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官道奇才

官道奇才 第777节

贺鹏飞说道,“杨部长,不用不用,我就留在炎州吧,跟着您干。”

有杨定在背后坐镇,贺鹏飞可是攀上了一棵大树,待在炎州前途无量,贺鹏飞可不是等退休的干部,他才初出茅庐。

贺鹏飞脑海里闪过了许多,要是保持和杨定的关系,杨定这么年轻,以后前途不可限量,自己呢,当然也能跟着当上大官儿。

以前的贺鹏飞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他曾经琢磨着,这辈子能当上一名科长就行了,体面,再大的抱负不是没有,是不敢想,他哪有这资格。

杨定指了指谢万年,“跟我干?你现在还是好好儿跟着谢局长干,谢局长说你行,那你才没丢我的脸,呵呵。谢局,小贺是我妹妹的男朋友,以后你可得多多捶打,不思进取、懒惰马虎,该批评就得狠狠批评。”

杨定简单一句话,把自己和贺鹏飞的关系讲了出来,而且暗示着谢万年,贺鹏飞可是他的人。

谢万年怎么会听不出来,既然有这层关系,那事情简单了,而且谢万年对贺鹏飞的印象本就不错。

谢万年不是什么溜须拍马之人,但杨定这次搞的民主选举,确实得到了谢万年此类忠诚干部的心,公平二字便可以让很多领导又一次重燃战火,发光发热。

谢万年说道,“杨部长,小贺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同志,做事情踏实认真,而且勤勤恳恳,现在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呀。小贺啊,你副科长的职务只是内部解决,我到时想办法跑跑人事局,应该可以名正言顺的。”

贺鹏飞一听,谢局长一上来就送惊喜,心里十分喜悦,不过这事情已经很简单了,人事局的局长还有一个头衔,组织部副部长,杨定和自己都这层关系了,不上都不行。

炎州新建成的汴江省水利枢纽——炎州水电站,坐落在炎州两大高山之间,水电站项目一直褒贬不一,所以几年前选址炎州。

但好处肯定是大于坏处,至少眼前来讲是这么回事儿,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作用平台。

李延江要亲临现场,对于炎州水电站投入运营,省里十分重视,炎州处于汴江省最上游区域,过去老旧的小型水电站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于是李延江亲自到来,也是想突出新水电站在全省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

杨定作为州委常委,也出席了这次启动仪式,有一个五十出头的人,一直站在李延江附近,杨定观察了很久,感觉有些奇怪,这个人明显不是官场中人,讲话也轮不上他,安排部署也轮不上他,可偏偏省里来的人对他特别尊敬。

后来杨定阴阴听到了省里一名副秘书长对他的称呼,省总!

杨定心里暗暗猜测着,最后见廖培诚闲了下来,马上坐到了他身边,“廖书记,延江省长旁边那人是谁呀,穿西装的那个。”

廖培诚小声回答着,“省拥军,省里富豪榜上前三,过去还排过全省首富,他可是省里的知名人仕,我们那批官场上的领导,没有人不知道他的。”

“团省委书记不当了,辞职下海开公司,牛吧,要是他不经商继续从政,现在当上省长也说不一定,省家很有背景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廖培诚还不如杨定了解的情况多。

省拥军不正是省云飞的老爸吗,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国家工信部部长省海疆的儿子。

他来这里干什么呀,水电站和他有关系吗。

杨定继续问道,“廖书记,炎州水电站省拥军没有股份吧。”

“没有,全是省政府拔钱建的,这东西能让私营企业参股吗。”

“那他跟来干什么呀。”

廖培诚回答不上来,不过很快便有消息了。

仪式完毕,领导们到了一家普通的农家乐用餐,李延江的秘书走到了廖培诚跟前,“廖书记,延江省长请您过去。”

廖培诚赶紧放下了筷子,“好,好,我这就去。”

第546章 体验基层

李延江没有桌上待太久,一碗饭一碗汤,吃过之后便在一间休息室里抽烟,省拥军也翘着腿和李延江有说有笑的。

“延江省长,您找我?”廖培诚走到休息室门外问了一声。

“培诚啊,进来进来,坐吧。这位是省总,省氏企业的创造人董事长,你应该知道吧。”李延江介绍起来。

廖培诚诚惶诚恐接过了省拥军的名片,“省总,您的名字小廖我是如雷贯耳啊,很早就想亲眼目睹您的风采。”

省拥军递了根香烟给廖培诚,“廖书记过谦了,这两年你把炎州治理得很好啊,大有所为,旅游业起来了,GDP和财政收入也是不断攀高,谁会想到炎州也能成为汴江省未来的经济支柱。”

李延江说道,“培诚啊,省总有意在炎州投资,你还不赶紧把他给留住,哈哈。”

省拥军这次跟着李延江到来,确实是来找项目的,而且已经有了初步的目标,炎州过去废弃的水电站虽然没有使用,但一直摆在那里,趁着炎州旅游业发展,省拥军也想把老水电站和周围土地一起打造,建一个旅游景点,不用拆迁,水电站本就是一道风景线,成本也节约不少。

李延江和省拥军一人讲一句,很快把整个项目的初步方案全盘托出。

廖培诚一听,这是好事情啊,资源再利用,老水电站已经停用了,拆除需要花大本钱,而且那里并不适合摆什么项目,省拥军有兴趣搞开发,那当然是好事儿。

廖培诚说道,“行,省总来炎州搞投资,我是绝对的支持,不过省总,有些话讲在前头,炎州的拆迁工作很难,这里的人少数民族居多,政府出面拆迁肯定是谈不好的,要是您愿意来搞拆迁,以后土地转让的费用我保证少算一些,不会让您吃亏的。”

廖培诚说得很实在,政府去拆迁,群众总感觉政府会利用这片土地赚取许多利益,其实廖培诚看中的不是土地利益,而是长远的税收,炎州的土地能卖什么价格,廖培诚心里清楚。

以省氏企业的名义去拆迁,那工作便很好开展,至少村民们不会太抵触,有的谈。

价格高低廖培诚一点儿不用去担心,反正炎州财政不会吃亏就行。

省拥军笑了笑,“好吧,廖书记快人快语,我也不是一个啰嗦的人,我已经调查过了,除去水电站的用地面积,我需要拆除了范围是两百四十亩,涉及的户数不多,五十几户人,那里人烟稀少,价格方面,水电站我以一个亿买下,剩下两百四十亩土地,给炎州政府四千八百万,怎么样,要是廖书记同意,这事情今天便可以初步定下。”

廖培诚算了算,两百四十亩土地,按二十万一亩计算,拆迁不需要自己花钱,废弃的水电站卖一个亿,也算是划算,当时水电站同样是省里拔款,炎州一分钱也没出。

这是一个无本生意,未来的税收可不错,廖培诚虽然顾及省拥军的身份,但更在乎炎州的财政,廖培诚继续讲道,“省总,今天可以初步定下,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条件,希望和您商量一下。”

省拥军知道廖培诚还想讨些便宜,不过省氏企业财大气粗,再出些钱也没什么,只要名义适当,而且有利可图。
首节 上一节 777/8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风流青云路

下一篇:非常秘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