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日之超级兵王

抗日之超级兵王 第454节

胡灵儿见她如此,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测,拉着她的手道:“唉,我们上辈子就是欠他的,这个坏蛋。”

万颖儿一听,急忙道:“乔大哥是万人敬仰的大英雄,不是坏蛋。”

“是啊,万人敬仰的大英雄,如此英雄,三妻四妾不也很正常吗?”胡灵儿嘴角带着一抹狡黠的笑意。

万颖儿知道她说的什么,连忙娇嗔道:“表姐,你乱说什么呢。”

…………

石门县城。

守备司令武纯渡边中佐望着一片狼藉的城外,终于松了口气,可恶的支那人,昨晚一晚上都在对石门发动袭击,武纯渡边和手下的鬼子兵们高度警惕,连个盹都不敢打,硬是熬了整整一个晚上。

现在这些该死的家伙终于退去了,武纯渡边疲惫的站了起来,对一名中队长吩咐道:“坂本君,要提高警惕,以防支那军去而复返,这里就交给你了。”

“哈伊。”名叫坂本的中队长连忙低头应道。

退往鹿泉的路上,周大胜带人与马彪合兵一处了,临到了分别之时,周大胜主动向马彪敬礼道:“营长,我们这就回马沟镇了!”

马彪点了下头道:“嗯,路上小心,有事情随时联络!”

…………

平山县这边,乔佑华、郭梦以及比利拉维斯等一群英国工程师们已经乘车进入了县城西南的茂密山林之中,这时候,道路崎岖,车子已经走不动了。

他们只能下车徒步或者骑马行进,比利拉维斯不会骑马,便选择了徒步,乔佑华也徒步陪同,反正走路对乔佑华来说那都是小儿科。

“尊敬的乔先生,你确定要将兵工厂建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吗?”比利拉维斯对脚下崎岖难行,周围茂密的灌木丛和一株株参天大树构成的偏僻地形环境十分的讨厌,实在搞不明白,兵工厂为什么要建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乔佑华道:“是的,比利先生,正是因为这里偏僻,它才能确保更好的隐蔽性,我的敌人才不容易发现它,比如空袭摧毁它,这能大大提高兵工厂的存活率。”

比利拉维斯点了点头:“哦,你说的有道理。”

一行人在密林中穿行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乔佑华事先勘探的一处地形,这里有一个名叫郭家村的小山村。

村子依山傍水而建,一条溪流从山脉之上流淌而下,在山村的村后的密林之中,汇聚成一条不大的小溪,兵工厂建在这里,首先最重要的水源问题得以解决。

向乔佑华确定了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后,比利拉维斯开始吩咐手下这群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立即展开工作。

实地勘探,测量位置等等,一系列的繁忙工作就此展开。

大约两个小时后,他们才完成了这份工作,一行人就此离开,赶往下一个地点。

最终经过比较,领头的那个英国工程师向乔佑华建议,选择郭家村作为建立兵工厂的地址。

这和乔佑华事先预想的地方如出一辙,由此可见,英国佬并没有肆意糊弄他。

确定了地址后,接下来就是开始建设了,政委郭梦全力负责,调配民壮将一批批施工器材运往郭家村,那群英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则指挥民壮们开始了基建工作。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现在建立的第一座兵工厂不可能有太大规模,厂房也无法和西方国家配套设施齐全的军工厂相提并论。

所以乔佑华现在的要求并不高,先把简易厂房建立起来,建立起一条可以生产轻武器的生产线和一条子弹炮弹的生产线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以后在慢慢扩建增加,什么事情都得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蹶而就。

发展军工是一件很费力费时的事情,哪怕建好这座兵工厂之后,受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乔佑华短时间之内也无法给部队换装英式武器,但却有了兵工产业的基础,以后随着不断发展,一切都变得有了可能。

但是,如果你不去建立它,那么永远都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军工产业,在武器弹药上做到自给自足。

乔佑华要的就是借助英国佬的技术和设备,培养自己国家的军工人才,当然笼络一些有技术,但在其本国却混的不如意英国人,也是需要的。

这类人,不需要他有多忠心,只要自己有钱,让他安心为自己工作服务就好。

所以乔佑华之前才会号召知识青年来自己的根据地参军入伍,就是这个打算。

兵工厂建立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因为还有后续的器材还在天津囤积着,比利拉维斯和万虎告别了乔佑华后,便离开了根据地,返回天津去把剩下的物资器材运回来。

另外一边,新招募的一千多新兵也被各营送到了平山县,在这里,乔佑华将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然后再统一分配到各营连去。

ps:第四更到,求月票!

第467章:外国记者

时间来到了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的九月下旬,在乔佑华赢得了难得喘息之机,大肆发展壮大自己的抗日根据地的同时。

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也正在如火如荼的持续进行中,薛岳的第1兵团十余万大军正在万家岭围攻孤军深入的敌第11军地106师团。

历史上正面战场抗战最著名的大捷正在沿着其原有历史轨迹,徐徐上演。

为了打赢武汉会战,攻略武汉,日本帝国陆军可谓是倾尽了全力,动员了足足三十余万大军,五百多架飞机,和一百多艘海军战舰。

要知道此时日本本土的陆军仅剩下一个近卫师团,也是要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

日军之所以会如此不惜代价的猛攻武汉,那是因为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汇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如今是一座人口超过两百万的中国第一大城市,国民政府虽然迁都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战略位置不言而喻。

因此蒋委员长调集了一百一多万大军部署在武汉外围广大区域,日军认为攻占武汉,就能够将蒋政权逐出中原,使其降为地方政权,无法再领导全国,全民族的抗战。
首节 上一节 454/11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第三帝国

下一篇:美利坚大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