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仕途:崛起之路(上)

仕途:崛起之路(上) 第234节

赵长贵把秦书凯递过来的文件稿随手放在办公桌上,看也没看,就说:“一天,知道你最近一直为高新技术园区的事在奔波,很辛苦,当然年轻人想做点事想尽快出点成绩,新官上任三把火都很正常,但是做任何事要按照机关规矩,按照老程序,不能说改动就改动,那么一个政府部门对外怎么能有权威性,怎么能有控制力,以前已经成立了高新技术园区项目领导小组,现在你一上任就发文把它否定了,外面怎么看,单位内部怎么议论,稳定压倒一切。”

赵长贵看着秦书凯,不紧不慢的说。

“这样做,几个部门都很配合,也能调动积极性!”

秦书凯解释说。

他很想知道,自己没有汇报赵长贵怎么知道这件事,他对单位的任何人没有说过,难道是王丽倩他们,无疑是否定的,他们可是很支持的,秦书凯无法理解。

“不能为了调动科技局、林牧局等几个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就变相的贬低发展改革委员会,变相的缩小项目争取下来后本单位人员的提拔面,那么就是项目争取下来了,对整个发改委的意义就变的没有多大了,也就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

不管秦书凯怎么解释,赵长贵总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冷着脸说:“不要多想了,这件事,作为分管副主任我说了算,就按照以前的办,不要多考虑了。”

秦书凯怎么也没有想到,赵长贵这么就否定了这个文件,难道为了所谓的对发展改革委员会几个人负责,就牺牲400万人民的利益,为了几个人的利益,就把市政府列为考核目标的高新技术园区项目不当回事,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想问题怎么能这么狭窄。

秦书凯不会知道,赵长贵否定这个文件的出台有他的考虑。如果不出台这个文件,那么高新技术园区项目负责人还是伍超,秦书凯就是处长也只是协助伍超工作,如果出台新的领导小组,那么伍超等人就是协助秦书凯工作,那么项目争取下来,伍超也得不到什么实惠。

赵长贵后来说的话,秦书凯实在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如果这样的安排,自己这个处长当的也就没有什么意思,在处室里做摆设不是自己的个性。

赵长贵说,秦书凯,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继续做好高新技术园区项目的争取,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能出任何的问题,以前关于成立项目领导下组的文件是市政府下发的,明确伍超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当然主任是我。其余的各单位的处长们是成员,现在高新技术处的处长虽然换了,但是以前的决定不能变,还要按照这个文件来执行项目申报任务。

他看到秦书凯不解的眼神,就继续解释说。在单位,你秦书凯是高新技术处的处长,是处室的负责人,但是在项目的申报上,包括你还有科技局、环保局、经贸委等部门的那些处长,就必须接受伍超的领导,因为市政府文件成立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权大于部门的处室,是领导各个部门的人来申报项目的。

秦书凯就说,主任,这个申报谁是负责人,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是采取以前的方式,几个部门都不积极,到时候工作上不配合,就很难把事情做好。

秦书凯把危害对赵长贵说出来,希望能引起赵长贵的重视,好好的考虑一下自己的决断。

赵长贵很武断的说,这样操作到底有什么危害,就不是你一个处长考虑的问题,那是伍超和我等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人考虑的问题,你能做的就是带领你处室的人做好配合服务工作,配合伍超做好工作。

秦书凯想不到是这个结果,问题没有弄清楚之前,肯定不能轻易的答复或者回绝,毕竟赵长贵是领导干部,还是分管领导,很多地方需要分管领导支持,于是就说,回去后,安排好处室的业务工作,积极配合武处长做好项目申报。

这句话回答的很官话,也很实际,作为处长,业务工作肯定很重要。

秦书凯出了赵长贵办公室,就到了副主任胡大松那儿,说有件事向领导汇报,请求指示。

胡大松就说,你现在是高新技术处的处长,是赵长贵主任分管的,工作上的事情可以向赵长贵汇报,当然和我说说,我最多做个听众。

胡大松知道规矩,在单位里,不是自己分管的处室工作,自己就最好不要插手。

秦书凯就说,这件事确实是工作上的事情,但是自己一直无法理解,所以想请主任指条路子。后来,秦书凯就把赵长贵主任和自己谈话的内容,尤其是让自己协助伍超申报高新技术园区项目的事向胡大松汇报了一遍。

胡大松听到这里就感到奇怪,当时研究高新技术处处长的时候,推荐秦书凯,党组会上谁都知道目的就是为园区项目申报做准备的,谁知道现在出现这个结果,他也不能理解,不知道赵长贵为什么这么做。

胡大松就问,赵长贵主任还说了什么?

秦书凯继续汇报说,赵主任要求发改委、科技局等几个部门的处长继续听从伍超的领导,特别是申报方式还是采取以前的工作管理模式去申报,我就不知道他这样做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还是这样的工作方式,项目申报能不能成功,真的很难说。

胡大松说,这件事自己不是不了解,合适的时间,他会向王志刚主任汇报,搞清楚究竟怎么一回事,这样的结果,就等于伍超还是高新技术处的处长,不过是多了一个助手秦书凯而已,这样的局面绝不是这次调整的最终目的。

胡大松心里最不能理解的是,党组会议研究的时候,明确秦书凯是高新技术处处长,负责高新技术园区项目申报的,现在中途变卦,肯定有原因,赵长贵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改变党组的决定,这其中一定有猫腻,在情况没有搞清楚之前,什么样表态的话也不能说。

秦书凯说,麻烦主任问问,怎么样开展工作?如果是这样的局面,项目申报的事情,自己根本就插不上手。

胡大松说,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有什么消息,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这件事你也别着急,毕竟赵长贵是你的分管领导,对领导最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你先按照他吩咐的做吧。

几天过去了,胡大松主任那儿也没有回音,秦书凯就知道这件事看来真的有改变,赵长贵说的也许就是王志刚主任的意见,赵长贵不过是落实而已。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秦书凯知道,胡大松是不会跟自己兜底的,在党组成员中,只有吕大蕾能跟自己坐到无话不说,于是就给吕大蕾打电话。

听说吕大蕾在家里的回话后,秦书凯立即打的去了吕大蕾住的小区。

那天,秦书凯进门看到迷人的吕大蕾,云雨过后,两人躺在床上聊起来,秦书凯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吕大蕾,吕大蕾也是一头雾水的样子说,这件事情自己还真是不完全了解情况,不过,明天上班,自己一定帮秦书凯搞清楚这事的原委。

秦书凯说,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王志刚主任是不是知道赵长贵这么干,这决定着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吕大蕾说,你放心,明天一定帮你搞清楚。

151配合

第二天,吕大蕾就回话说,真没想到这件事王志刚也是同意这意见的,所以暂时情况下,你就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先等一段时间看看形势变化再说吧。

秦书凯见事态跟自己猜测的一样,心里很失望的说,原来指望做了处长,能认真负责好这个项目,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为全市400万人民做点实事,为全市的工业发展做点实事,为让更多的大项目落户本市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自从知道自己将做这个高新技术处的处长,秦书凯为这个项目花了大多的时间,到最后是这个结果,肯定不甘心,可是官场就是这样,下属能做的就是服从。

吕大蕾听出秦书凯话里的不快乐,就说,这样安排,说明领导班子里面有人建议被王志刚采纳了,既然如此,你就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园区申报上面,作为处长,你就安排下面的人去配合吧,什么叫配合,就是什么事都不做。

秦书凯知道自己现在只能是这样,也许这是最好的办法,就不高兴地说,谢谢主任,自己知道怎么去做的。

吕大蕾后来说,秦书凯,现在即将到年底了,扶贫点那儿你也去看看,帮助村里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看看需要慰问什么,拿出具体的扶贫意见,需要多少资金和物质,到时候好到党组会议讨论。

因为机关党委书记调动到别的单位以后,市委一直没有配新的书记,所以机关党委的事一直是吕大蕾分管,扶贫的事还在秦书凯的手里。

秦书凯听了吕大蕾的建议,明白了吕大蕾的意思,她想让自己在这种时候,先避一避,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也许这是最好的办法。

项目申报现在不需要自己了,即便需要那也是给别的人打工,只能就以扶贫需要调研的名义,到村里去了一趟,找个理由脱离这个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按照以前的方式去争取,肯定会出事的,自己没必要染指这一切。

秦书凯走之前,到了胡大松那儿汇报了一次,胡大松也说,这是最好的办法,坐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是目前的上上之选。
首节 上一节 234/17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仕途:崛起之路(下)

下一篇:高官老公粉嫩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