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第633节
一间巨大的会议室中,里面坐满了人。
除了川成陆军军工厂的科研人员与工程师外。
其他军工厂的相关科研人员与工程师也被陆轩召唤了过来。
陆轩在军中的地位,如今是无人能及,想干什么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有核心人物都知道,陆轩为军方研发了太多的军事装备,每一样都惊世骇俗。
仅仅是陆军,便有好几款傲视全球的军工产品。
比如:五九改坦克、武20直升机、高超音速导弹等。
他们很期待,陆轩此次到来,又会研究什么样的大杀器。
陆轩环视了一眼台下,最后朝赵兴国、张守成点头示意之后。
他的助理打开了投影仪,荧幕上立刻出现了一枚造型怪导的导弹。
陆轩介绍道:“这是空天载机平台所需配备的一款武器之一,高超音速防空导弹。”
陆轩话音刚落,台下所有人顿时瞪大了眼睛。
什么玩意?
都知道高超音速导弹。
高超音速防空导弹是什么鬼?
陆轩继续介绍道:“这款导弹重2.5吨,长8米,最大射程2000公里。”
“可以陆军发射车车载发射、空军轰炸机机载发射,也可以海军军舰垂直发射。”
懵逼!
全场懵逼!
到底啥是防空导弹啊。
防止人家升空的导弹吗?
2000公里射程的导弹见怪不怪了。
2000公里射程的防空导弹就有点夸张了吧。
防空防2000公里,干脆把人家堵家门口得了啊。
2000公里射程的防空导弹意味着什么?
鹰酱本土发射一枚导弹,刚飞到太平洋就被打下来了。
鹰酱在哑洲军事基地部署的战斗机,轮子刚离地就被干掉。
现在最远的防空导弹,像爱国者,S400也就打两三百公里。
毛熊正在研发的S500听说能打600公里,这已经很夸张了。
你倒好。
直接干到2000公里?
这...这还是防空导弹吗?
陆轩的声音还在继续:“这款导弹采用煤油燃料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技术。”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款导弹做得体型更小,但速度并不比高超音速导弹慢。”
“2000公里的防空导弹将彻底颠覆以往的拦截方式。”
“以前的防空导弹从下往上打,对目标进行拦截。”
“而这款防空导弹在北斗卫星系统的导引下。”
“能对大气层内全纵深目标进行打击。”
“也就是说,导弹飞入地球轨道后调个头从上往下打。”
“而且,这款导弹构型,使得末端的机动变轨能力很强。”
“除了拦截导弹外,还能对轰炸机、预警机随便揍。”
“还能对低轨道卫星,高空高速侦察机轻松拿捏。”
“当然,它最重要的作用是拦截洲际弹道导弹。”
第440章打造密不透风的三位一体防空系统!
一直以来,陆基中段拦截技术。
是各大国重点研究的重中之重.
如果中段拦截技术研发成功。
意味着具备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不惧怕蘑菇弹的威胁。
因为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快,动辄十几二十马赫。
而且威力大,弹头当量随随便便上百万吨。
所以想要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百分之百成功率。
尤其是先进的洲际导弹还具备一定的变轨能力,更增加了拦截~难度。
洲际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有三个阶段,即上升段、飞行中段,飞行末端。
其中飞行中段占据了导弹飞行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所以有充足时间进行拦截。
为什么不选择在上升段和飞行末端拦截呢?
首先,上升段是在本国国内,对方没有手段进行拦截。
除非你把反导系统部署到这个国家或周边,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这也是当初鹰酱把萨德系统部署到南棒,兔子和毛熊强烈反对的原因。
其次,洲际导弹的飞行末端拦截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到了飞行末端,代表着导弹抵达了打击目标上空。
这时候导弹会用光最后的燃料进行加速与变轨,来躲避反导系统拦截。
并且会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加速,使导弹的速度达到十几二十马赫。
之后会进行洲际导弹的最重要一步,分离分弹头和诱饵弹。
因为弹头分离的时候距离地面还有一段距离。
所以这个时候只要少许燃料能量。
就能让分弹头的落点偏差几十几百公里。
所有分弹头就会分别向着预定目标进行打击。
比如萨尔马特分导弹头加上诱饵弹一共有五十多枚。
这五十多枚弹头会像天女散花一样,分别攻击几十个目标。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多强的反导系统也根本拦截不过来。
而且就算拦截了,蘑菇弹也会对本土上空造成核污染。
所以,想要拦截洲际导弹只能在飞行中段进行拦截。
又因为大气层外没有阻力,洲际导弹的速度更快。
就需要高速计算机来分析导弹飞行轨迹。
还因为大气层外没有空气。
想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对方导弹失效根本不可能。
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反导导弹直接撞上洲际导弹,将其摧毁或撞偏航。
但这对反导导弹的要求非常苛刻。
首先要达到几千公里的射程。
其次还需要超高的机动性和极高的精度。
只有满足这两点要求,才可能拦截掉洲际导弹。
可想而知,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的研发有多困难了。
而现在。
陆轩搞出了射程2000公里的高超音速防空导弹。
使得陆基、海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的实现变成了可能。
甚至,轰炸机上搭载这款导弹,还能在上升段就进行拦截。
陆轩介绍完高超音速防空导弹之后,在场所有人再也不能淡定了。
“陆少将,这是真的吗?”
“我们真的要实现中段拦截技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