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131节
“将军既要离开,那就让士卒们跟将军道个别吧。”
听闻之后的张辽站起身来。
在楼烦关生活了一年多。
张辽也有些于心不忍,于是起身之后跟着副将骑马朝着楼烦关的关隘而去。
...........
当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楼烦关土黄的城头之上的时候,仿佛将其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站在城墙上的士兵一个个表情肃穆,带着不舍以及祈求的光色看着走过身边的张辽。
得知张辽要辞官,那些曾经受过张辽恩惠,只对张辽信服的士兵都觉得不忿。
张辽身为楼烦关守将,王悍的副将,两人一直不和的事情人尽皆知。
张辽是为了士兵谋取利益,而王悍却是压榨士兵。
两人高下立判。
可王悍是守关校尉,张辽是副将。
胳膊拗不过大腿。
王悍的叔父乃是雁门郡太守,护匈奴中郎将。
尽管王悍压榨士兵,倒卖军粮,但却没人能奈何得了王悍。
士兵们也都清楚,如果张辽要是在继续留在楼烦关,在继续和王悍作对,很有可能会被加害。
所以,士兵们即便不舍,也都知道张辽必须要走了。
和城头上数百名的士兵一一目视辞行之后,张辽站在城头上眺望远方刚刚萌发出绿意的远山。
忽然,就在张辽的视线之内,一阵灰色的土龙从南面卷起。
张辽瞬间瞪大了眼睛。
匈奴?
鲜卑?
双手拄着城垛的张辽目光眺望。
可当看清楚那迎风飘荡的黑色旗帜之后,刚刚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不多时。
陈庆安率领的三百骑已经来到了楼烦关下。
助马而停的陈庆安抬头看向了楼烦关上的士兵,随后大声开口道:“楼烦关守将可在?”
第93章 陈庆安孤身入虎穴!
三百精骑,在夕阳的余晖照应之下整整齐齐的停在楼烦关外。
这三百精骑是董宜的嫁妆,所以自然不会是什么老弱。
马全都是七尺五左右的凉州极品战马。
虽然骑兵没有铁甲,但每人的身上都穿着皮甲,且长兵短兵以及弓箭一应俱全。
只一眼,就知道这是精锐。
陈庆安一身铁甲,身后是一条白色的披风,手持一杆大枪仰头看向洒满夕阳余晖的楼烦关上。
正好和上方的张辽两人对视一眼。
“关下何人?”
“为何前来?”
虽然看清楚了是汉军,但张辽并未马上下令打开城关,而是谨慎的问了一句。
陈庆安顺势的从胸前掏出了董卓加印过后的文书。
但并未展示内容,单手高举向城关之上说道:“我乃董刺史麾下,前来雁门郡传达要令。”
“此乃董刺史加盖官印令书。”
董刺史?
董卓?
城关上的张辽眉头一挑。
董卓在并州担任刺史已经四年有余,张辽自然听说过。
看着城关下的骑兵,张辽心中已经了然。
都说董卓麾下兵强马壮,在凉州震慑羌族不敢造次。
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陈庆安的话说完之后,张辽便扭头看向了身后的副将。
“打开关门吧,是董刺史的骑兵。”
身后副将点头。
随后张辽便一同走下了城关。
虽然准备辞官,但秉着站好最后一班岗,而且是要明早才离开楼烦关,该出面的时候张辽自然不会懒惰。
城关下。
陈庆安深吸了一口气。
楼烦关乃是进入雁门,或是从雁门而出的最后一关。
只要控制了楼烦关,那通往雁门郡郡治阴馆县的路就是畅通无阻。
眼下,只要拿下楼烦关。
吱嘎~
伴随着关门的开启。
陈庆安并没有下令马上占领楼烦关。
高顺教导过他。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如果强行攻打楼烦关,消息一定会走漏。
成关内,张辽带着数名士兵从楼烦关当中走出。
当马上的陈庆安看到从关内走出的张辽的时候,面色微微惊讶。
陈庆安翻身下马,身后的三百精骑也都跟着一同翻身下马。
“在下陈庆安。”陈庆安冲着张辽拱手作揖道:“敢问将军可是楼烦关守关校尉?”
陈庆安有些疑惑。
刚刚张辽站在关上的时候他还没有看清,但此时距离近,陈庆安一眼便看出了张辽的年纪不过和他相当。
而且在看张辽身后的士兵,以及身上的盔甲,定然不是寻常士兵。
张辽保全拱手回礼说道:“在下张辽,乃是楼烦关守关校尉王悍的副将。”
副将。
那也是校尉。
陈庆安惊讶。
张辽这个年纪就已经担任校尉之职了?
而看着陈庆安的张辽同样也很惊讶。
同样也惊讶于陈庆安的年轻。
“张校尉。”
陈庆安整理了一下情绪之后拱手说道:“在下前来是传达刺史大人的命令,既然张校尉乃是王校尉的副将,那还劳烦张校尉带路,将此命令传达至王校尉那里。”
张辽听闻微微皱眉。
王悍他是不想再见了。
但眼看着这么多精骑而来,又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耽搁,于是也只能是硬着头皮点头。
“好的,陈兄跟随我来吧。”
眼见一切顺利,陈庆安紧张的心情略微放松,然后跟着张辽一同进入了关隘。
身后的三百精骑也跟着一同进入了楼烦关。
楼烦关内还有关隘上的士兵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陈庆安以及麾下的士兵。
张辽自然也羡慕。
看着这些士兵身材高大,且装备精良。
上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