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803节

但还是那句话,这种事情并非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想要取代士族的重要性,三五年时间太短,十年八年可能初见成效。

“好了,这个事情就暂时不要再提了,让柳白屠暗中调查一下就是了,死了就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影响大局。”

段羽摆了摆手,然后拿起桌面上的热茶喝了一口看着贾诩问道:“文和你们刚从西域回来,路过敦煌的时候,张芝还有张昶兄弟两人办的学堂如何了?”

贾诩抬起双手拱手回道:“已经初见成效。”

“去年从冀州迁往凉州的百万黄巾当中的那些孤儿寡母如今已经都开始迁往敦煌,张芝还有张昶兄弟两人在敦煌也招募了一些寒门学子一同开授讲课。

目前学子已经有数百人之多。”

听着贾诩的回答,段羽微微点了点头。

打破知识垄断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特别是他现在面临的是争霸天下,还需要士族的支持。

当然,这种局面他不会一直让其存在下去。

但是这个办法需要徐徐图之,不能操之过急。

所以,他当初在见到张芝还有张昶兄弟的时候,就将第一步放在了敦煌郡。

敦煌郡远离中原,而且还是他有绝对掌控之地。

张奂晚年的生活就是教授学子。

而作为张奂之子,有“草圣”和“亚圣”之名的张芝还有张昶两兄弟完成这件事情在好不过了。

以敦煌郡为起点,先培养一批人。

不求能有太大的学问,最起码这批人被培养起来,能识字能断案能治理县乡就足够了。

然后在通过这群人,逐渐将文化知识传播在整个凉州。

慢慢形成燎原之火。

“还不够。”段羽微微摇头。

崔烈之死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事儿,但也让段羽心中对士族的警觉与反感更添一分。

“给盖勋去信,加大对学堂的投入力度,但凡入学者,每期每月都会给与一些生活上的补助,入学之子在学堂的食宿全部都由凉州承担。”

“另外,告诉张芝还有张昶兄弟两人,给教授学子的先生以课时还有贡献划分等级。”

“学子每个季度进行统考,成绩优异的学子和先生的晋升等级挂钩。”

“将先生划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进行嘉奖,给与虚职挂名的俸禄补偿,并且族中子弟优先举孝廉。”

“学堂一应文房用具都有凉州提供。”

“给杨阜传信,告知冀县的印刷厂加大规模,将私藏的书籍用白纸印刷成册送往敦煌郡。”

“另外,传信给戏忠让其在西域同样开设学堂,取缔所有西域语言,统一汉语传授。”

段羽一番命令下达,堂下的众人都开始一一记录。

“暂时就这些吧。”段羽继续说道:“你们刚从西域归来,先适应一下长安的诸多事情。”

“如今的长安百废待兴,根基尚且浅薄,关中百姓对于我们的归属感还不是很强。”

“所以要加大对关中百姓的招抚,借着这次登基,先免除关中来年的税负,然后在缓慢的进行土地改革,以凉州生产队的模式暂时不要触及关中士族的利益,进行土地开荒。”

“百姓所用的一应农具,还有明年的良种皆有凉州来提供。”

“把冬季过冬在凉州前年实行的官员入户落实下去,层层监督。”

“同时,将《凉州战绩》在关中大力宣传,让关中百姓知晓凉州的情况。”

时代的限制使得即便是州郡之间的百姓对于远方发生的事情以及情况都完全不了解。

这个时代没有电子通讯,即便只是相隔一个县,也一样如同两个世界一样。

要让关中的百姓知道凉州的待遇,知道凉州百姓的幸福,就只有宣传,加上政策的安抚,双管齐下才行。

“都各自去准备吧。”段羽挥了挥衣袖道:“凉州兵马暂时休整,等陛下登基之后再制定明年的战略方向和具体事由。”

段羽下达完命令,李儒几人并未动弹。

正当段羽奇怪的时候,贾诩,李儒,荀攸还有程昱四人都纷纷起身,然后来到段羽面前。

“君侯,吾等请君侯受封王之礼。”

“君侯,吾等请君侯受封王之礼。”

“君侯,吾等请君侯受封王之礼。”

“君侯,吾等请君侯受封王之礼。”

四人连声说道。

段羽表情诧异。

随后轻轻摇头笑了笑。

看来不光是关中士族急着让他接受封王然后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益捆绑啊。

他这些手下也是一样啊。

当然,这都是人之常情。

他的这些属下从晋阳随他微末之际一直到如今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

并州一脉,凉州一脉......

“好了,这件事情本侯会认真考虑,你们都去忙吧。”

............

司徒杨彪府邸。

被赐封为虎贲中郎将的杨奉此时正和杨彪一同坐在厅内。

听着杨赐把截杀崔烈的过程还有结果复述了一遍之后的杨彪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冀侯不会接受洛阳朝廷的赐封,但长安初定,人心不稳,崔烈只要进入长安,便会引起猜忌,他死了也是最好的结局,这样以来皆大欢喜,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担心前程。”杨彪缓缓说道。

杨赐跟着微微点头道:“就是不知道我等这么做,日后冀侯知晓......”

“不会,放心吧。”

杨奉的话还没等说完,杨彪便摇头打断说道:“即便冀侯日后知晓是我们做的,也不会责怪。”

“长安需要安定,就连未央宫中的太后,皇帝一样也需要,还有冀侯的那些谋主悍将......”

“我们这么做,也算是替冀侯解决了一个麻烦,替太后,陛下解决了麻烦。”

杨奉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

时间一晃,便是数日。

转眼之时便已经来到了既定的刘辩登基的日子。

卯时三刻,天街肃穆

五更未央宫宫墙上架在城垛中间的铜角齐鸣声如雷震。

未央宫所有宫门次第洞开。

三千羽林军披金甲执戟而立,自承白虎殿至西安门铺就十里猩红氍毹。

七十二座竖立在两侧御道上的青铜编钟齐鸣,声震寰宇。

九龙曲柄龙辇自承明殿缓缓驶出,沿着铺满猩红氍毹的御道朝着西安门外的祭天台而去。

第581章 建安,请酒!【2】(本卷最后一章)

辰时初刻。

九龙曲柄龙辇自西安门缓缓驶出。

乘坐在龙辇上的刘辩身着十二章纹玄端冕服,头戴黑色帝王冕旒。

帝王冕旒横竖十二排的玉珠随着龙辇微微摇晃碰撞在一起发出叮当脆响。

十二章纹玄端冕服代表着一年四季十二月,横竖十二颗玉珠则是代表着一天十二时辰。

腰间的天子剑是供奉在祖庙内,曾经高祖刘邦斩白蛇所传的天子剑。

虽然此时的刘辩面色还越显稚嫩。

但在此时却秉承天意,受命于天。

青铜编钟齐鸣,声震寰宇。

三尺铜角苍凉,声如雷震。

长安城外九庙前。

钦天监正手持黄色丝绸包裹着的祭祖祭天诏书高举过头顶。

天边远处东方启明星没入太微垣,日阳初露!

当刘辩乘坐的九龙曲柄龙辇行至长安城外九庙之下后。

首节 上一节 803/8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