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仕途:崛起之路(上)

仕途:崛起之路(上) 第661节

秦书凯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那些装出认真记录自己讲话的官员,一个缓冲的时间。他抬眼扫描了一遍会议室里各位领导的的表情后,继续说:

“现在把通知大家过来,主要是为了召开一个短会,会议有三个议题:一是由各条线负责同志通报现场情况,二是关于此次事件处理中,后勤接待工作,三是针对事情发展的新阶段,各条线的人手重新调配。”

秦书凯说完这几句话后,眼睛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常务副主任顾哲明说:“现在先请常务副主任顾哲明同志通报一下最新情况。”

顾哲明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说:“我简单汇报一下这几天工作组进村后的各方面工作情况,到了村里后,我们立即将村组干部、党员骨干加进了工作组的成员中间来,增强了工作组的实力,等人员全部调配到位后,大家一个工作组分成几个小分队,开赴到每一个村民小组里,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宣传政策;二是做一些解释工作,安抚村民。目前总体看情况还是稳定的,个别情绪较大的,我们都做了分别处理,重点做工作。”

秦书凯插话问顾哲明:“目前有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比如相互窜走、外来陌生人较多的情况等等。”

顾哲明回答说:“暂时还没发现,由于人手太少,五十名干部加上村上的干部,只能突出重点,有些偏远一点的住户就很难照顾到,我建议党委加大工作力度,增派人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事件处理效果。”

秦书凯听了顾哲明的话,转脸问负责人事的开发区副主任伍英:“开发区有多少在职干部?”

伍英回答:“136名。”

秦书凯说:“这样吧,现在人员重新调整安排一下,除了党政办外,每个部门只留一名干部守办公室,方便群众办事,其余人员全部到下村里,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是头等大事,事情已经处理到这种地步,绝对不能再有任何闪失,让农民的情绪受到波动,再出现集体上啊访的局面。”

秦书凯知道,对于这类意外事件的处理,时间的紧迫感一定要有,乘热打铁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此,作为一把手,此时做出的任何决断都必须果断,容不得拖拖拉拉的浪费时间。

秦书凯交代说:“工作组下去后,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政策宣传工作,问题解释工作,澄清流言,防止个别人乱说乱动,扰乱人心,我们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用最大的责任心、诚心、恒心,带着感情做好一切矛盾的化解工作,用党性保证这段时间不能出意外!保持稳定是本次工作的重中之重!”

秦书凯讲话尽量做到简短,看与会人员神色凝重,严肃认真的表情,他的心里感觉一种只有做过一把手的领导干部才有的那种指挥千军万马般的豪气感觉。

为了保证事态发展的绝对控制,会议结束后,秦书凯又把常务副主任顾哲明交代自己的办公室,私底下商量了一下,关于干警和武警的安排问题,因为这方面的工作属于高度机密,不适合在领导班子的会议上拿出来讨论,所以,两人才会在会议结束后单独研究这件事。

秦书凯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已经提前跟县委书记张富贵汇报完开发区这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最新结果后,同他商量是不是安排一些民警和武警过来协助一下此时的处理。

张富贵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安排到底有没有必要。张富贵说,既然事态已经逐渐平息下来了,又何必大费周章的安排民警和武警呢,这样会不会反而造成一种紧张情绪,让老百姓觉的政府这边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

秦书凯解释说,张书记,我的意思您没听明白,按照目前的情况分析,事情基本上算是压下来了,但是问题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医院里还住着十几个伤员呢,这些人只要腾出空来,必定会找政府要说法,我现在刚来开发区,对一些情况都还在磨索中,有时候处理问题不一定一下子就能达到让大家都满意,调一些民警过来,暗地里做好防备工作,总是放心些。

秦书凯这么一解释,张富贵就明白了,当即表示同意秦书凯的建议。但是,民警来了,总要涉及到安置问题,每天执勤民警的一日三餐,住宿地点,总是要提前考虑,安排妥当才行。

秦书凯对顾哲明说,老顾,你在开发区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顾哲明想了一会说,秦书记,你先告诉我,这次到底来了多少人?多少车?公安民警里头都有多少民警?多少公安局的领导?要是这些情况现在我们都不清楚,想要安排妥当这件事,还真是有点难办呢。

秦书凯觉的顾哲明说的很有道理,自己跟张富贵商量调动警力的时候,并没有详细商定到底有多少人,只是把这件事定下来,现在涉及到具体问题,还真是有点犯难。

秦书凯一拍桌子说,这样吧,咱们暂时先按照一百人的标准开始准备,到时候这批人来后的车辆放置,人员安置都由顾主任亲自负责,一定要尽量安排的隐秘些,不让太多人觉察。

顾哲明点头说,秦书记请放心,我早就想好了,这阵子开发区的学校正好放假,到时候只要人一到,我把他们全都安排在学校里住下来,车辆全都停在学校操场,吃饭的问题,就找人在学校食堂就地起灶,这样一来,知道的人也不会多,一下子又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秦书凯听了伍英的汇报,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对伍英说,伍主任,死者已经火化,应该说你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现在关于公司的事情,这件事应该是方占成副主任负责的,毕竟方占成负责基建工作,你过一会儿直接把这事交到他手上处理就可以了。

313、不怕记者

伍英心想,这位新来的秦书记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呢,方占成是方志彪的亲叔叔,他哪里会帮着开发区这边从方志彪的公司里要钱过来,他不帮着方志彪套取现成的好处,就不错了,指望他把这件事办成,根本不可能。

既然一把手发话了,伍英心里也不愿多事,反正自己把事情已经汇报给领导了,至于领导决定怎么处理,那是领导的事情,到最后,处理的结果是怎么样的,那又成了方占成的事情,左右都是跟自己没关系的,自己没事操那份闲心干吗。

伍英心里的担心,其实秦书凯心里也很清楚,但是他更清楚,这事要是连方占成都搞不定,别的副主任即便是去了,只怕也不一定能成功。现在就是要利用这件事情看看方占成的态度,这个人在开发区分管基建,那么说明很受郝竹仁的重用,就要看看这个人是能力行还是什么行。

方志彪的为人秦书凯已经见识过了,实在不是什么容易说话的主,这次想要让他把一百万的赔偿款吐出来,只怕有点难度,可是,自己作为开发区的新任一把手,必须要把这件事处理妥当才行,总不能让开发区拿公款去帮方志彪的公司员工罪行买单吧,这种情况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既然其他副主任和方占成副主任都没有把开发区建筑已经由方志彪转包给别的公司的情况反映过来,自己也乐的装糊涂,谁不知道,工程转包行为毕竟是违反原承建双方签订的承建合同的,方志彪的公司干出这种事情来,只能是让他在自己面前说话的时候,更要软三分。

秦书凯现在不着急,他要看看方占成怎么把这场戏给演下去,他还要看看,当自己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触碰到方志彪公司利益的时候,都有谁出面来帮方志彪说话,到时候,到底都是那些人得过方志彪的好处,也就不言自明了。猫玩耗子,那是慢慢的玩。

伍英从秦书凯的办公室出去后,秦书凯感觉自己忙碌了半天,有些疲倦的感觉,于是想到里面的小房间里稍稍休息会,没想到,竟然又出现了麻烦事情。党政办主任徐友阳敲门进来汇报说,秦书记,湖州晚报记者来采访你,说是因为上次的事情?

秦书凯有些不耐烦的说,你一个党政办公室主任,这点事情也处理不好吗,你跟记者说一声,领导不在,不就完了吗,非要多这层事情干什么呢?随便安排一二个人采取就得了。

徐友阳被秦书凯这么一絮叨,脸上的表情立即变了色,他依旧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说,秦书记,您看,今天这记者已经来了,就在隔壁办公室等着我回话呢,她也知道你在办公室,我——?

秦书凯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徐友阳,简直就是一头蠢猪,这种小事都处理不好,真的不称职,他伸了个懒腰问,你刚才说的记者是哪个报社的?

徐友阳赶紧回答说,秦书记,是湖州晚报的记者,共来了两位,一男一个女。

秦书凯想起,在工地上斗殴事件发生后的当天,就有记者把这件事给捅到了报纸上,好像那张报纸就是湖州晚报,当时王子成还把报纸拿给自己看,说是没想到秦书记头一天到任,什么事情都没接手呢,就被写新闻的记者骂他不作为,实在是冤得慌。

秦书凯琢磨了一会,觉的还是见一见这两位“无冕之王”吧,省得他们又在报纸上,因为不了解情况,写出对开发区不利的言论来。秦书凯对徐友阳说,你让他们进来吧。

徐友阳听到这儿,知道秦书凯已经答应见记者了,赶紧点头说,好的。秦书记,我马上就把他们带过来。徐友阳转身走到门口,正准备打开门出去,却又回头向秦书凯请示:

“秦书记,是不是要准备点礼物给两位记者?”

秦书凯不耐烦的说,准备什么,你准备他们还以为你要糊弄他们的嘴呢,他们又不是第一次过来采访,上次来采访的时候,没有做好善后工作,这次人家又来,才亡羊补牢,你不觉的为时太晚吗,你就别瞎折腾了,赶紧通知他们进来吧,他们想怎说就怎说。

徐友阳一会儿的功夫被秦书凯没皮没脸的斥责了两次,尽管只是在一个相对的空间里,他还是感觉相当不爽,他在党政办主任的位置上干了这么多年,还没有一任领导人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他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了秦书凯这座瘟神,他看自己的时候,简直就像是眼中钉肉中刺。

徐友阳暗想,看来,开发区党政办主任的位置,自己是做不长了,事情很明显,哪一任党政办主任基本都是一把手的心腹,依照秦书凯现在对自己的态度,他显然是对自己相当不满意的,好在,自己以前把郝竹仁伺候的不错,如果有可能的话,只能请老领导帮忙,给自己挪个地方,省得等到秦书凯任用了新的主任人选来把自己替掉的时候,自己的面子上可就难堪了。

一男一个女两位记者中,女的叫孙华月,据说此人是个很厉害的角色,经常在报端上发一些内容比较敏啊感的新闻,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此人的名号,有的人竟然叫她孙青天,因为她采写的新闻报道,多与揭露政府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及政府在一些工作中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内容有关,每次的新闻报道,她都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说话,为了维护普通百姓的利益,对政府的种种失职行为进行口诛笔伐。

徐友阳对孙华月的大名是有所耳闻的,因此当孙华月站在他面前,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他的时候,他的头脑中一下子就想到了“难缠”“麻烦”“得罪不起”之类的字眼,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保护领导的利益,而是自己能尽快的把眼前的这个“麻烦”给甩掉,既然想要甩,最合适的接收目标自然就是一把手秦书凯,因为孙华月本来就是冲着要采访开发区管委会的一把手负责人来的。

徐友阳从秦书凯的办公室出来后,人还走进党政办,听到脚步声的孙华月和另一名记者就把头从办公室里探出来问,怎么样?秦书记在不在?是否愿意接受我们采访了?
首节 上一节 661/17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仕途:崛起之路(下)

下一篇:高官老公粉嫩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