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仕途:崛起之路(上)

仕途:崛起之路(上) 第610节

秦书凯回头看了老人一眼,白衬衣,休闲装,脚底一副深色休闲鞋,手拿一副看起来质地不错的钓竿,此人一看也不是当地村民的模样,看来也是个从外地慕名而来的钓鱼爱好者。

秦书凯笑着说,老人家,我这是想到了可乐的事情呢,所以忍不住笑了,打扰你钓鱼,还请您多包涵,下面一定注意影响。

老人也笑了笑说,看你是个年轻人,说话也斯斯文文的,刚才在山上大声叫喊的也是你吧,我说我天天到这里来钓鱼,就没碰见过什么人,今天怎么一会山上有声音,一会又有人又过来钓鱼呢?

秦书凯疑惑的看了老人一样问,我刚才在山上喊的声音,您也听得到?

老人说,你看我这样子像是七老八十,耳聋眼花的样子吗?在这边生活了一段时间,不要说大喊,就是说话的声音我都能听见。

秦书凯赶紧解释说,不是,不是,我寻思着距离不算近,你能够听见人的说话,就有点奇怪而已。

老人不搭理他,自顾念了几句诗,却是王维的那首《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秦书凯明白老人的意思是说,这里实在是太安静了,所以,一点点的声响他都能够听的很清楚。

秦书凯看着眼前的老人一副自命不凡的模样,心想,也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会念诗,在我面前不好好说话,倒跟我拽起文来了。秦书凯看着眼前的美景脱口而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杨万里的一首诗,熟知的人并不算多。

秦书凯刚念完,老人竟然笑了,他饶有兴趣的说,我看你这个年轻人倒是蛮有趣的,说话倒也像是有点学问,怎么就不能安心的好好钓鱼呢,我看啊,你这个定力可是要好好的培养一下才行啊。

秦书凯也陪着笑了一声说,老人家,我天天上班的时候,都是坐在那里锻炼定力了,好不容易,躲到这里来,没什么熟人看见,想要彻底的放松一下,您又要我培养定力,我看您还是饶了我吧,我呀,今天什么人都不是,就把自己当成山中一闲人,什么定力啊,修为啊,全都抛之脑后了。

老人听了秦书凯的话,不由问,你也在政府机关上班?

老人的一句问话,同时也暴露了他自己的身份,秦书凯暗想,这老人看样子也是在政府机关上班?于是,秦书凯问他,老人家,您这是退休了吧?您原本也在机关上班吗?

老人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说,这里是普安市的地盘,你应该是在普安市里工作吗?外地人很少知道这个地方,再说,也没有人愿意来这个地方,因为太偏僻了。

秦书凯老老实实的回答,我原本在普安市纪委工作过一点时间,现在是在普水县工作。

老人愣了一下问,看不出来,你年纪轻轻的就当领导了?至少是个副处级的领导干部了。

这下,秦书凯愣住了,他收起扔下钓竿,起身走到老人身边问,老人家,我并没有告诉你,我是什么级别的干部,你怎么就一语中的呢?我也不瞒你,我现在是普水的县委副书记,但是因为没什么背景,估计到这个位置也就到头了。可是进官场,不想进步是不现实的,所以心里恨不能理解。

老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说,小伙子,你倒是实诚,想当官还挂在嘴上,就这么一点可是比在官场混的那帮人强多了,很多人想升官都是找个什干事的幌子。

秦书凯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老人家,我怎么觉的您这不像是在夸我啊,要是在官场混的人都像我现在这样什么实话都往外吐,那还不成了大家的笑柄了。

老人听了这话又哈哈大笑起来。湖边的两人此时已经全然没有了垂钓的兴趣,兴致盎然的攀谈起来。

老人说,小伙子,我也不瞒你,我在官场混的年代比较多,你们普安市的顾大海、唐小平也做过我的下属,他们两人肚里花花肠子比较多,我这心里跟镜似的,我跟你说,这些人都是厅级干部,但是他们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你,就比如说,坦诚这一点上,跟你说话,可是比跟他们说话轻松多了。

249、收获很大

秦书凯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这人到底是谁呀?竟然对顾大海和唐小平都知道,而且还一副瞧不上眼的模样,难道他竟会是省里的老干部?看上去也不像,说不定是顾大海等人年轻做办事员的时候,和他认识。想到来之前,胡莉莉跟自己说过,这昙花城里隔三差五的会有省里的领导过来垂钓,登山,他忍不住问老人,老人家您贵姓啊?

老人见秦书凯一脸疑惑的样子,心知他在想些什么,于是笑着说,我的姓名现在已经不值钱了,多年前我就退下来了,所以啊,现在也是山野村夫而已,姓名什么的就不提了吧。

秦书凯心想,看来此人是不愿跟自己深交啊,于是叹了口气说,这人一旦从官场一走,脑袋里就要比一般人多了还几个弯弯道,真是累死人啦,算了,老人家不说,我也就不问了,不过啊,咱们普安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做过你的下属,估计我这个小人物就更是不入你的法眼了?

老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他对秦书凯说,有道是,事在人为,你还这么年轻,已经是县委副书记,应该说在年轻人当中是比较快的了,你可别自己先把自己看扁了。

秦书凯皱着眉头说,我呀,就剩下年轻这点优势了,现在这社会,人要是想要升官,光年轻有什么用,很多领导看好的不是年轻和能力,看好的是能力之外的东西。

老人问,能力之外的东西是哪个?

秦书凯心里想,这点官场规矩也不懂,看来也不是大官,于是没好气的说,您是老干部,老领导,还在我面前装什么蒜啊,那个当然就是所谓的圈子或者说经济基础。

老人听了这话,倒是没笑,只是摇摇头说,倒也不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观点是有点道理的,不过,等你活到我这个岁数,或许你的观点就会改变很多。

秦书凯一副决断的口气说,我虽然年强,但是官场很多年,经历过很多的失败,认为不管年龄多大的干部,还不都一样,现在这社会,到了官场,没有关系不行,没钱更是寸步难行啊,更别提升官了。

老人对秦书凯说,年轻人,你的观点很偏激啊,其实,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干部,想要升官,没钱也不一定就当不了干部,有钱也不一定就能顺利被提拔,这官场里头的学问,大着呢。

秦书凯问老人,这话怎么讲?

老人看着秦书凯说,这当领导的人一般情况下,偏向于提拔三种人,第一种人,就是能帮自己干点实事,捞点政绩的人,这种人其实是最重要的,毕竟对这种人的任用,影响领导自身的前程,但是这种人也最难找,你听说过千里马吧,这当领导的眼前一大堆的马整天走来走去,想要挑个千里马出来却并非易事。

秦书凯点点头说,您说的有道理,那第二种人呢?

老人慢条斯理的说,第二种人就是你刚才说的那种人,手里有钱,然后找到合适的渠道去打通关节把钱送到领导手里,领导只要收了必定会给他相应的位置,不过领导的心里也有数,这种花钱买来的官员是绝对不能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的,否则,一旦工作上出了什么重大纰漏,也很可能拔出萝卜带出泥来。

老人停顿了一下说,第三种人,那就是所谓的关系户了,这种人提拔主要依靠的是自身背后的背景和关系,当然这其中或许也有金钱的部分作用,但却不是金钱起决定性作用的,这人在世上,总有个人情交往,有时候,有的领导会迫于种种关系之间协调的考虑,照顾到有些所谓的关系户,这也是人之常情。

秦书凯听了老人的话问,按照你的说法,在官场混的人,想要提拔,最重要的倒不是一定要手里有多少钱,最重要的反而是工作能力和社会背景。

老人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年轻人,你的领悟力确实不错,我看啊,依你的聪明,假以时日,必定会一番作为啊。

秦书凯想到自己眼前的处境,刘丹丹肯定不会帮助,自己的背景现在等于是一穷二白,于是叹了口气说,算了吧,升官我是不敢有过份多的想法了,也不瞒老人家,我最近一段时间和别人竞争普水县长的位置失利了,那个人不管从能力还是什么不一定很强,但是领导就是推荐了。等到竞争对手上任后,还不知道要怎么对付我呢?所以我是不求一番作为了,能自保就算是不错了。

老人听了这话让秦书凯把自己目前所处情况跟他详细讲述了一遍后,微微点头说,其实,你现在所处的情况,并不算太糟,我刚才跟你说的话,你应该明白,按照当前局面分析,你既没有足够的财力也没有足够的背景,想要在官场有所发展,就只能走第一条路。

秦书凯反问,您让我做“千里马”吗?后来,秦书凯摇头说,不行,我想做来着,可是现在已经没机会了,也许过一段时间就是一个二线的副书记。

老人开解说,我看,你并没有完全明白我刚才话里的意思,你是不是千里马,并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某一位领导说了算,只要你在某个位置上,干出一定的成绩来,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就算是你的直系领导不一定给你机会,他也挡不住你一飞冲天的脚步,现在的社会,信息这么发达,你还担心自己干出成绩来,不被上级领导知道吗?

秦书凯疑惑的说,可是我一个县委副书记,能干出什么大动静来呢?我也不敢隐瞒,上次在全县搞的公选,影响也算不小了,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也肯定了,结果也还是不尽如人意啊。

老人笑着说,你啊,我怎么才能跟你说清楚呢?难不成你认为,只要你干出点成绩来,就有人主动过来给你戴花,过来主动给你位置,这种想法也过于幼稚了。

秦书凯说,那您的意思是?
首节 上一节 610/17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仕途:崛起之路(下)

下一篇:高官老公粉嫩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