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566节
“不过,大人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
岳凌疑惑的望过去,有些不解。
近来经他手处置的公务是有些多,还要暗中与这些疑难案件背后的势力勾心斗角,的确是有些心力交瘁了,有些小事上疏忽了,也是在所难免的。
苏墨筠站起身,在堂前踱起了步子,幽幽道:“下官以过来人的身份,得给大人提个醒。大人的婚期将近,岳丈却还未赶来入京,若是赶不上婚事,这可如何是好?”
苏墨筠一拍手,很是惋惜。
岳凌松出口气来,还以为他是要说什么事,无所谓的说道:“召林大人入京述职是要有陛下的旨意,并非是我要操心的事了。”
“而且,这足有两个月,能赶不及吗?”
苏墨筠连连摇头,道:“大人您忘了,如今运河已是结冰,不能走运河北上了,若想通航至少是次年开春。若是陆路起码也要费一个月的功夫,可送信又得一个月,大人您的婚期就只有两个月了。”
“方才大人又说,需得陛下的旨意林大人才能入京。可以大人如今的官位而言,此等事只需您启奏陛下,有所提议,便能让林大人速速入京了。若是错过了婚事,到头来林大人难道能怪圣上,不还是得怪大人吗?”
岳凌脸色微怔,倏然发觉,还真和苏墨筠说的一般无二。
千错万错,最后归结下来还是他的错。
尤其二人本来关系已是降至冰点了。
岳凌当即坐正了身子,脸色变得愈发郑重了,沉吟片刻,才终于开口道:“不行,我得去吏部问一问,近来有没有调动的政令。”
苏墨筠笑着阻拦道:“大人急什么,差人去打探一声也就知晓了。”
岳凌苦笑道:“若是没有,我便尽快去请个政令。林大人到时候若是一路风尘仆仆,最后还没赶上婚宴,场面须是要弄的不好看了。”
“那大人,这些案卷?”
岳凌向后摆了摆手,道:“先替我收起来了吧,暂时也没看出什么苗头来,或是有疏漏我没留意,又或是本就少了什么信息……”
第488章 迷案收束于一点
匆匆赶去吏部,岳凌果然获悉了并未有林如海调令的消息。
不过,赶巧遇见了去传话的宦官,让吏部做好相关的筹划,岳凌便建议尽快传信,让林如海入京来。
确如苏墨筠所言,婚礼若是没赶上,恐怕林如海往后的日子要跟自己没完了。
待处理了这遭急事,岳凌便先行返回府邸。
直入内宅,一进正堂,却发觉林黛玉倚在窗边,怔怔出神。
身下还有一个包裹,封口完好,似是准备着等他来拆的模样。
见林黛玉一脸心事,岳凌也以为好笑。
原是那一双罥烟眉,似颦非颦,本就让她看起来像是颇有愁思,实在是不符合她年纪的深沉面容。
对坐茶案另一边,岳凌笑着问道:“想什么呢?”
听了岳凌的声音,林黛玉才渐渐回过神来,眸中多了一丝清明,抚平袖口,为岳凌斟茶,道:“没,没想什么。”
将茶盏送了过去,林黛玉又将桌前的包裹推给岳凌,道:“这是云妹妹带回来给岳大哥的。”
“史湘云?”
岳凌浅浅啜着茶水,不愧是林黛玉斟的香茗,就是蕴含着茶叶中本不存在的芳香,岳凌十分喜爱。
“她回来了?”
林黛玉颔首,面色也郑重几分,“今日晌午到了府邸,她在史家遇见了麻烦事。”
岳凌脸色也严肃起来,“说来听听。”
林黛玉扬了扬头,指向包裹,随着岳凌岔开,同时分解道:“这是史家三爷忠靖侯史鼎带来,送给岳大哥的。”
“他本人说不方便露面,也不方便与岳大哥接触,便托云妹妹送了过来。”
“尤其,史鼎还是夜里偷偷潜入史府,将这物件送去云妹妹手上,似是他正有什么麻烦缠身。”
林黛玉说的玄而又玄,岳凌不禁皱起了眉头,细细拆开这包裹。
里面的东西很是琐碎,有好几件杂物。
偏大的一件是用牛羊皮做的纸,有着很大的腥膻味,只有草原人常会用作书信往来。
摸着这质地,岳凌猛然便想到了旧时隆祐帝和他说过,锦衣卫截获的密信。
先前那封密信是有人在战前,从京城往边关传递情报。
而展开这封信,果不其然,也依旧是有关边关的情报。
先前北静王上奏九边有北蛮陈兵,建议通婚以结秦晋之好,如今事情也在稳步推进,而女真人那边则时局更为紧迫,便抽调走了一支定额两万的军队,往辽东支援。
这封信笺中,说的便是这一件事。
还补充说明了,如今哪几个关口可以作交易,关隘上的守军,已被打点好了,全都是自己人。
有这样的内鬼充当信息源,也难怪大同府,在北蛮南下之时,不过几夜便就失守了。
岳凌暗暗沉吟着。
信件中,还重复提及两个部落的名字,“海鸠特氏”和“哈吉古特氏”,要他们来主持交易。
岳凌对于北蛮的部族,并不算了解,但敏锐的察觉到这两个部族在其内部,可能负责的内容不一般,或许是负责交易,或许就是负责和汉地人联络。
默默记下一笔之后,岳凌又看起了另外一件物品。
这是岳凌再熟悉不过的账目了,一直以来岳凌都不少与这东西打交道。
尤其是丰字号的账目还通过他之手,进行过一次革新,以至于他对这些东西,是有着足够的敏感。
翻过几页之后,岳凌便看出了其中猫腻,慢慢放了下来,深深叹出一口气来。
林黛玉目露担忧,问道:“岳大哥,这里面是不是藏了什么要害之事?不然,也不会让堂堂侯爵爷,如今的边关大将在京城仍需藏匿行踪。”
岳凌也没什么好掩饰的,直言道:“这里面,林林总总计下的,都是假账。这所谓“同记票号”,用虚报的票据,来用作凭据,在本地兑换白银。实则,这些白银都不过他们走私的收益,在票号中洗白。”
“这账目看起来有年头了,能搜到这一本陈年旧账也实属不易。”
“若是票号和北蛮是一条心,当年荣老国公戍边的日子恐怕还不好过。”
再叹口气,岳凌又看起包袱内最后一件物件了。
这是紫荆关的通关记录,第一眼看上去倒没什么稀奇之处。
待岳凌最后目光锁定了日期,岳凌登时瞪大了双眼。
“这群叛贼,真是猪狗不如!恨不能将其尽数手刃!”
林黛玉接过来一看,也是愕然低语道:“竟是运粮车,就在岳大哥领兵抵挡北蛮的四个月前?”
“北蛮南下是在夏秋之交,怎会开春就将晋地的粮食运往京城?”
林黛玉眨眨眼,又补充道:“当时,岳大哥在对抗北蛮最焦灼的时候,京城中正有一伙粮商,囤货居奇。不过被岳大哥雷厉风行的镇压下去了……”
“那这……”
岳凌眸光愈发锐利,吩咐外面的丫鬟,道:“去将宝姑娘唤来。”
未及,薛宝钗便步伐匆匆的赶了来。
听丫鬟说,岳凌回来了,而且在正堂上,急着唤自己,薛宝钗哪里好耽误一秒。
提着裙摆,快速迈过门槛。
可等抬眼一看,薛宝钗焦急的步子却是一顿,愣愣的看着堂前的两个人。
今日林黛玉才有定下了婚期的兆头,眼前岳凌和林黛玉皆是一脸严肃,薛宝钗自然而然的开始浮想联翩了。
两人不会是要给她定下名分吧?
毕竟之前岳凌还说过,在与林黛玉成亲之后,就少不了给她名分了。
而且两人都是这么严肃的时候,在府邸内可不多见,难不成是要先给她立下规矩?
念及此,薛宝钗胸前好似浪潮澎湃,无法镇定,手心都暗暗攥了把汗。
“难道是林妹妹不同意吗……”
薛宝钗硬着头皮上前,规规矩矩的向两人分别行礼。
反而是岳凌和林黛玉一同偏头,错愕的看着她这幅小女人作态,一头雾水。
林黛玉疑惑道:“宝姐姐,你这是做什么?往一边坐,莫要愣在场中间呀。”
“啊?”
薛宝钗猛地抬起头,嘴唇轻颤,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十分无奈的往旁边坐了,满心羞愧。
看来事情和她想得是南辕北辙了。
果不其然,方才坐下,便听岳凌开口问道:“京城的粮商,你可有了解?”
岳凌问起正事来,薛宝钗便是回过心神了,方才心里的小九九完全不见,干脆利落的回答着,“粮商大多都是靠漕粮,以徽商为主。不过近些年来,沧州府发展的不错,粮商中丰字号是新锐势力。当然,非江南之地,有徽商的地方就会有晋商。”
“这些年来,我们吃下的地盘,大多是旧时晋商的势力。主要也是晋商的井盐势微,我们的海盐更占优势,连带着粮食的口碑也不错。”
岳凌微微眯眼,问道:“晋商?哪一家晋商?姓甚名谁,你可知晓?”
薛宝钗垂头沉吟,“若是未有记错的话,应当是福记粮行,东家姓吉,名平,字安之。”
上一篇:三国:兵仙从助刘备守住徐州开始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