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仕途:崛起之路(上)

仕途:崛起之路(上) 第1523节

“墓葬?”

秦书凯和牛大茂都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发出了一声疑问。

秦书凯从办公桌后再次走出来,走到常文怡身边,把常文怡重新迎到沙发上坐下问,常老,您凭什么看一眼就断定那工地下面有墓葬?

常文怡解释说,你们知道我是常年喜好收集文物的,这文物大都从哪里来,不说你们也清楚,自然是从古代陪葬品中来的是最多的,若是只凭着各家老祖宗的世代相传,古物必定早已破的不成样子了,所以现在有很多年代久远的古物,其实说白了都是一些盗墓人从古墓里发掘出来,然后再拿到世面上来变卖的。

秦书凯听常老这么一说,倒也合情合理,于是有问他,这话说的倒也有道理,可是这墓葬毕竟是在地底下不知道哪一层呢?怎么秦老就从工地上走了一圈,就能判断出,那片地底下有墓葬?

常文怡见秦书凯再次发问,冲着秦书凯竖起大拇指说,问的好,你问的的确很有道理。

常文怡细细的解释说,若是一般人,自然不能从一片空地上看出一片地到底底下有没有可能有墓葬,可是我玩古物这么多年,对于盗墓的一些诀窍也算是领会了一些。

要判断一片地底下到底有没有可能有古墓?到底古墓可能是哪个朝代的古墓?这里头的学问可就大了,离不开

“望闻问切”四个字。

秦书凯又是一愣,“望闻问切”这不是中医里头看病的要诀,怎么倒是跟盗墓这一行扯上关系了。

常文怡见秦书凯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样子,一一解释说,这“望”,就是望气,看风水,看草木,古代社会的人一般都比较迷信,信奉风水宝地之说,因此,陵墓也多选在风水宝地之中,如依山面水之处,必然是墓葬聚集之地。

刚才我路过的工地不远处就是一条河,四周地势呈现一个凸形状,工地正好处于最高处,我就不免多看了两眼。一般来说,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判断是否有墓葬的重要依据。

比如,有古墓的地方,由于泥土曾被翻掘和踩踏,庄稼的长势会比旁边的差一些。另外,下雪时,不同的地质也会留下不同的痕迹。而不像一般的平地,下雪后处处都是一样的平铺着相同厚度的白雪。

“闻”,就是闻气味,依照气味的不同来分辨某处是否有墓葬。例如秦汉时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银和朱砂用于防腐;而唐宋之后的墓葬墙壁上通常涂抹有青膏泥。据说,有些人有着常人不能及的嗅觉功能,甚至比猎犬还厉害,他们只要用鼻子一闻,就可以根据泥土中的气味判断墓葬的年代和是否被盗掘过。有些人甚至可以准确区分出汉代墓葬与唐代墓葬。明清的墓葬则气味较重,因为时间较晚且大都是砖石结构。

闻的另一重意义是听声音。一般的大型古墓,虽然在埋葬时回填夯实了大量的泥土,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泥土必然会产生自然沉降,有的就出现了外实内空的现象。这种“外强中干”的陵墓一旦受到较大震动,如空中打雷时,就能向地表传出不同于别处的声响。经验丰富者通过这些声音的细微差别可以判断出此处是否有陵墓。且不同地质、年代的陵墓所发出的声音又有不同。

刚才我经过工地的时候,正好有工人在打桩,那声音听起来,的确是有些不正常。

“问”是指查找陵墓就要多方面汇聚消息源。就是找当地人询问此处历史,出过什么显赫人物,有没有发生过一些奇异现象等,咱们普安市历史上的名人不少,而刚才我路过的工地,以前就有人传说过,那是某皇帝的妃子墓地,只是一直以来,没有实证罢了。

“切”,就是对地表进行深啊入详细的勘察,这也是查找古墓最为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判断古墓的虚实,还能判断它的年代、规模、陪葬品的情况等。只要把探墓用的洛阳铲**地下,通过铲子带上来的土层来判断。若是土层颜色一致、整体和啊谐,就证明这里的地下未被开掘过,不存在墓葬。

若是土层出现了断层,颜色出现了变化,中间夹杂着不同的五花土,就很有可能存在墓葬。

若是带出的土中有一些金属、陶片、木屑、朱砂、坑灰等杂质,就说明这里肯定有古墓,并且可以根据金属、陶片来判断墓葬所属的年代。

嗅觉灵敏的人还可以根据洛阳铲带出的土层气味来判断墓葬信息。在洛阳铲探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手对铲柄的不同感觉来判断墓葬的情况。

若是手感较轻,则表明为较软的土层,若手有强烈的震颤感,则表明碰到了什么坚啊硬的东西。再根据微小的差别判断出遇到的是棺椁、岩石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我说的这些都是判断底下有没有墓葬的常见办法,若是你们心里有些疑虑,咱们不妨现在就用上面几个方法去现场试试看,到底我说的有没有道理,你们到现场一看便知。

秦书凯看了牛大茂一眼,又看了一眼常文怡,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意识到说不定自己真的要遇上好事了。想到这里,他满脸堆笑的对常文怡说,那就麻烦常老跑一趟吧。

常文怡笑道,秦主任,这有什么好麻烦的,举手之劳罢了,若真是能凑巧发现一个重大的墓葬群,这也是老朽的功德一件呢,再说,这也是我很乐意做的事情,看到下面有宝物,也是一种高兴啊。

三人一路走着,在常文怡的带领下,来到的恰好是研究所选址正在施工的现场。

常文怡从一个正在施工的工人手里拿过一把铲子,使劲的往深处挖了几下,在地上很快晚出了一个小面积的深坑。

就在秦书凯和牛大茂都呆呆的看着的时候,常文怡的脸色不由激动起来,他用双手捧起一捧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深土块,送到秦书凯和牛大茂的面前说,你们看,你们快看啊,这土的颜色,看出什么异常来没有。

秦书凯仔细的伸手拨弄了一下,只见这土捧土的颜色,初看起来,倒也没什么异常,用手一分,里头的区别就看出来了,泥土颜色是一致的,却都有种五花土的样子,仔细看来,似乎里头既有一些绛红色,也有一些深黄色,还有一些无法形容的杂色,总之都是以深色为主。

秦书凯有些惊奇的小声的问常文怡,常老,您瞧着这土,就能断定这底下有古墓?

常文怡笑道,何止是有古墓,估计应该是某个贵族的墓群在下头,咱们普安市虽然也不时有些考古消息传来,每每总听说哪里好像发现了古墓,可是像这样的贵重墓葬还从来没遇上过呢。,

以前,就听老一辈人说起过,咱们普安市这里其实也是出过君王的,并且此人谥后就埋在附近,众多考古专家找寻了很多年,一直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按照我的推断,只怕这底下就该是传说中的君王墓葬了。

秦书凯听了这话,心脏不由剧烈的颤抖起来,他记起小时候听过说书人说起,当初慈禧墓被军阀孙殿英盗墓的情形。据说,慈禧墓开启后,孙殿英从里头获取稀世珍宝无数。

一床铺在棺底的金丝织宝珠锦褥上就镶有大小珍珠12000余粒、宝石85块、白玉200余块;慈禧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凤冠上一颗重达4两珍珠,大小如同鸡蛋差不多;慈禧口内还含一粒夜明珠;身旁还陪葬着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宝玉石、珊瑚,4升珍珠和2200块红、蓝、祖母绿宝石。

这还不算什么,慈禧棺内最珍贵的陪葬品是什么呢?据传闻,是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仅这几个翡翠西瓜,价值就达600万两白银。

25、财富来了

可见这慈禧墓里头的的金银财宝那才真叫一个富可敌国,无价之宝实在是太多了。

一想到这一层,秦书凯的一颗心简直要蹦出来了,找常文怡的说,自己脚底下站着的也是一代君王的陵墓群,或许,这君王的墓葬陪葬品不如慈禧墓那么丰厚,可也毕竟是一代君主的墓葬,必定里头也是奇珍异宝无数啊。

牛大茂见秦书凯有些发愣的模样,心里猜出了秦书凯的心思,他心里也不由有些激动起来,所谓见者有份,若是底下真像常文怡说的那样,的确有个君王墓葬的话,自己的命运或许从此就不同了。

常文怡丝毫没有发觉自己身边站着的两人神情早已有了异常,他伸手轻轻的碾碎手里的土块,对秦书凯交代说,秦主任,你赶紧向上级汇报这件事,工地上立即停止施工,请文物保护部门立即开始抢救性的保护和挖掘工作,千万别让这些大型的挖掘设备把墓葬的框架给破坏了,一个墓葬的完整性对于考古工作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秦书凯听了这话,赶紧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笑着对常文怡说,常老,您放心,这件事我会尽快妥善处理的,只不过,还请常老对这件事暂时保密,毕竟这也是件大事,要是说出去的话,现在这工地上什么防护措施都没有的情况下,只怕被有心人知晓,出什么意外可就难办了。

常文怡听着秦书凯的话说的有道理,连连点头说,还是秦主任高瞻远瞩,这件事的确是该小心谨慎才行呢。

站在秦书凯身旁的牛大茂,眼神有些复杂的看了秦书凯一眼,又看了一眼喜滋滋的老丈人,心里跟明啊镜似的,秦书凯恰好也往牛大茂这个方向看来,见牛大茂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心知有些事情必定是瞒不了他,于是吩咐牛大茂说,牛主任,还麻烦你把常老送回去。

常文怡赶紧推辞说,不用,不用,秦主任,我一个人走走路锻炼一下啊身体也挺啊好的。

牛大茂见领导吩咐了,赶紧陪着常文怡边走边说,还是我送您吧,这也是秦主任的一片心意呢。
首节 上一节 1523/17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仕途:崛起之路(下)

下一篇:高官老公粉嫩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