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135节
能在和陈庆安等人一样的年纪,就有这么高的成就,除了因为出身的原因之外,固然也是他自己的本事。
张辽家中乃是马邑豪强。
汉初之时便是马邑豪商。
只不过那时候张辽的张家不姓张,而是姓聂。
之所以改名姓张,是因为躲避匈奴的追杀。
汉武年间的‘马邑之谋’就是张辽的先祖发起的。
只不过后来失败了。
因此匈奴开始疯狂报复,也是那时候,为了躲避匈奴的报复,聂家改姓张。
“文远大义,我心敬佩。”段羽笑着说道。
当着高顺等人的面前被段羽夸奖,一时之间张辽也有些不好意思。
“段大哥过誉了。”张辽不好意思的笑着回道。
“文远,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文远是否能答应。”段羽借机开口。
陈庆安扭头看着张辽,目光当中充满期望。
“段大哥请说。”张辽正了正色道:“若张辽能为之,绝不推辞。”
段羽瞪的就是这句话,于是笑着说道:“雁门郡乃是文远家乡。”
“我此行从太原而来,并无向导。”
“因为事急从权也没有任何准备,若文远能领路,那就十分稳妥了。”
“文远可和庆安一同为先锋,我这就会给方伯去信,征辟文远。”
“刚刚庆安已经说了,说文远已经写了辞呈。”
“此次斩杀王悍,文远有功,我也一共会上禀方伯,给文远论功行赏。”
“如果文远若是不便,那写随意,但功劳肯定是要上禀的。”
张辽闻言之后先是看了一眼身旁的陈庆安。
陈庆安用力的点了点头。
张辽随即拱手说道:“莫敢不从。”
“哈哈!”
段羽开心的笑了。
如果是刚刚穿越那会,他可能已经直接开口招揽张辽了。
毕竟书里面不都是那么些的吗,主角虎躯一震,然后什么名臣猛将倒头就拜。
一个个中古世家的名臣武将,拜倒在主角一个出身平民的石榴裙下。
张辽虽然不是士族出身。
但却也是马邑豪强,而且还是雁门郡第一豪强。
说军、句不好听的,他现在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身份就是董卓的女婿。
但董卓和张辽一样,都是豪强出身。
人家张辽就是辞官不干了,只要回家等着,早晚也有官员征辟。
他呢?
他要是没有董卓女婿这一层身份,现在估计还是一个村里的游缴呢。
而且汉时对于家乡的观念特别强。
父母在不远游。
为什么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后,颍川士族和关中士族大多投靠了曹操,而不是势力更为强大的袁绍?
其中有原因便是因为曹操占据了关中以及兖州。
地域势力在东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招揽张辽,不说没有成功的几率吧,但是极小。
但是邀请就不一样了。
看张辽和陈庆安两人现在的关系,如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再行招揽,那成功的几率则是又大了不少。
属下的朋友发展成为属下,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戏志才和荀彧是好友,荀彧把戏志才引荐给了曹操,郭嘉和荀彧是好友,荀彧也把郭嘉引荐给了曹操。
李典乐进等人都是同乡好友,这才一同投奔曹操。
先让陈庆安和张辽培养关系,以后的一切都将顺其自然。
想想若是陈庆安和张辽两人配合。
那未来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陈庆安有些类似于陈庆之那种儒将风采,在配合上一个古之召虎张文远。
啧啧......
第96章 晋阳来人,郡兵北行!
四月初七。
北方吹来的朔风已经悄然的消失在雁门郡的群山峻岭之间。
?水两岸的枯树逢春冒出稚嫩的绿芽。
从距离楼烦关不远处的累头山起源的?水几乎贯穿了整个雁门郡。
而雁门郡的治所阴馆就处在?水南岸。
渡过?水之后一路北上,便是雁门郡第二大关,平成关。
汉初。
高祖刘邦于白登山被匈奴四十万铁骑包围的地方,便是平成关旁的白登山。
平城东西南两侧有苏木山脉,白登山以及洪涛山。
如果进取中原,只有平成(大同)以及宣化两条路可走。
不然就要翻越山脉。
而渡过平城之后,便是大同盆地一马平原无险可守。
只要平城一破,马邑必然失守。
若再往南下若在攻破楼烦关,则匈奴鲜卑的铁骑便可一路长驱直下直奔太原。
太原失守则三辅危矣。
雁门郡的郡治之所以不是马邑,而是阴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马邑无险可守。
而阴馆则是位于?水南岸,若真平城告破,阴馆还可临岸而守牵制敌人。
一匹快马正沿着阴馆城外的?水快速北上,目的地直指阴馆。
马上骑士穿着一身黑袍,就连脸上都裹着一层防砂的黑布。
在看到阴馆城墙的时候,骑士眼中尽显疲态。
但还是咬着牙坚持着朝着阴馆扬鞭狂奔。
“闪开。”
“闪开!”
冲进城门的骑士大声的呼喊,声音干涩沙哑。
雁门郡乃是整个并州除了太原郡人口最多的一个郡。
人口二十万左右。
总领十四个县。
而阴馆作为雁门郡的郡治,人口就超过五万。
当骑士从阴馆南门冲入其中的时候,顿时引起街道上一阵骚乱。
然而骑士丝毫没有在意,依旧是策马扬鞭横冲直撞,引来一阵阵的骂声。
不多时,骑士已经来到了位于阴馆城东的一处巨大的宅邸门前。
宽大的门庭下方有数层阶梯。
门廊之上悬挂着巨大的匾额。
上书王府两个烫金的大字。
门前,数名士兵手持长戈警戒守候。
当看到纵马而来的骑士的时候,数名士兵顿时夹起手中的长戈。
上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