茶,同时还将郑小波的杯子续了点水。

“郑书记,关于准备在全县组织农民种植半边红李子的事,我想向你汇报一下。”刘正宇还是摆正了位置,望着郑小波书记礼貌地说道。

“行,这件事我听说了,不过不了解详细情况。”郑小波一看刘正宇进了自己办公室,立即主动向自己汇报工作,他心里还是十分高兴。

虽然自己在市里的后台和刘正宇的岳父并不是一条线上的,但这并不影响他想干好工作的心思。作为一个县委书记,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搞好全县的发展,只有经济搞上去了,他这个县委书记在市里说话才有底气。

虽然按照分工,县长管经济,书记管全面,但涉及到全县几十万人民的大事,他自然不会掉以轻心。

刘正宇主动请农大的教授为全县的农业把脉,随后提出在罗石镇建天麻种植基地和在全县山区推广水果种植的想法,他作为县委书记,也作过认真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农业上的事并不精通,但既然刘正宇请来了农大的专家教授,那说明刘正宇主张上这两个项目,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所致。

听完刘正宇将在全县推广种植半边红李子的想法和在罗石镇建天麻种植基地的设想后,郑小波一边思索,一边抓起茶几上的中华烟,抽出一支丢给刘正宇,自己也点了一支。

吸了几口后,郑小波望着刘正宇道:“正宇县长,刚才听你说了在罗石镇准备建天麻种植基地的事,有几个问题,不知你考虑到没有?”

“郑书记,你说。”刘正宇一听,心里一惊嘴里说道。

“你这个设想不错,我原则上十分支持,不过,有几个细节,我觉得你们在启动前,必须考虑清楚,想好解决的办法。一是天麻种出来后的销路问题,虽然你的想法是和制药企业合作,最好是和他们达成收购协议,但这些企业会不会同意和我们合作。如果我们不能解决销路问题,一旦种植户找政府要求解决,那就麻烦了。第二个问题,你可能也知道,我们县的农民大多很贫穷,购买天麻种子的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让他们自行想法解决,一定会有不少人家没钱购买,再说,就算这天麻栽种后,还有肥料农药等费用支出,这些都不是小事。第三,据我所知,天麻算是比较贵重的中药材,一旦天麻成熟面临收获的时候,怎么保证没有不法分子去偷窃。这三个问题,我认为你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争取找到妥当的解决办法。至于种李子的事,确实对我们山区的村民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不过,销路问题仍然是最大的障碍,如果果子成熟却销不出去,那后果恐怕十分严重。所以,我认为你们首先要解决产品的销路问题。”郑小波用缓慢的语气说道。

刘正宇听到郑小波一眼就看出了这两个项目的关键就在销路上,顿时对他这个县委书记有一种另眼相看的感觉。

虽然他知道郑小波对自己并不是真的欢迎,但这个县委书记有点眼光,这毕竟是一件好事。

最怕的,就是领导什么事也不敢做,什么责任也不敢承担,畏手畏脚不敢冲不敢闯。

“郑书记提醒得对,种植李子这件事,我是这样考虑的,从树苗栽种到挂果,至少要三年以上,等到我们县的李子大量成熟上市,从静安到陆州的快速通道已经建成,那时我们县的交通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子从我们县运到宁州,也就是五六个小时的路程,就是到天南省会,也不会超过八个小时,所以,运输这一块不用担心。至于大量上市后的销路,我是这样考虑的,我们鱼岭县的李子成熟时间要比平原地区迟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平原地区的李子已经全部销售完,我们这里的李子才会成熟,这样我们错开了李子的大量成熟期,其销路应该没有多大问题。至于天麻种植基地,因为其生产周期也达三年,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一边种植一边拓展销售渠道,对目前的天麻销售市场,我曾作为专门的调研,虽然价格有波动,但销不出去的问题不会存在。当然,最好的结局,是和制药企业达成合作。只是我们的天麻基地还没有启动,这个时候和企业谈合作,毕竟是三年后的事,其难度可想而知。”刘正宇有条有理地分析道。

郑小波听到刘正宇说这两个项目,真正投产都要三年之后,心里就有些犹豫,毕竟刘正宇挂职锻炼的时间只有两年,也就是说,他离开鱼岭县时,这两个项目都还没有投产。

如果这个项目有什么闪失,那个时候刘正宇已离开了鱼岭县,这揩屁股的事,恐怕还是自己这些还在鱼岭县工作的领导干部。

想清了这一节后,郑小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沉思了一下望着刘正宇道:“正宇,你这两个项目从目前来看前景都不错,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的意思是压缩规模,天麻种植基的控制在一个村的范围内,半边红李子的种植,没必要在全县推广,可以选一两个村先行试点,等他们试点成功后,再在全县推开。这样也符合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而且就算我们的试点出了问题,影响面也不会很大,到时解决起来,难度也会小一心。”

听到郑小波书记不赞成大面积推种植,刘正宇的心不由一沉。

第五百一十四章梁副厅长表态支持

“郑书记,如果我们压缩种植规模的话,产量小了,不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啊。”刘正宇知道如果按照郑小波书记的意思来做,确实比较稳妥保险,但这样也会因产量不多,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特别是如果自己要与制药企业谈合作,因为规模较小产量不高,很难引起制药企业的兴趣。

“正宇县长,我知道,你一心想为鱼岭县的老百姓做点实事,不过,你也知道,我们县农业的底子很薄,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苦,如果因为我们冒然引进项目,给老百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责任谁来负?再说,过一年多,你就要离开鱼岭县了,我这也是为你着想啊。”郑小波有些苦口婆心地说道。

既然郑小波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刘正宇又能说什么?难道自己能向郑小波说出了事自己负责,或者说自己主动申请留在鱼岭县,直到这个项目圆满成功才会离开?

“行,郑书记,我知道了,这两个项目,就按你的意见来办,天麻的种植,我们只选一个村先行试点,种李子这事,我们只做动员,不作强求,给老百姓讲清前景和风险,由他们自行选择种不种。”刘正宇有些兴趣索然。

“正宇县长,就按你这个思路办吧,有什么需要我支持的,你可以直接来找我。”看到刘正宇接纳了自己的意见,郑小波也就大度起来。

毕竟这官场上就算大家政见不同,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该合作的还得合作,该支持的还得支持。

刘正宇回到办公室后,坐在椅子后面闷了半天,这才拿起面前的文件,慢慢翻看起来。

得知罗石镇天麻的种植压缩到一个村后,钱川急急地从镇里赶了回来。

“刘县长,这是怎么回事?这种植面积怎么缩小了?”一进刘正宇的办公室,钱川就急急地问道。

“钱川啊,是这样的,天麻种植虽然有平西农大的技术支持,但毕竟在我们鱼岭县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是否适合天麻生产,目前只有平西农大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气候资料提出的参考意见,究竟长势如何产量如何品质如何,还得通过实践来证明,所以,县里决定压缩种植规模,也是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只拿一个村来试点,就算有什么闪失,解决起来也方便很多。这事县里已经决定了,你就按照这个决定执行吧。对了,这次种植天麻,我们不搞强迫,所有种植户全都自愿。你们在执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政策。你回去后抓紧组织动员,把愿意种植的农户的土地统计起来,我们争取尽快向省厅汇报,以便让省农业厅支持我们这个项目。”刘正宇望着钱川说道。

虽然自己和钱川关系密切,但刘正宇断然不会透露压缩规模是郑小波书记的意思。

宋大可得知刘正宇决定压缩天麻和李子的种植规模,同时不搞强迫种植后,就召集农业局的干部开会,然后布置任务,让全局的干部组成几个宣传动员小组,到符合李子种植的乡镇去帮着宣传动员。

至于天麻种植的事,肖老师带着技术人员按照钱川的要求,暂时驻扎在罗石镇解答村民的咨询。

经过一个月的宣传动员后,罗石镇最终选定五峰村作为天麻种植示范基地,同时村里将连片的土地进行规划整理,然后将拟种植面积上报到了刘正宇这里。

关于压缩天麻种植面积一事,刘正宇已在电话中和张教授进行了沟通,张教授听到这个消息,虽然心里有些失望,但还是十分理解。

毕竟这是新生事物,大家保持谨慎的态度,也是十分正常的事。

再说,这规模缩小了,产量也会相应减少,那样一来,销售的压力也会小得多。

既然鱼岭县已决定建天麻种植示范基地和推广水果种植,平西农大在得到张教授的报告后,已原则是决定和鱼岭县结成合作伙伴。

不过,这合作的具体条件,却不是刘正宇能够操纵的,这不,鱼岭县人民政府县长柳卓宏,代表鱼岭县,在刘正宇的陪同下,来到了平西农大。

双方经过一番谈判后,签署了结成合作伙伴的协议,鱼岭县的天麻种植基地作为平西农大实习基地,由平西农大提供所有技术支持。而鱼岭县则为平西农大的教学和科研提供试验场所。
首节 上一节 413/12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仕途长歌

下一篇:一路青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