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都市:我摊牌了,我的岳父是皇帝 第157节

“15516”

“这么多?”

崇祯瞪大了双眼,有些不敢置信的样子。

这也没几只大猫小猫啊,怎么就有这么多条腿呢!

一万五千五百一十六!

别说是崇祯了,就连李易之也被震惊到了。

难怪他满脑子都是腿,原来是有上万条腿啊,怪不得呢!

看着两人一脸懵逼的神情,陈凡笑着解释道:

“大猫总数是5*5*5一共125只,小猫总数是5*5*5*5一共625只,老鼠总数5*5*5*5*5一共3125只,6个人,1匹马,所有的腿加在一起总共就是15516条了。”

崇祯虽然还是有些没明白,但既然贤弟都说这么清楚了,想来应该就是这么多条腿了。

不过。

崇祯很快就回过神来,接着就有些疑惑。

“贤弟,这什么智力测试题用来筛选大明的孩童,会不会太难了一些?别到时候一个生源都招收不上来,那就不好了。”

李易之在一旁用力的点了点头,十分赞同陛下说的。

这个测试题就连他和陛下都不会,那些懵懂孩童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陈凡笑道:

“不难怎么用来筛选出聪明的孩子?再说了,我准备了十道题,只要他们答对一半就可以了,这个条件也并不过分。”

“而且这些测试题是我们那里用来,测试十岁以下孩子的智力,能答对其中八道题,那就是智商很高的聪明孩子。”

“现在,我不仅把要求放宽了,只要大明的孩子答对五道题就可以,并且年纪也放宽到十五岁了。”

“如果这样,他们都还没有通过初试,那就说明他们并不是聪明孩子,自然就没有资格被送到京城来进行复试了。”

“整个大明有一千多个县,每个县少说也有数百上千个孩童吧!只有把选拔标准设置得高一些,才能选出智商高的孩子。”

陈凡的打算,是从每个县选出不超过三个孩子,送到京城来进行复试。

这些孩子都是大明各个州县最聪明的苗子,经过科学教育的培养,他们必将成长为大明各行各业的领路人。

陈凡想要改造大明社会,没有人才是不行的。

光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崇祯听到贤弟说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没想到这么难的测试题,是给十岁孩童准备的,华国的每个孩子都是这么聪明吗?

崇祯叹息的继续看手中的测试题。

崇祯越是往下看,表情越是凝重,这些测试题,大明真的有孩童可以解答出来吗?

当崇祯看到舅舅题时,他脑瓜子嗡嗡的。

“大舅去二舅家找三舅说四舅被五舅骗去六舅家偷七舅放在八舅柜子里九舅借十舅发给十一舅工钱的一两银子,问,银子是谁偷的?”

崇祯低声念了出来,一脸茫然的看向陈凡,支支吾吾的说道:

“贤弟,这题也是测试智力的?”

“恩恩,没错,考阅读理解能力的。”

陈凡点点头,给了崇祯一个很肯定的回答。

崇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么多的舅舅,都快让他分不清了。

崇祯也只能在内心感慨,也不知道是哪户百姓,这么能生,生了这么多的舅舅。

“李爱卿,你知道是哪个舅舅偷的银子吗?”

看到李易之沉思了半晌,崇祯以为他知道了答案。

哪里知道。

李易之摇摇头,尴尬的笑道:

“不瞒陛下,老臣刚才脑海里都是腿,现在,臣的脑子里都是舅舅,微臣也分不清是哪个舅舅偷的?”

言必,李易之满脸疑惑的看向陈凡,他也好奇是哪个舅舅偷的银子。

陈凡淡淡一笑,开口解释道:

“四舅!”

听到答案,崇祯和李易之两人再仔细看了看测试题。

果然。

对照着答案,他们马上就理解了,原来偷银子的是四舅。

对此,崇祯和李易之也只能无可奈何。

这智力测试题真不适合他们!

算了。

这招生的事是贤弟负责的,就由他去了。

反正他对科学教育的事都一窍不通,就让贤弟去慢慢折腾吧!

“还有,李大人的方案有些瑕疵。”

陈凡看了看李易之的方案,对某些地方很有意见。

“这次招生是面向全大明所有十五岁以下的孩童,不分男女,不分背景,只要是通过测试的,都有接受科学教育的权力。”

李易之脸色大变,倒吸一口凉气。

“国师大人,这不分男女……是不是有些不妥?”

自古以来,接受教育是男子的权力,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就行了。

李易之相信,要是把允许女子上学堂的消息放出去,他估计要被骂死了,说他违背祖宗的礼法。

这样的罪名,他可担任不起。

第133章 招生的奖励政策

陈凡冷冷的扫了李易之一眼,不满的说道:

“有何不妥?我们那里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见李易之有些转不过弯来,陈凡继续解释道:

“我看李大人是忘了,招收的这些学生是要学科学知识的,可不是四书五经,不要用科举的那一套来阻碍这些孩子。”

经国师大人这么一说,李易之才反应过来。

是啊!

这些孩子是要送到大学接受科学教育的,又不是科举教育,是男是女,好像和他也没什么关系。

他刚才太过激动,一时忘了,这些招收的孩子是要学习科学教育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没有什么意见了。

只要这些女童不进科举学堂,那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天下的文人也骂不到他身上来。

至于,他们会不会骂国师大人,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想明白这一点,李易之神态都轻松了不少,一副笑呵呵的样子说道:

“国师大人说得对,是下官想岔了,一切都依国师大人。”

陈凡诧异的看了李易之一眼,没想到这老头转变的还挺快。

不过。

他现在心里都是招生的事,也没空理会李易之。

陈凡指着奏章上的方案,摇了摇头。

“这有这一点,也不妥。什么工籍,商籍,贱籍的后代不在招收之列,设置这么多障碍干什么?只要是大明的子民,就都可以参加考核测试。”

李易之虽然心里有些不以为意,这些都是大明的贱民阶层,是不被允许接受教育的。

但李易之表面上还是非常赞同的。

“一切都依国师大人的,这一条也修改一下。”

反正这些孩童是学科学,不是学科举,国师大人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见崇祯和李易之没什么意见了,陈凡把他带来的文件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内容说道:

“为了让大明的老百姓积极响应招生政策,这是我制定的奖励措施,大家可以看一下。”

陈凡一边把文件递给崇祯,李易之两人观看,一边解释着他的奖励措施。

首节 上一节 157/3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老赵,我真的不是仙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