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官道(御史大夫)

官道(御史大夫) 第266节

听到父亲斩钉截铁的话,朱长勇用力地吸了一口烟,慢慢地抬起头,目光穿过烟雾,落在父亲的脸上,脸上突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爸,你放心,我的命运一定要自己做主,谁也不能来掌握我的命运,谁要是想让我死,那么他至少也要断半口气!”

朱明诚闻言心头巨震,他从朱长勇的话语里听出来那一丝决绝之意,他不明白儿子的这份自信从哪里来,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儿子的无条件地支持。

“好儿子,果然不愧是我老朱家的子孙!”

朱明诚哈哈大笑,伸手拍了拍朱长勇的肩膀:“儿子,有任何需要的地方,只管开口,你说得对,无论谁想欺负我们父子两,一定都要付出代价!”

朱长勇嘿嘿一笑,既然做出了决定,接下来的就只有按照计划执行下去,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内心突然变得坚定起来。

“爸,不着急,我已经开始筹划了,有些种子已经种了下去,就是不知道未来的收获怎样了!”

既然煮熟的鸭子都有可能飞走,那么老子就一刀把这煮熟的鸭子砍成十段八截的,总不会飞出去了吧?

“好,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朱明诚松了一口气,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犹豫了片刻,看了一眼朱长勇,低声道:“儿子,有人给我打电话了,详细地询问了你妈妈以前的事情,尤其是她生活在长安省时候的事情,你知道,那些事情我知道的也不多。”

朱长勇一愣,抬起头看了一眼朱明诚:“爸,你说,这是不是妈妈的亲人找上门来了?”

朱明诚将手里的茶杯在桌子上一顿,声音微微有些颤栗:“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不过,我不敢跟你妈说起,我怕引起她的伤心事,我估摸着他们迟早会找上你,在事情弄清楚之前,一定不能让你妈知道。”

朱长勇点了点头:“爸,我知道了,你还记得找你的电话号码么?”

朱明诚摇摇头:“没有号码,没有任何数字,我事后还找过电信局,他们也没有那个通话的记录,就好像这个电话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他的声音一顿:“只有我自己清楚地知道这一切是的的确确存在过的,我自己甚至都有些怀疑,直到看到手机上的那条通话记录,我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朱长勇闻言有些激动,能够有这种手段的人,来头绝对不小,难道妈妈还真的是童话故事里说的那样,是一位流落民间的落难公主?

第256章 深藏不露

江南省委党校,第一教学楼,大阶梯教室。

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秋末的第一场秋雨终于姗姗来迟,天地间一片清凉,前几天还热得恨不得要剥了身上的皮,跳进江里去凉爽一下,许是老天爷听到了江南百姓深情的祷告,昨天晚上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天地间的暑气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原本闷热得如同蒸笼一般的白沙城,一夜大雨之后立刻就成了蓝天白云水清幽的人间天堂了,自然,这样凉爽的天气干什么都很舒服,不过,最舒服的还是躺在床上睡觉!

朱长勇坐在角落里,不住地在本子上记着笔记,讲台上的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正在不辞辛劳地传道授业,讲台下的学生,有人在窃窃私语,有人在傻傻地发愣,更有甚者匍匐在课桌上呼呼大睡。

偶尔有大一点的呼噜声响起来,身边的同学就推他一下,呼噜声立刻就是一敛,老教授的目光偶尔会往台下一扫,看到朱长勇时而写写画画,时而看着黑白凝眉沉思的模样,眼神里会闪过一抹赞许的光芒。

老教授是国内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舒靖远,他是学术界最有名的经济学教授,是党内最早一批经历过经济战争的人之一,当时他是作为开国元勋周云身边的卫兵亲身见证了共和国发生最早的一场金融战争。

那是有着东方明珠之称的黄海解放之后,中央任命周云为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侯棋的爷爷,侯山川的老子侯冰为副主任,黄海当时是全国金融中心,中央让周云亲自进驻黄海,稳定黄海的经济现状。

那一战是舒靖远这一生都难以忘记的,也是他这一辈子能够成为经济学界的大师的根本原因,当时还很年轻的舒靖远第一次明白了原来小小纸钞上面,也会有这么惊心动魄的战争,而且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将到手的胜利再拱手送回给敌人!

舒靖远将他的这些经历当成演义故事说出来的时候,学生的反响并不强烈,这让他有些失望,毕竟在这里听他讲课的都是江南省的各级党委列出来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这些人对经济学的认识,会关系到江南省未来的经济建设走向。

当然,对他的故事感兴趣的人也有,不多,就是那么十来二十多个,而且多数都不是学经济的,多数都是冲着这一段历史故事去的,唯一一个对于舒靖远的经历感兴趣,纯粹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人只有一个,而且那小子还偏偏不是学经济学专业的。

那唯一的个对共和国这一场最早的一场金融战争感兴趣的人就是朱长勇。

舒靖远也因此记住了这个名字,对于一个学计算机的大学生却比更多学经济的人懂得经济学,这让舒靖远觉得有些意外,也更加记住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

下课的铃声终于响了起来。

舒靖远适时地收住了声,目光在台下一扫,定格在朱长勇的脸上:“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如果同学们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来找我。”

没有人说话,朱长勇也没有,他只是皱了皱眉头,舒靖远右手轻轻一摆:“好了,下课。”

他的声音一落,立即就有人捧着肚子冲了出去,好像是被逼得要上大号一般,虽然只是普通的授课,却没有人敢缺席舒靖远的课,因为这位退休了的老先生是省委顾书记亲自去京城请过来的,谁敢不给顾书记面子?

而这位老先生好像上课有瘾一样,一讲起来就滔滔不绝,两堂课从来都是一起上,中间都不带停顿的,也不管你听课的人是不是要尿急。

“长勇,走吧,吃饭去,下午是休息时间,跟老杨他们去茶馆摸两圈,晚上大家一起去喝一杯,这可是很早就约下来的了。”

谢明华迅速地收拾起了书本,他刚刚睡了两节课,精神正好得很,当然,这厮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睡觉不打呼噜。

“你先回去宿舍吧,我有问题要跟舒教授请教。”朱长勇呵呵一笑,拿起书本往讲台上走过去,他毕竟不是学经济的科班出身,囫囵吞枣地学习完经济学的课程,还没有完全融会贯通,现在有了舒靖远这位从实践起家的经济学专家在,自然要好好地讨教一番。

谢明华闻言一愣,看着朱长勇的背影有些不解,朱长勇是省委督查室的人,怎么学起经济学这么起劲,难道这家伙准备转行去当教授?

本想说一句,我在外面等你,不过,他的目光扫过站在讲台上的老教授,很知趣地将这句话吞进肚子里,迅速地收拾起书本就跟在人群后走了出去。

学员中不乏有人想要借着向老教授请教套一套近乎,毕竟,省委顾书记跟老教授关系极好,期望能来个曲线救国,而且这样想的人还不少,不过,最终这些人被老教授的目光一扫,一个个乖乖滴收拾东西滚蛋。

只有朱长勇不知道怎么的就获得老教授的好感,对于他提出的问题从来都是很详尽地解答,不厌其烦。

“看不出呀,朱长勇这小子深藏不露呀。”

谢明华身边的一个中年人,回头看了一眼朱长勇,眼神里露出一抹深思之意,他就是那些想走曲线救国的人之一,只不过,他的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老杨,不要胡说,朱长勇可以有经济学学位的呢,人家那是有真才实学。”谢明华举头四顾,见四周无人,这才低声道:“你知道朱长勇的老子是谁么?”

老杨脖子一梗:“我哪里知道他老子是谁,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谢明华眉头一皱,低声道:“你声音小点,没人跟你吵架,你也不用在我面前彰显你那土匪作风,回去以后都是区委常委了,该注意点形象。”
首节 上一节 266/1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欲海官途

下一篇:领导夫人:情迷男秘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