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374节

  至于之前鼓动百姓,前去冲击府衙,并杀害衙役的,这四人里面有一个。

  剩下的人,在众人从府衙离开之时,便不知道躲藏在了何处。

  那些人是谁我也不清楚。

  陛下还有殿下如此仁慈,并没有把我等小民的命当成草芥。

  那小民便甘愿领死!”

  听到廖星所说的话,看到廖星所办的事儿。

  朱棣的神色出现了变化。

  极为意外。

  廖星的反应,和他所想竟是完全不同。

  按照他之前所想,廖兴敢鼓动人造反,并做了这个带头人。

  敢在民乱起来之后,做出这种事。

  那必然是一个穷凶极恶之徒,丧尽天良之辈。

  很有可能会裹挟百姓,抵抗到底。

  以百姓的性命,来威胁自己等人。

  哪能想到,最终竟会做出这种选择来。

  “你以往可曾做出过什么事情?

  这是否是你的真名姓?

  可以说出来。”

  朱棣提高声音说道。

  “小人原名叫廖二九,元末之时曾杀过村里的鞑子。

  后面改名廖忠仁。

  县中吏员巧取豪夺,不干人事。

  逼死了人,小人看不下去,就暗中将其给宰了。

  被其亲人察觉,就只好改名远走他乡……”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

  “观你所行,倒是个义气之人。

  但此番犯下这等事,却是罪不容诛。”

  “殿下,小人不求活,做了这等事就该死。”

  “你背后指使的人是谁?”

  廖星沉默了一下道:“他对我有恩,恕小人不能说。”

  朱棣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上面继续询问。

  问不问,也无非是这些海商,或者是还有一些士绅,暗中作死,趁火浇油。

  这些都无妨。

  反正接下来,自己是要把江南这边好好犁一遍的。

  廖星说罢,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在距离朱棣还有十几丈时,停下脚步,磕了三个头。

  而后拔出腰间佩刀,横在脖子上。

  一刀便抹了自己脖子。

  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看着这倒伏于地,鲜血流淌的廖星,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这廖星所行之事,当真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

  杭州,李三石哼着小曲儿,心情很是不错……

第152章 完了!所有谋划都被朱元璋预判了!

  杭州这边,李三石哼着小曲儿,手里面把玩着一枚小巧精致的玉如意。

  心情俨然非常不错的样子。

  在他对面,坐着一个身穿锦袍之人。

  看其打扮,不是寻常人物。

  李三石这个杭州这边的大富商,面对他时,都显得很是客气。

  这人身份不简单,是杭州这边县衙的县丞。

  有言道:上辈作恶,知县附郭。

  有着杭州府衙在,杭州城这里的县令确实不好当。

  更不要说是县丞了。

  可事情恰恰相反。

  真的论起来,这县丞的实际权势,甚至于还能超过县令。

  县令是流官。

  县丞却不是。

  大多都是本地人担任。

  能当上县丞的人,在当地都不一般。

  妥妥的地头蛇。

  就算一开始不是地头蛇。可担任县丞的时间久了,也同样会慢慢的变成地头蛇。

  “这次的事儿,只能闹到这个程度。

  杭州这里不能再扩大了。

  要不然,我可就不管了。

  不仅不管,接下来还要秉公处理,进行拿人。”

  这小县丞喝了一口茶,望着李三石出声说道。

  “大人只管放心,这件事儿我们杭州这边,就到此为止。

  不会再继续扩大。

  只停在游行示威这么一个阶段。

  并不会有乱民作乱,不会让县丞大人们难做。

  这一次的事,主要是苏州那边的同道们。

  听闻是他们那里有意,要好好的闹上一闹。

  咱们这些地方,都只是一个陪衬。

  跟着在后面壮壮声势。”

  听到李三石这话,这姓肖的县丞,面上露出笑容来。

  脸上的严肃,也一下子消失不见。

  “如此就好,得了你这话。我们也就放心了。

  知道你是个办事靠谱的。

  但这次事关重大,不过来多问上一问,得个准信儿。

  心里面还是有些没谱。”

  就现在官府对江南这些地方,重要的城镇的控制程度。

  有大量的百姓想要汇集起来,并弄出很大的声势,来进行游行示威之类的。

  若是没有官府之中的一些人暗地里进行配合,是真不容易。

  或者说是,许许多多的民乱,都或多或少的有官府之人在其中参与。

  否则,想要顺利的把事给办成,尤其是闹出大,很难。

  这个时候,萧县丞来这边见李三石,便充分的说明了这些。

  “苏州那边,能闹到什么程度?”

  本来他是准备离去的。

  但临走之时,忽然间又想起了一些事情。

  望着李三石再次开了口。

首节 上一节 374/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