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第144节

他以前可从来没有听过,有哪个皇帝会给厨子进士功名。

所以。

崇祯有些犹豫。

见崇祯有些为难,陈凡退了一步。

“陛下,这功名只是荣誉功名,有名无实的那种。”

“荣誉功名?”

陈凡微笑道:

“对,荣誉进士,荣誉举人,荣誉秀才。除了不能入朝为官,其他的待遇都一样。”

崇祯用手托着下巴认真的想了想。

片刻后,终于点头同意。

荣誉功名的话倒是可行。

虽然不能入朝为官,但正常功名的待遇一个不少。

这样的恩赐倒也拿得出手。

在大明,拥有进士功名,那绝对是人上人,很多的特权不要让人太羡慕!

比如见官可以不拜,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接受佃农的献地投靠,可以光耀门楣……

总之,功名奖励对于处在大明下层阶级的厨子来说,绝对是天大的恩赏。

第121章 给王承恩的大礼

就在裴元庆暗自腹诽时,王承恩回来复命了。

“皇爷,礼部尚书带到,在门口候着呢!”

崇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接着转头看向裴元庆,开口说道:

“裴爱卿,今天就先讨论到这里了,你回去尽快安排工匠做好石油开采的准备。”

“微臣领旨,那臣先告退了。”

说完,就在王承恩的带领下离开了御书房。

裴元庆走出大殿的时候,看到了在门口等待的礼部尚书。

拱手行礼打了个招呼后,就直接出宫了。

裴元庆虽然很好奇陛下召见礼部尚书有什么事?

但毕竟在皇宫里,不方便询问。

礼部尚书进来的时候。

咦!

陈凡看到来人,惊叹了一声。

这不是商务部尚书李易之吗?

见贤弟疑惑,崇祯笑着解释了一句。

“礼部尚书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所以就让李爱卿一起兼任着!”

哦!

陈凡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礼部尚书李易之行完礼后,崇祯让他坐在贤弟的旁边,也就是刚才工部尚书裴元庆坐的地方!

“不知陛下叫老臣过来,有何事吩咐?”

李易之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崇祯扫了一眼陈凡,笑道:

“还是让贤弟和你说吧!”

毕竟这科学教育大事是贤弟提出来的。

闻言,李易之下意识的转头看向旁边的陈凡。

陈凡点点头,给了李易之一个灿烂的微笑。

“我打算在京城兴建一个大学,从全国各地的州县选拔聪明的孩子入学,进行培养。”

“专门教授他们科学知识!”

“李大人不是掌管全国各地的学堂吗?所以招收学子需要李大人的配合。”

礼部尚书李易之眉头紧锁。

“科学?”

他从陈凡的话中听到了一个词。

科学!

科学是什么?

难道不是科举吗?

李易之都以为他听错了。

“没错,科学知识。这科学是华国万千学子必须要学习的,正因为有了科学,华国才能创造出这么多造福百姓的东西。”

“所以,现在华国打算把这些科学知识传授给大明,让大明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陈凡简单的给李易之解释了一下。

听到这里,李易之眉头舒展。

原来是这样。

原来那些厉害的武器,还有那堆成山的粮食,都是华国利用科学知识创造出来的啊!

想到这里,李易之有些心动。

毕竟按照国师大人的说法,这科学知识是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关键所在。

再说了,建一个传授科学知识的学堂也没什么。

大明全国各地那么多学堂,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

想到这里,李易之定了定神,开口说道:

“国师愿意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大明,让大明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大明之福,下官在此替大明老百姓谢过国师大人。”

“至于招收学子的事,下官一定配合。”

听到这话,陈凡和崇祯对视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笑意。

毕竟礼部尚书李易之能够配合,那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关于那些聪明孩子大学毕业后,授予他们进士功名,准许他们入朝为官,这件事太过重大。

还是先不告诉礼部尚书了。

免得他知道后极力反对。

等那些孩子大学毕业后,再告诉李易之也不迟!

不过,那个时候就晚了!

李易之就是想反对也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陈凡看向崇祯轻轻的点了点头。

崇祯马上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也微笑的点点头。

陈凡想了想,接着说道:

“招收全国各地的学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还希望李大人到时候拿出一个方案来。”

这个事李易之有经验,还是交给他来安排比较好。

“国师大人放心,下官回去就组织下属制定出一套方案来。”

李易之拍着胸脯保证道。

对于这件事,他答应的这么干脆。

主要也是他对这套流程很熟悉。

毕竟他常年主持科举考试!

从全国各县各州选拔学子,对他来说,轻车熟路。

首节 上一节 144/3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老赵,我真的不是仙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