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第三帝国

我的第三帝国 第883节

当然,虽然他们的标志是充满了地域风情的一棵椰子树,可是和这支部队交过手的敌人们,还是喜欢叫这支战斗力异常强悍的德国装甲部队“魔鬼”。“魔鬼装甲师”这个称呼成了这个师最高的荣誉,来自敌人的评价似乎比自己人给的更令人舒爽一些。

效仿另一个时空中二战德国部队的光荣传统,德国国防军里许多拥有自己光荣传统的部队都会被总参谋部授予荣誉袖带。这种纯粹代表了部队荣誉的袖带被挂在距离衣服袖口大约一寸远的地方,上面还绣着属于这支部队的座右铭。

这一世,隆美尔的第7装甲军有了自己的袖带,上面的座右铭更是元首亲自授予的——“化身魔鬼为德意志而战”。此时此刻的德国装甲部队那身肮脏的浅色夏季军服上,那些满是油渍的衣襟上,挂在短袖边缘的这个深色袖带,看上去更是有些显眼。

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因为加里波第元帅返回意大利执政,隆美尔取得了北非德意联军的绝对指挥权,他率领整整40万大军在沙特阿拉伯境内横冲直撞,将蒙巴顿的残兵败将赶得东逃西窜。全德国的各大报纸都在宣传这份过人的战绩,毕竟这些战绩确实有着值得夸耀的地方。

比起东线战场上那种每天动不动都只有500米甚至是300米的战争进程来说,隆美尔在中东地区动不动就向前推进15公里甚至30公里的数据,实在是更加鼓舞人心一些。就因为这一点,芬妮主持下的宣传部门,也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报道重点,放在了听起来数据更诱人一些的中东战局上。

如果说在莫斯科城下的朱可夫还有瓦图京等人是在困兽犹斗的话,那么在中东的蒙巴顿将军只能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形容了。他手里的部队根本无法和隆美尔的德意联军相提并论,自从隆美尔打过了苏伊士运河之后,他的部队的处境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自从巴顿将军在北非被德国伞兵于达曼胡尔狙击战败之后,英美两国联军在北非的兵力对德意联军就处于劣势之中了。加上地中海运输线逐渐被德意联军掌控,德意联军在武器装备和人员配置上都处于绝对的领先。

有了充足的弹药还有可靠的补给,德意联军在埃及境内的决战打得顺风顺水,蒙哥马利虽然尽量坚持结果却实在没有扭转乾坤的本事。开罗被德国占领之后,蒙巴顿接手苏伊士防线,这个时候的英美联军,已经根本没有多少能力,来阻止德意联军的进攻了。

点燃油田储备也好,反击土耳其也罢,这些都是英美联军进行的搅乱战局的小动作,根本就没有办法动摇德意联军的战场优势地位。当然墨索里尼反水是中东盟军的最后希望,可惜一次行动最终变成了一场闹剧,中东守军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德国人的坦克和飞机显然比英属印度的大头兵战斗力更高一些,尽管蒙巴顿苦苦支撑着已经溃烂的中东战局,可是他依旧还是无法挽回盟军在中东迅速溃败的结果。德国在中东和埃及部署了两个集团军,超过49万人,意大利同样在北非和中东拥兵80万,虽然战线漫长以至于前线兵力两国一共只有47万,可是这依旧不是盟军可以比拟的强大力量。

不要疑惑为什么如此庞大的兵力前线却只能维持47万人的规模,毕竟德国和意大利的部队是从突泥斯一路上铺到沙特阿拉伯的。地方治安还有驻守兵力,加上恶劣环境造成的频繁休假轮换,以及油料运输等补给困难,能够让隆美尔体验一次指挥40万人的机会,已经是德意两国后勤部门拼了老命在努力了。

而自从丢了直布罗陀海峡之后,盟军就彻底断了地中海运输线这条重要的补给渠道,失去了这个近距离补给的渠道之后,想要增援中东地区,就只能依靠走非洲南部这一条路了。绕这么大一圈的成本和时间上的浪费,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绝对是苦不堪言。

要不是前一段时间,因为那个荒唐的登陆意大利的作战行动最终失败,导致最终有4万名美军被送到了沙特,蒙巴顿可能早就崩溃撤退回印度了。不过这几万名美国士兵现在也因为气候还有德国人的攻击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所以蒙巴顿又一次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向印度方向再一次撤退了起来。

叙利亚和土耳其还有伊朗境内的盟军士兵也开始快速收缩,戴高乐的自由法国部队放下了武器,直接选择了投降。因为维希法国政府用藏匿的400吨黄金做通了第三帝国的工作,收编了这些部队——既然强大到好比天神的德国人发话了,土耳其也就立刻忘记了这些自由法**队刚刚干掉了几万土耳其军队的事情,高高兴兴的将他们送上了卡车,运往伊斯坦布尔然后登船返回法国。

滚滚黄沙之中,这支挺进的德国装甲部队在一支庞大的部队面前停下了脚步,对面队伍里那些落后的阿拉伯骑兵们背着自己步枪,坐在骆驼上警惕的看着风尘仆仆的德国人。然后几个看上去高人一等的头目走到了德国装甲分队的前面,用生涩的德语表明了自己的来意:“我们奉伊本·沙特国王的命令,前来和尊贵的德**方代表谈判,希望双方可以在沙特阿拉伯境内和睦友好,不要发生不愉快的冲突。”

“点燃油田,烧毁储备的油料,就是他们嘴里说的友好相处?”一名德国驾驶员靠在坦克的舱盖上,斜着脑袋问炮塔上歪带着军帽的车长:“这些骑兵比波兰人还落后一些,我们一次扫射就能干掉他们一半儿人。”

“闭嘴!”车长显然不像他的手下那样,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样干掉面前的所有敌人。他皱了一下眉头之后,就按下了喉部通话器,用无线电向自己的营部汇报了自己的发现:“营部?营部?我是k小队的指挥官,我们发现了一群想要谈判的阿拉伯人,怎么处理?请回答。”

“嘶……嘶嘶……”耳机里传来了一阵电流的干扰声,然后才是断断续续的回答。他们的距离已经接近无线电装备的通信极限了,所以通话的质量并不太好:“阿拉伯……带他们……保证安全……带回来……”

无奈的再确认了一次,这名前线的指挥官才搞明白对面的命令,他点了点头,然后对那群有些忐忑的阿拉伯头目们开口说道:“跟在我们的后面,不要做什么小动作,不然我就下令开火。”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总算让这些德语并不怎么好的阿拉伯人听懂了他说的话语。于是一群人赶紧点头,让那群阿拉伯骑兵远远的跟着,就这么浩浩荡荡的跟着这个代号k的德国突击分队,向后方的一个遥远的临时指挥部迈开了自己的步伐。

第1124章1125军人不谈判

“隆美尔元帅!”弗里德里克将军叫醒了靠在自己那辆敞篷的奔驰豪华轿车后排睡着了的隆美尔。几天的进攻让这位活力四射的沙漠之狐也困顿不已,所以抽了一个空隙,就在自己的汽车后排上睡了一会儿。

这辆跟着非洲军团一路上从突泥斯转战过了苏伊士运河的奔驰汽车上,那些原本看上去豪华无比的金属装饰,已经因为风沙的腐蚀变得锈迹斑斑了。有些地方外漆甚至已经剥落,让这辆汽车就好像徘徊在报废的边缘。

可是熟悉非洲军团的所有人都不会小看这么一辆已经略显过时,甚至比不了法国巴黎驻防部队里一个上校座车的汽车。因为整个非洲军团里这样的破车只有一辆,里面坐着的是带着他们从法国一路打到了沙特阿拉伯的埃尔文·隆美尔元帅。

“哦,弗里德里克将军……我这是睡了多久了?”隆美尔揉了揉眼睛,脸上挂着的砂砾就好像头皮屑一样掉落下来——不管是多么注意自己形象的人,在沙漠这种地方进行战争的时候,也不免变得邋遢起来。虽然他们在照片上看起来迷人而且富有孤狼的情趣,很容易让一群女孩子满眼星星的尖叫,可是当这些女孩子看见这些士兵真正的模样之后,就会立刻打消掉和他们上床的愚蠢念头。

“我们刚刚得到了消息,伊本·沙特派来了谈判的代表,他们希望将属于美国的原有石油份额转交给我们,以谋求我们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以及提供军事上的保护。”弗里德里克的身上同样满是砂砾,看上去也是脏兮兮的没有个样子。可惜就是这个满身沙子挎着两个不同大小望远镜的将军,带着第7步兵军一路上稳扎稳打,将德国的旗帜竖在了苏伊士运河东岸。

刚睡醒的隆美尔从自己的副官手里接过了茶杯,喝了一口被太阳光晒得温热的满是汽油味儿的开水,润了润干涩的喉咙,然后又喝了几口之后才略微清醒了一些。毕竟作为一名元帅级别的指挥官,一直保持着和前线装甲部队几乎相同的推进速度,疲劳的程度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

“把美国人的石油份额给我们?英国人的呢?”刚刚睡醒的隆美尔回味了一番自己刚刚从弗里德里克那里听到的话,然后看向了这个汇报了情况的第7步兵军军长。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们的打算就是打着与我们合作的态度,吞下英国在这里的石油产能。”弗里德里克脸上挂着古怪的笑容,就连他这个军人都觉得这种事情有些过于荒诞了。

如果说德国的部队远在本土,还没来得及运这么多人到中东来,那么有可能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捏着鼻子认下这个方案。毕竟得罪沙特这条地头蛇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不如什么都不付出就拿下美国的石油份额来的舒服。

可是现在,情况已经变了。德国和意大利的部队有数十万人进入了沙特境内,美国和英国人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这种情况下,隆美尔根本不介意自己的辖区内沙特跟着盟军一起反抗,才好让他这个封疆大吏不用解甲归田。

部队的成本和后勤补给都已经算是免费的了,这个时候资本家们正在看着这块到嘴边的巨型油田、军队和战略家们也都已经在策划进军印度洋的计划……德国的上上下下已经都在为瓜分沙特石油摩拳擦掌,沙特竟然还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准备独吞掉一大半的产能。

隆美尔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的开口问身边的弗里德里克,语气里充满了揶揄的味道:“这群阿拉伯人不会真的天真的认为,我们是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从英国和美国人手里解放他们的吧?是我没睡醒呢,还是这群蒙着面的家伙没有睡醒呢?”

弗里德里克被隆美尔偶尔的一次幽默逗乐了,他扶着隆美尔的车门,一眼大一眼小的笑着说道:“元帅阁下,我觉得我们想要什么,还是自己拿过来,比较舒服一些。这些当地人的武器装备和波兰人差不多,也许我们损失3000人就能拿下油田设备。”

“弗里德里克将军,元首一直在教导我们,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同时,拥有一双看得更高更远的政治眼光。”隆美尔作为阿卡多早期拉拢的嫡系之一,提到元首这个词汇的时候脸上都带着光彩,他是阿卡多的崇拜者,就好像整个非洲军团都崇拜着他一样。

他从自己的汽车后排站了起来,然后从口袋里抽出了一副已经发黄的白手套,在自己的裤子上拍打了两下,然后从另一面跳下了奔驰汽车,绕到了汽车的车头前面:“告诉那些阿拉伯人,我们是帝国的军人,只负责打仗……谈判的事情,交给那些嘴皮子利索的人去做吧,我们嘴笨,只会用大炮说话。”

弗里德里克听到隆美尔这么说,立刻露出了一幅甘拜下风的神情来。要说隆美尔能够让卧虎藏龙的非洲军团俯首帖耳如臂指使,其实他那非常让军人们喜欢的战术还有性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隆美尔喜欢进攻,只要给他敌人一半的兵力,他就敢策划进攻作战——排除掉冒险的因素,这才是军人的灵魂不是么?

而他在思考和命令的时候,总是会做出让身边军人们神清气爽的决定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臭味相投的默契了。他是那种符合德国强硬作风的军人,他的手下是一群喜欢这种作风的军人……这就是所谓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个命令我非常乐意执行,让那群谈判专家对付这些阿拉伯人吧,我们只负责打仗,在和平条约签署之前,打光自己手里的弹药,才是我们的职责。”弗里德里克用表情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之后,点了点头同意道。

隆美尔伸出手臂来,指了指他的部队进攻的方向,开口继续说到:“条约没有签署之前,我们的任务就没有改变。给第7装甲军的指挥部发电报,告诉他们不要以这么傻的理由停下来,给我继续前进!一直到他们没有油料了,或者他们看到了波斯湾为止。”

于是在沙特阿拉伯的特使不知所措的眼神中,德国装甲部队继续滚滚向前,将一个连着一个的背影,留给了这些想要和德军商讨一下石油利好的当地人。一辆辆坦克和卡车呼啸着从简陋的公路边快速驶过,车上抱着枪支的德国士兵们,用冰冷的眼光自上而下打量着路旁的这些阿拉伯人。眼神交错,一个俯瞰一个仰视,高下立判。

……

“伊本·沙特是靠不住的,他不用想也能知道,这种情况下不是配合我们炸毁油田的时候。”蒙巴顿靠在椅子背上,盯着那些几天来不断向前延伸的箭头,最终和身边的助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指望当地人和我们一起撤退,并且愿意毁掉所有的石油设施,还不如指望隆美尔自己摔下汽车死掉更实际一些。”

“将军,可是如果沙特的石油生产设备不能按照计划摧毁,德国人的石油资源将全面超过我们,到时候,我们会更被动一些的。”他的副官,听到自己的将军这么说之后,忧心忡忡的强调了一遍。

蒙巴顿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心中想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副官可以想通的。他也懒得解释,因为解释起来会更加麻烦一些。现在就是他想全力摧毁中东油田,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首节 上一节 883/9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维多利亚的秘密

下一篇:抗日之超级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