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354节
“是父皇施加到它身上的力,没有了。”
朱棡有些迟疑的出声回答。
朱元璋一拍手道:“对!”
说着,指了指那滚出去的茶叶桶上的盖子,让朱棡将给捡回来。
朱元璋拿到手中后,再次用出和方才差不多的力气向前滚动。
不过这一次,不再是竖着滚动。
而是将这个盖子,平放着用力。
结果,这盖子向前不足两尺,便不动了。
“咱用出的力和上一次的力差不多,为什么和上一次相比,距离上面要差这么远?”
朱元璋再问。
“这是父皇把这个盖子平着放了。
所以它就滚不远。”
“那为什么平着放,同样的力气,盖子就滚不远了?”
“这……”
晋王朱纲再度语塞。
轮子状的东西竖着滚,很轻易就能滚到远处去。
平着滚,肯定滚不远。
如果这东西沉重的话,甚至都滚不动。
这不谁都知道的常识吗?
可这个时候,被自己家父皇,这般一问,再去想,同样很难给出一个比较合适的解释。
“这是因为,平着放的时候,这个盖子这么一大片,都和地面接触。
竖着的时候,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接触。”
朱元璋拍了一下手:“说的好!
可那为什么接触的多了,它就跑不远,接触少的时候就能跑远了?”
刚刚觉得,算是勉强回答出来了自己家父皇的一些问题,而感到略微轻松的朱棡,此时又一次为之一滞。
额头上,都隐约有些冒汗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会这般怕别人问这般简单的问题。
又能被如此简单的问题,给弄的满头是汗。
难以回答清楚。
“父皇,孩儿不知。”
“是因为,除了咱施加的力之外,物体和地面接触时,还会有摩擦力出现。
摩擦力越大,消耗的力也同样就越大。
咱施加到它身上的力,有很大一部分,都被摩擦力给抵消掉了。
所以,和地面接触越多,摩擦力越大,就越跑不远。”
朱棡既觉得新鲜,又觉得有些怪异。
可是再仔细想想,又觉得自己家父皇,说的挺有道理的样子。
“你再把盖子捡来。”
朱棡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
这普通的一个盖子,自己家父皇都玩出花来了!
朱元璋接过盖子,再次竖着滚动。
盖子滚出两三丈的距离后,倒在了地上不再动弹。
朱棡眨眨眼睛,这事儿,父皇方才不是已经做过了吗?
此时再做又是何道理?
“你来告诉咱,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它能保持竖立的状态,后面却不能保持竖立的状态,倒在地上?”
朱棡眨眨眼:“这不是一开始时,父皇在它身上施加了力。
到了后面,力消失了,它也就倒下了吗?”
朱棡尝试着用自己家父皇,与自己所讲述的道理,来回答父皇这看似平常,却又让人觉得很是刁钻无从下手的发问。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不对。
这不仅仅是力,还涉及到了惯性的问题……”
经过朱元璋的一番解释,朱棡多少明白了一些什么是惯性。
“看到没有,这就是物理。
物体本身所存在的原理。
也可以称之为规律。
这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别管是谁来了,物理这些规律,就是这般客观的存在。
没有人能够对其进行改变。”
朱棡点了点头,通过自己家父皇的这一番简单的演示,他已经对物理,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有了一个很深的了解。
原来,来这世间除了儒家的学问之外,还有这么多的道理。
且这些道理,看起来还挺有趣的样子。
“只是……父皇,这些东西明白了之后,又有什么用处?”
儒家的学问是有用的。
能让人知道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准。
能制定出诸多的规则,来维系统治。
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可父皇弄的这物理又有什么用?
很多东西只有有用了,才值得人们去学习,去研究,去发展。
他现在,一时间想不出父皇所说的的物理,有何用途。
“这东西用处很大。
毕竟咱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物质世界。
包括人本身,都是物质存在的。
那么研究通了,这些物质存在的道理,就能够根据其本身存在的客观规律加以利用。
从而把这个世界改造的,更加适合咱们生存。
比如这个惯性,还有力和摩擦力这些。
既然一个轮子,通过力的加持,以及惯性的影响,可以保持不倒,向前滚动。
那是不是可以弄个架子,做出一种新的车来?
就用这种窄窄的轮子,让人坐在上面,用脚蹬着向前跑。
是不是能够根据摩擦力这些,制作出更为好用,更省力轻便的交通运输工具?
把这些基础的原理搞清楚,很多事儿,就有了理论指导。
去做时,就有了依据,就能做得更好。”
朱棡点了点头,露出一些了然之色。
自己家父皇所言,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尤其是自己家父皇所说的,那两个轮子,做弄成一个人在上面可以蹬着向前跑的车。
这让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觉得,父皇所说的这个很有搞头。
将之做出来,不是没有可能。
要是真的能把这样的车,给做出来。
那肯定能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
将在很大的领域内,产生极大的影响。
朱棡一时之间,觉得像是有着一扇崭新的大门,对自己打开了。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