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仕途:崛起之路(上)

仕途:崛起之路(上) 第1068节

秦书凯走到小伙子身边说,小伙子,你先起来,有什么问题,咱们尽量解决,跪在地上干什么呢?

小伙子见冯志宏看见秦书凯的样子,表情相当的拘谨,心知必定是碰上了能制得住冯志宏的人,于是找到救星一样,冲着秦书凯扑通跪下来说,这位领导,我真的确定考试成绩有问题,所以才会过来讨个公道,我只想要看一眼试卷,难道分数已经出来了,看一眼试卷也不能通融吗?

秦书凯对小伙子好言相劝说,你把你的名字和考号留下来,你放心,你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尽快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好吗?

小伙子不出声,原地站着,牛大茂立即走到小伙子身边说,小伙子,这位是公务员管理中心的秦主任,他只要是答应你的事情,绝对会办到的,你放心好了。

小伙子见秦书凯一副诚恳表情,又看了看站在他身边的牛大茂,似信非信的点点头,把自己的考号和名字等具体情况全都留了下来。

看热闹的群众见小伙子要走,估计底下没什么热闹可看了,也纷纷移动脚步准备离开。

秦书凯走到冯志宏身边说,冯主任,你现在暂时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先把这件事好好的处理晚,如果中间有什么差池的话,立即停职检查。

小伙子和群众走的并不远,听了这话,都忍不住回头欢呼起来,冯志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秦书凯不待见,脸色一下子憋的通红,

秦书凯并没有多说,而是转身上车,继续自己的目的地,冯志宏看着绝尘而去的小轿车,心里狠狠的咒骂了一句,狗日的,什么东西?还真把自己当人了?

骂归骂,毕竟秦书凯交代过了,要他尽快处理好这件事,他还是不敢怠慢,冯志宏一下子犯了愁,这里头的种种猫腻他是最清楚的,怎么能同意让小伙子亲自翻看考卷呢?但是如果自己不让小伙子看考卷的话,秦书凯那里又该怎么交代呢?

冯志宏赶紧回到办公室,给自己的靠山单天阳汇报情况,否则,秦书凯真的发起脾气来,弄个停职也是很有可能的。

晚上,洪云到了市区,进了秦书凯的办公室。

洪云打量了还一天的办公室一圈后,笑着说,秦书记,真是级别高了,这个办公环境确没有改变,这个地方比你当时的普水开发区办公室差多了。

洪云说的是实际,当时在开发区,秦书凯就是土皇帝,那个办公室很大,里面的设施也齐全,配备卧室卫生间洗浴房等,这也是当时秦书凯和赵红妹经常沟壑的地方。

到了市区,那也就是一个部门的领导,根本不是什么大干部,所以办公室的配备肯定就不如县里了,就是简单的两房间,外面是办公室,里面是偶然休息用的。

秦书凯就笑着说,不管到了那儿,这个办公室就是办公的地方,想讲究也没有办法讲究。

洪云笑着说,话是这么说,不过,宽松的环境多工作还是很有好处的。后来,洪云就地给秦书凯一样东西,说:秦书记,这个东西就麻烦你交给钱部长,这个领导我是无法靠近的。

秦书凯接过来,不知道何物,笑着说,什么东西,这么宝贝。

洪云说,东西要因人而异,对你来说是垃圾,对别人来说,那就是宝贝,这是清代的紫砂壶,对钱部长这样的文人很有特殊的意义。

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

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现在流传的供春壶多是仿品。

紫砂壶和为文人的关系历来很有渊源,梅尧臣、蔡襄、苏东坡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咏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讲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当然最讲究、最有创造精神的要数苏东坡了。他总结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会不同凡响,更加清醇清远。

现在,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价格一般上万元,明代名家名作可达10-15万元,清代名作也要5-10万元。国内最贵的紫砂壶是清朝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龙头一捆竹”,市价达40万美元。由于明清紫砂大师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杨凤年的作品十分难得,因此给现当代紫砂大师如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间。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现代名家顾景舟的茶壶,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价格才380元一把,而目前的价位已在数十万了。

8、生意被影响

秦书凯就说,我会把你的心意转达,至于能不能达到效果,洪部长,那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洪云就说,秦书记,你和钱部长的关系虽然很好,但是钱部长养的爱好,你还不是很了解啊,都是自家人,我也不隐瞒,对于钱部长这个领导,为了了解他的爱好,请省城的一个同学和他的老婆联系上了,经过很长时间的接触才了解到的,只要你把我的心意送到了,我就很感谢了。

秦书凯看着一个女人如此的研究官场的领导,不进步那是不现实的。于是就说,你吩咐什么,我就做什么。

洪云后来说,秦书记,谢谢你,和你这样的人共事真的很愉快。

秦书凯说,大家都是自己人,说此话就见外了。

河流乡的三期工程拆迁问题上在外人都认为风平浪静的时候,还是出事了,尽管贾珍园在安排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到拆迁现场拆迁之前,做了大量的群众思想工作,但是老百姓根本不听这些废话,认的就是死理,只要你不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坚决不同意拆迁。

在利益前面,看到真金白银,那才是关键。

刘云若那边催的紧,赵正扬这边关于政府出资的事情又迟迟没有消息,贾珍园就知道政府出钱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张富贵是不会同意这么做的。贾珍园只好命令负责拆迁的工人先开始从态度比较软一些老百姓家里开始,毕竟拆迁工作先动起来一些,自己跟刘云若也好交代。

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捏软柿子。

没想到,这个软柿子一捏,算是捅了马蜂窝了,老百姓见拆迁合同还没有最后定下来,拆迁用的挖土机就已经开到了家门口,简直那就是土匪,狗日的,这还是党的干部吗。

老百姓立即跟拆迁队员发生了摩擦,老百姓人员众多,不仅把过来拆迁的工人给打跑了,还把战火蔓延到了二期建设的工地上,老百姓扬言,不把三期工程的拆迁标准谈妥当,二期工程就别想动一砖头。

洪老板的工人,有过前车之鉴,哪里还敢阻拦老百姓在工地上阻拦施工,看到农民拿着棍棒到了施工现场,一个个赶紧撤离了工地,这种时候,自然是小命要紧。

刘云若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事情发生的下午,监工经理到二期工地上看看工程进度,没想到,却看到一帮老百姓在看场子,任何人都不准入内。监工经理立即意识到,二期工地又出事了,赶紧联系洪老板问问情况,洪老板苦着脸说,工人们都被老百姓闹的有些害怕了,还是请刘总赶紧把事情解决好,再通知工程队复工吧。

监工经理立即把情况向刘云若做了汇报,刘云若接到这个消息,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她琢磨着,前一段时间不是还说得好好的,贾珍园是可以把河流乡的局面控制住吗,怎么才几天的时间,又出事了。

刘云若刚想要打电话给贾珍园,却接到了贾珍园的电话,贾珍园在电话里很无奈的口气说,真是对不起了,刘总,河流乡的情况的确是很复杂,特别是拆迁的事情,有些问题超过我的想象,所以,这件事恐怕还要请刘总想想别的办法。我这边是解决不了了。

刘云若原本想要质问贾珍园,她不是说的好好的,一定有把握掌控河流乡的局面吗?怎么这么快就变卦了?想到那个二期工程已经停工,那可是不能再拖的事情,于是就是,拆迁的事情,怎么办二期的工地再次的停工了。

贾珍园很无奈的解释说,这些老百姓那是乱联系,认为二期停工了,那么三期就要可以要个好价钱。

刘云若说,我不关心什么情况,贾县长,我还是请你能够把工地先恢复建设,至于拆迁的事情在慢慢的说吧。

贾珍园心里也很不满,狗日的,这个女人工地建设了,就想三期的土地,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就想先把二期建设恢复正常,哪能什么事情都按照个人的意图发展,于是说,刘总,现在的事态发展不是一个人能够控制的了。

刘云若很不满意,就问,那该如何解决?

贾珍园说,刘总,这件事情的解决,可能不是表面的那么简单,不过我会尽力的。
首节 上一节 1068/17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仕途:崛起之路(下)

下一篇:高官老公粉嫩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