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第三帝国

我的第三帝国 第622节

这附近的战壕已经和那些用木头还有泥土修建的战壕有了本质性的区别,一些重点的防御地带上,战壕已经用混凝土加固,防御节点上多数都有隐蔽的带顶棚的碉堡来强化。到处都有部署了反坦克炮的隐蔽炮位,有些还是带顶部伪装的永备火炮发射阵位。

和那些外围的苏联守军不一样的是,这里有隐蔽的地下交通隧道,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调遣兵力运送弹药,而且整个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里面囤积了大量的弹药,足够守军挥霍上一阵子了。

这个堡垒或者说是要塞群,已经算是人类历史上修建的最坚固的防御体系之一了,论起核心位置的火力配置还有防御水平,已经全面超越了法国的马奇诺防线,说是全世界最可怕的防御要塞一点儿也不为过。

在这些机枪碉堡,火炮发射阵位前面,是几十年来不停埋设补充,最终形成了现有规模的,数量庞大的地雷带。这些地雷型号繁杂而且数量惊人,在火力的掩护下,足以对前来强攻的德军造成可怕的杀伤效果。

横在地雷还有碉堡之间的,是连绵不绝,一道接着一道的铁丝网,虽然这些防御手段在现如今的战争模式看来,有些过于古老和陈旧,不过凭借着其庞大的数量,依旧足以给前进的德军造成相当大的麻烦。

不过,赫鲁晓夫知道,德国人有的是办法对付这些要塞还有地雷,至少在前几天的报告中,德国人就在一次进攻中尝试使用了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怪异的坦克可以用火箭弹携带大量雷管快速排雷,直接在阵地正面清扫出一片可以用于进攻的安全地带。

坐在椅子上的赫鲁晓夫突然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他年轻又充满活力,还在工厂里做一名普通的小管理员。在那天他走出自己的办公室,看见了一名穿着德国国防军军服的同样年轻的男人,站在机器旁边。

他走过去,用质问的语气说道:“你们怎么可以让德国人到这种保密的军工厂里来!”可是没有等别人答话,他就被自己的领导呵斥了。而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了德国元首阿卡多?鲁道夫,见到了现在德国最有权势的男人。

那个时候的阿卡多?鲁道夫好年轻啊,赫鲁晓夫忍不住想道。作为德国现如今说一不二,权势滔天的元首,比他还年轻将近6岁的阿卡多已经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可惜的是赫鲁晓夫自己,现如今却距离阶下囚或者战死只有一线之隔。岁月蹉跎,还真是造化弄人啊。

“轰!”似乎很遥远,也似乎就在自己的耳边,炮弹爆炸的声响传来,在办公室里并不强烈。毕竟在这间办公室的头顶上,还有几十米的混凝土和房间呢。不过还是能够感觉到炮弹带给整个山体的震动,还是能从桌子还有椅子发出的轻微抖动中,察觉出那枚爆炸的炮弹,到底有多么巨大。

“当当!”敲门声打断了赫鲁晓夫的胡思乱想,这个可怜的“前线督军”现在只能在这座要塞里发号施令了,而他能够命令的部队越打越少,能够控制的土地也越来越少,甚至连他能奢望的呼吸时间,也同样越来越少了。

“进来。”放下了手里的酒杯,却依旧醉意阑珊。一个在绝路上越走越远的人,通常都用酒精反复的催眠和麻醉自己。赫鲁晓夫从到了克里木之后就有了酗酒的毛病,他的房间里每天都要多出两支空了的酒瓶,前些日子德军开始进攻,酒瓶的数量就更多了。

“赫鲁晓夫同志!军长同志希望您能够视察一下前线的部队,以此来提升一下低迷的士气。”一名穿着体面军服的苏联军官在赫鲁晓夫的面前立正站好,敬礼之后才开口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知道了!中午的时候按时发放午饭,多给每一名士兵一个土豆。”赫鲁晓夫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才开口答应道:“让士兵们吃顿饱饭,然后我再去见他们,效果会更好一些。”

为了节约粮食资源,苏联红军的部队早就开始实行配给制度,后方不用参战的人员每天只有两顿饱饭,只有在最前线的士兵,才满额配发三顿伙食。这制度两个月前就开始实施了,只不过随着战斗的进行,后勤工作的混乱,现在有些角落,苏联士兵们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了。

走出了地下室,穿过了悠长的走廊,赫鲁晓夫来到了专门供首长乘坐的中央电梯,两名卫兵跟着他上了电梯,随着机械的摩擦与轻微的碰撞声,很快他就来到了地下工事的第一层。这里有通往各处的通道,道路平坦不说,还不用太过担心会遭到德军炮火的突然袭击。

隧道里有汽车,足见整个地下工事的规模有多么宏大,不过汽车只能送赫鲁晓夫到半路,而不是直接送到前线去。毕竟整个核心工事的建造成本太高,所以完全隐蔽的汽车通道,只覆盖了一少半地区。

赫鲁晓夫坐在汽车上,感受着幽暗隧道,还有隧道顶端那昏黄的灯光。不过很快惬意的汽车旅程就提前结束了,因为有一枚德国的大口径炮弹击穿了这条隧道的顶端,在那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同时掉落的顶棚也彻底堵住了隧道的通路。

“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多分了一顿中午饭,还真是稀奇。”一名苏联老兵抱着自己的步枪坐在战壕里抱怨,他手里的劣质黑面包上面显然都有些发霉了,不过他还是吃的津津有味:“不是前面的守军死光了,该我们上了吧?”

他的同伴刚刚想要回答他的话,却看见了几名穿着军官服装的人走了过来。这名苏联士兵赶紧站起身来立正,大声的问候起来:“军官同志!下午好!”

“感谢你们能够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赫鲁晓夫走到这名年轻士兵的身边,伸出双手和这名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的年轻人握了握手:“感谢你们为祖国所做的一切!”

毕竟是搞政治出身的,赫鲁晓夫拉拢和动员人心的水平那可不是浪得虚名,他走了大约6公里的路程,却依旧还是保持着笑容,与每一个愿意与他握手的人握手。他一个接着一个的鼓舞士兵,询问士兵的难处,让整整一个战壕里的士兵都感动得无以复加。

“赫鲁晓夫同志!我们会誓死保卫祖国的领土,打退一切侵略者的!”刚才还满脸不满的苏联老兵,现如今已经含着泪水,握着赫鲁晓夫的手掌表达自己的忠心了。丝毫不用怀疑,现在让这些苏联士兵为了赫鲁晓夫去死,他们也会心甘情愿。

“有你们在这里,我就觉得充满力量!因为有你们这些不惧牺牲的优秀爱国者们,这个要塞才能够永不陷落!”赫鲁晓夫动情的给自己的士兵打气:“坚如磐石的守住阵地!德国人最终必定失败!”

在他讲话的同时,千米开外的地方,一枚德国重炮的炮弹落在了苏联守军的阵地上,腾起了一团巨大的黑烟。

-

补更一章,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谢谢打赏的诸位书友!

第763章764跑起来更像

“雪停了。看来今天我们有的忙了。”一名德国空军的地勤人员看了看外面的天气,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过去的两天时间里,整个克里木上空都被云层还有不良天气覆盖,所以空军飞行员还有地勤人员得到了难得的休整时间,他们在办公室里打牌,谈论着整个战局。

德国飞机在东线一直处于压倒性的优势之中,战斗机的数量和质量差不多都要比他们的苏联对手多,至于说飞行员的水平,那就更是大学生虐杀小学生了,即便是执行任务,在天空中翱翔的德国飞机,也从来不将苏联飞机放在眼里。

相比较德国的战斗机部队来说,执行德军对地攻击任务的飞行员,就是辛苦差事了。他们经常要加班加点的工作,驾驶飞机往返于基地和目标之间。他们在目标头顶上丢下炸弹,倾泻光自己的弹药,然后才悻悻的返航。

不过他们经常要面对苏联地面炮火的攻击,有的时候苏联人甚至用手里的步枪还有机枪来反击低空投弹的德军攻击机,经常有飞机带着满身的伤痕弹孔,飞回自己的基地之中,有的时候飞行员身后的防弹钢板上,甚至嵌满了密密麻麻的子弹。

德军比较新的对地攻击机是斯图卡2型飞机,这种飞机是一种飞行速度并不快的通用飞机,它能够俯冲投弹,却没有斯图卡那么专业;它能装载大量的炸弹,却肯定不如专业的轰炸机装的那么多;它的飞行速度和斯图卡差不多,盘旋能力略强一些……总之这飞机似乎每一个特点都不太鲜明,它只是非常便于生产而已。

是的,便于生产,这种斯图卡2型飞机一出世,就差不多影响了整个德国工业体系,这种飞机有很多零件都是由生产战斗机剩下的边角料制造的,发动机用的也是二线的成熟技术,根本没有占用任何一线兵器的生产产能。

在斯图卡2型这种飞机生产工序的启发下,才有了后来奥丁直升机的工业神话,才有了大名鼎鼎的直升机生产商弗朗克?艾尔斯通纳。而德国终于在探索了半年之后,开始在虎王坦克上大规模实验起了半自动生产线工艺,德国也走上了工业生产的快车道。

斯图卡2型飞机就好像是一种教练机,非常容易驾驶而且飞起来特别平顺。这种飞机有个非常良好的优点,就是结实。整架飞机里面几乎都有钢板加固防护,安装了先进的自封闭油箱,这是它能够取代斯图卡成为德军现役制式攻击机的理由之一。相反斯图卡的结实程度就赶不上斯图卡2型了,虽然差距不大,但是确实斯图卡2型飞机的战损率要更低一些。

斯图卡虽然投弹更精准,但是却有着难以克服的设计局限性。斯图卡的载弹量太少,只能携带一发大型炸弹执行轰炸任务,而斯图卡2型攻击机可以携带同样的炸弹两发,并且还能够带上其他一些小炸弹。同样的,斯图卡除了俯冲精准投弹之外,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方面了,而斯图卡2型攻击机盘旋性能的优势让它可以一直在目标上空维持火力。

另一个让德国空军爱上斯图卡2型攻击机的理由是,斯图卡2型飞机使用了一种新式的引擎,这种引擎相当的省油,虽然在飞行速度上并不让人如意,可是其可靠性以及经济性,实在是让人难以拒绝。

当然,斯图卡2型还有一个完胜斯图卡的地方,那就是这种飞机的易于驾驶性。这种飞机的驾驶教程非常简单,新手经过简单的训练就可以将炸弹扔在目标附近的地方,正因为这种飞机的操作实在简单,所以空军一般直接把毕业的战斗机飞行学员送到前线,让他们先驾驶这种攻击机训练实战飞行。

凯瑟琳空军上将叫这种飞机为前线教练机,他甚至在公开场合对手下这么说道:“这种飞机设计出来就是一件壮举,它的出现让我们的飞行员可以用最直接的办法从教练机过渡到前线实战飞机。”

“这种飞机救了我的命。苏联人在地面上疯狂的向我扫射,我左躲右闪,子弹打在了我的大腿上,打穿了我的机翼,如果我驾驶的不是斯图卡2型飞机,可能就永远回不来了。”一名德国攻击机飞行员如此评价他的飞机:“让我回前线,可以。不过我只驾驶它,它给我无限信心。”

果然是有的忙了,就在飞行员们谈论着今天的好天气的时候,一名军官走进了会议室,下达了支援前线作战的战斗命令:“第1和第2攻击机中队出击,按照之前拟定的梅花q方案,轰炸塞瓦斯托波尔地区。隔壁中队的14架斯图卡和你们一起进攻,好了,准备一下,然后起飞。”

“出发!”中队长伸出手来打了一个指响。然后所有人都开始更换起自己身上的装备来,有些人去更衣室更换出勤用的皮夹克还有手套,有些人则开始让地勤人员帮忙准备飞机的燃料还有弹药,整个基地都忙碌起来,总之对于空军来说,晴朗的一天,代表着忙碌的一天。

“干活儿了!大家精神点儿!”一个推搡着一个,一群年轻的空军飞行员拎着自己的皮帽子、风镜、围巾等东西,走向了自己的飞机。

很快,一架接着一架的斯图卡2型攻击机发动了自己的引擎,螺旋桨开始转动起来,整个基地上空都轰鸣着嗡嗡的响声。笔直的跑道上,第一架飞机已经开始爬升,而不远的后面,第二架飞机也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首节 上一节 622/9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维多利亚的秘密

下一篇:抗日之超级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