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第116节

第一部南京大屠杀是最先上映的,真实的镜头一幕幕的震撼人的心灵。

“这是真的吗?”李梅一边不断用手绢擦拭滚落的眼泪一边问道。

“这是纪录片,都是真实的。”韩雷雷轻轻紧了紧伏在自己怀抽泣的李梅沉声道,他的眼圈发红,袖口依旧沾着泪痕。

“日本人会来打上海租界吗?”李梅忍不住仰头问道。

“这里是英国人的地方,他们不会的。”韩雷雷脑海浮现出了前天英国人被先锋军判刑的消息,犹豫了一下安慰道。

“杀了小鬼子这些挨千刀的。”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先锋军万岁!”

在观影,已经有人忍不住大喊了起来。当影片结尾的奇迹之桥在夜幕越来越淡后,更是有人喊起了口号。

这只是删节版的,但依旧放映了一个半小时。真正的南京大屠杀剪辑后的全本被分为了三部。但此时首先注重的是关于先锋军的宣传,所以只放映了删节版的。

保卫黄河保卫济南的战役,徐州会战的一系列战役、收复失土的一系列战役,陆陆续续的播放了出来。打鬼子的情节让众人看得热血澎湃,高呼先锋军万岁的口号更是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孟享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指望这个赚钱,本来还打算基地自产的放映机到各地去露天放映。只是此时已经进入冬天,露天放映没几个人受得了。而且胶片也有限,即使已经大量的拷贝也不解决问题,拷贝太多只会是浪费。只能先都市的各大影院。

但没想到百姓间传扬开了,国人争相一睹为先,各大影院场场爆满。票房也是节节升高,倒让孟享意料不到。

先锋军的消息不断传扬,倒是让先锋军知名度又大增。尤其是先锋军攻克北平后,称霸北方的格局已显现。过来投奔寻找机会的人更多了。

这里充斥着更多的机会。除了天津周边还在对峙,其他已经安定了下来。战争的阴云暂时消散,接下来需要的是建设和守护。

“很多人都来询问,我们是不是也要在全部的占领区推行低保政策?”周白特地跑来问孟享道。

“低保将继续推行!”孟享断然道。

“这样的资金缺口太大了。我们收缴的各类财产倒是能应付一年,但以后呢?而且我们还需要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各类工商业发展,这样资金的缺口就大多了。”周白有些忧虑道。

现在资金虽然不紧张,但以后若是孟享的那笔秘密专用账户断绝了,可如何应对。除非是长期保障十年,把根据地内的各种产业扶持起来。只有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才可以有源源不断的税收来支持。

“放心吧!专项资金五年之内是不会短缺的。五年之内,我们就可以为根据地的经济打好基础了!”孟享显得更有自信。现在的人口虽然一下子涨到了八千万,但同样耕地面积也增多了。虽然具体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凭着孟享不断交易的军火买卖足够应付。

他手的资金足够应付两年的了。而且下一步,一艘大和战列舰卖出去就可以解决一年的支出了。

“五年?”周白没想到孟享的口气竟然这么大。五年在他的计划只是恢复期,后五年才是发展期。

孟享看出了周白的犹豫,想到了他给自己提出的十年规划,不由笑道:“是五年!咱们也来一个五年计划和一个十年规划。不过首先得把行政编制弄清楚理顺了。”

“这个好办!只有一件事情比较为难!咱们以后的行政心在哪里?齐都还是北平?”周白笑问道。

“你们的意见呢?”这种事情孟享想多听一听众人的见解,于是又一个特区常委会又开始了。

“暂时应该是齐都,维持不变!”李树春道,“此时战乱未定,迁移行政心牵扯事务较多。事宜徐徐图之,过一段时间,迁移到北平。”特区内发展迅猛,李树春看着这个心也是欣慰,一旦迁移,特区的发展核心必然也跟着转移,只怕特区的一些发展会减缓,甚至是戛然而止。他希望在多待一段时间,给特区多打一打扎实的基础。

“晚迁不如早迁。北平交通四通八达,而齐都交通只有一条胶济线。经济基础,北平也是比齐都更加牢固。齐都境内已经稳定,在适当监督下,可自行稳定发展。而河北京津一带需要处理的事情较多,就近处理为便。”周白已经筹划的规划图,就是以北平向外扩展的。身居齐都,只能是经略一省,若是迁移到了北平,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华北,甚至是整个北方。

“特区的教育才开始走上正轨,新建的大学还没有完全建完。如果一变动,有些可惜了。”何思源也有些惋惜。但凡是华夏的行政心,一般也是化和思想的心,学术的心。一旦迁移北平,那些大量滞留特区的人才必然要到北平去寻找登天梯的机会。本来稷下学宫的思想学术的集合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到时候恐怕就要一下子分崩离析了。

“北方的压力更大一些,南边有央军分担了一部分,若是从长远看,我们应该选择北平。”范种没有多说,孟享和他探讨过几次进攻的方向,似乎北方的更多一些。下一步维持稳定,也是以河北等地为主,毕竟此时的特区经过了一系列的措施后,已经是固若金汤了。

其他牛一等人都是符合着孟享的主意,孟享也是早有主意。

不过,这样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决定的,需要几人回去再整理思虑一番,最后做决定。

“北平几代之都,王者居之!据此号令,天下归心啊!”一向不再常委会上发表意见的老唐散会后,找到孟享说道。

“我知道!”孟享笑道。他倒不是看了这个王者之地,主要是这里的名头更容易吸引人才来投奔明主。在先锋军和老蒋之间犹豫的一些人,已经有了些松动。先锋军特区内的一系列政策已经显示了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军阀的姿态。若是这样的政策扩展到全部的占领区域,只怕大器已成了。

不仅仅如此,在孟享的未来计划,因为有央政府的大义存在,南方的地理条件也不适宜机动装甲部队的突击,所以先锋军适意先解决北方的问题。以后面对着苏俄和关东军,北方的问题会更多,无疑一向是北方心的北平更适宜行政心的角色。

“小花,迁移主基地需要多长时间!”孟享忍不住又问了一遍小花,以防止有什么疏漏。

“非紧急事件,需要七天的调整期!”小花说道,她说的紧急事件就是原主基地被毁,而以新的分基地代替原来的主基地。不过那样,小花的程序必然缺失一些,不再完整。如果连传输核心程序的时间都没有,只怕小花也就就此消失。只能重新产生新的主控智能了。

“除了花费两百万后,没有其他的了吧?”

“暂时无其他条件!”小花淡淡的说道。

孟享听着又是暂时,心不由抖了一下。他想到了小花受到了时空机器的影响而变异,不确定因素太多了。不由的他心不担心。若是一旦出了意外,他最大的依仗就没了。这也是他早就打定了迁移北平的主意,而迟迟没动的缘故。

再说,天津还没有攻下,此时谈迁移也早了些。

但不到一天,天津有消息了。

天津的鬼子撤了!

“鬼子会主动撤离?”孟享感觉有些意外,在他的记忆,日本人很少有主动撤离的事情,咬住的肥肉都是死不放松的。即使日俄战争后的辽东,也是三千万两银子和外国势力干涉的功劳。

“这是我们的耻辱,总有一天,我们会再回来的!”寺内寿一大喊道,但他心却是一片凄凉。自己已经永远没有回来的机会了。回国后,他即将离任。他的政治生涯也就这样结束了,除非再有其他奇迹发生。

天津之地还有日军四万余人,还有一拼之力。但国内的命令让他停止了在天津死拼的打算。他不由想起了那天和土肥原贤二的谈话。
首节 上一节 116/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枭风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