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第1013节

“美国人总算是明白过来了!”孟享笑道。

“他们来者不善啊!”范种有些担忧道。他更清楚华夏战舰的虚实。此时华夏不过勉强能cāo控好8艘航母,以及9艘战列舰。在本土和澳洲等地的航母舰队,虽然不至于像美国人猜测的那样是伪装的,但上边也都是一群新手菜鸟,根本发挥不出战斗力来。

如果真被美国人逼上来,恐怕只能是退避三舍了。

“那就按照我们预先设定的G方案来执行,放开口袋,欢迎美国人闯进来。”孟享不在乎道。

……

美国人也拿不准华夏海军的确切实力,只能打定了全方位试探攻击的主意。一时之间,美国和华夏引燃战火的范围越来越广。

在东萨摩亚和新西兰等地的美国澳洲舰队首先试探向华夏的澳洲舰队。

只可惜越来越强大的澳洲陆航战机,让他们难以对只在近海巡游的华夏澳洲舰队造成威胁。

在试探出来华夏的战列舰和航母不是样子货后,美国人就先搁置了这里。逼近留在澳洲的美国海军也不是很强,直接去攻击澳洲那些海岸线根本赚不到太大便宜。

同样是陆航和先锋巨炮的威力,使得美国人对有了防备的华夏本土,也难以讨到好处。

在仔细衡量了得失后,美国人重点选择了菲律宾和rì本本土,打算在这两块进攻华夏本土的跳板上做文章。

当菲律宾海域的华夏潜艇让美国人的试探略显踯躅时,rì本本土的那个方向传来了好消息。

rì本那边的华夏战舰,面对着美国人的攻势,直接退缩了。而且rì本本土上起飞救援的华夏陆航战机也显然很弱。再联想到前一段时间美国人得到的华夏在rì本抽调陆军主力的消息,美国人有人开始质疑rì本本土这一边的防御了。

虽然华夏舰队跑得快,没有获得预想中的胜利,但华夏人的反应却鼓舞了美国人。更多的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战舰凑过来,打算要在这一方向获得突破。

rì本联合舰队残存的实力,除了部分挪到了印度外,还有部分依靠着美国人的支援缩守在南方群岛。

这一次,美国人就是打算利用起这部分炮灰来,先在rì本获得一块跳板,直接威胁华夏本土,扳回夏威夷失守的劣势。

孟享眼看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凑到rì本本土来,不禁有些欣喜。

相对澳洲等地,距离华夏本土更近的rì本,更适合一些就近布置安排。

而且rì本本土被华夏大幅搜刮后,已经差点连地皮都要被刮走了,怎么打也不怕损伤了。而且一场激烈的战斗能清理掉很多的痕迹,包括那些rì本人。

仅仅几个安排,就让美国人入彀,孟享都觉得有些不现实。

“美国人急需一场胜利,菲律宾那边他们自觉能控制,而我们的本土,他们还没有全力进攻的能力。而进攻距离我们更近的rì本,获胜后的影响最大。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集中兵力来打开这里的局面。”范种分析道,“甚至即使这里的机会少一些,他们也会创造出更多机会来。比如,他们稍迟了一步的陆航试探。”

美国海军决定全方位试探后,美国空中力量受此启发,也盘算起了用量取胜的法子。

同合格的水手和海军军官难以培养一样,飞行员的培养更难。

美国人自信华夏的飞行员绝对不如他们多,更不用说跟整个盟军相比了。

既然他们一再在战机的xìng能上失利,唯一指望的只有这些稍显落后的战机了,尤其是数量超过十万的螺旋桨式飞机。

在局部战场上,美国人想用数量来堆,一样摸不到华夏那些先进战机的边。但如果把战场放大,扩大到所有跟华夏接触的战场上,恐怕华夏人再先进的战机,也照顾不过来。

这样大范围的作战,在之前也有过人提出过。只是美国人还顾忌那个伤亡率,不愿用数量来换。但现在美国四处不利的局面下,有些伤亡率的限制就逐渐放宽了。

紧跟着海军的全面试探,陆航也提出了自己的全面试探计划。

只是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而且有人还提议陆航和海军的计划合二为一,全方位的对华夏展开试探,所以才有些滞后,让乍一听闻的孟享也不得不庆幸多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第1065章空中对决

“数量可以改变结局!”孟享不得不叹服这一点。

前世,华夏就是靠着人多地广的数量优势,噎得小rì本吞不下去,才艰难拖到了抗战胜利的最终时刻。

有时候,只要舍得付出代价,数量也可以挽回质量的优势。

当一再受挫的美国人下了狠心后,放松了人员伤亡率的桎梏后,美国人强大工业的数量优势就很快体现了出来。

美国和华夏交战了这么多次,从澳洲冲突算起的话,到现在仅仅各类飞机在对华作战战场上的损失就已经超过了7000架。但这对于美国在二战中生产出来的超过21万架的庞大数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们更加忌惮损失的是飞行员和飞行机组人员超过5000名的这个数字。

华夏即使没有机枪扫shè飞行员的事迹,但越来越猛烈的火力,让美国人对rì本曾经自豪的机体不再牢固,伤亡率也猛增。而且那个时代的弹shè装置还有些落后,在近战的猛烈火力下,很多时候,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了。

有时候即使跳伞,也很容易被华夏俘虏,或者成为失踪群体中的一员,也同样被列在损失名单上。

当然,这个数字跟美国国内10万参战飞行员的总数比,也不是很显眼。但跟美国击落华夏战机的600多架的数据比,让美国人总觉得有些不合算,所以一直没有采用靠数量的战术,更倾向于发展更加优秀的飞机研制。

可是当美国人努力了半天后,突然发现他们想要突破超音速这一关口,赶上华夏新出现的歼-6和米格战机,难题很多,攻克起来或许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前线烽烟急催下,美国人根本耽搁不起时间。甚至华夏人的战机都能飞临美国本土了,美国人也不可能悠闲的等上一两年,每天祈祷华夏轰炸机不再降临。

于是美国内部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利用现有的数量优势来压倒击败华夏武器的xìng能优势就成了越来越多人赞同的一个方案。

美国海军利用他们的数量和xìng能的双重优势跳出夏威夷等局促地区。扩展到全世界更为广阔的空间来战略部署,就是其中之一。这更容易发挥出海军的机动优势,避免了在夏威夷跟华夏人拼巨炮、拼陆航的劣势。拉开了华夏防守上的空当,更容易找到华夏的弱点。

而美国人拼战机数量的方案应该是提出的更早。

美国人自己也明白,华夏对美国的优势基本上是建立在空中优势的基础上。制空权才是美国和华夏争夺的焦点。夏威夷就是个例子,在华夏陆航的制约下,难以争夺到制空权,美国海军也只能干瞪眼。即使美国海军向澳洲等地的试探中。也是吃亏在制空权的缺失上。

即使美国人也有自知之明,无法跟华夏在陆战上拼数量,但在获得制空权的情况下,华夏陆战的数量优势也会被缩减。
首节 上一节 1013/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枭风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