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第816节
但若日后是段羽赢了,那除了袁绍那一支之外,袁氏也基本上没有幸存的可能。
所以,他才会让袁基去往冀州。
除了看看袁绍的反应之外,也是有心想让袁基留在冀州,然后辅佐袁绍。
这样一来,如果未来段羽赢了,或许看在袁绍的情分上,看在袁基参与和段羽的争斗并不多上,还可以保留下袁氏嫡系的这一支血脉。
当然了,作为牺牲,袁基需要辅佐袁绍,这是身份上的落差袁基需要接受。
袁基作为袁氏下一代的宗主,一直以来都是袁氏全心培养的对象。
以袁基的年纪,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列为九卿,未来三公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袁绍之前最多不过就是一个濮阳令,都远远不如袁术的虎贲中郎将。
“哎.......”
袁隗叹了一口气。
兄弟阋墙这种事情并不少见,世家大族的兄弟之争不亚于皇室王室的皇子之争,甚至于更加的残忍。
因为培养优秀的族中子弟,本身就如同养蛊一般。
如果说袁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抗拒,或者有什么别样的情绪,他也会有所提防。
可是袁基并没有任何过激,或者说是不满的表现。
没想到........
这却葬送了袁绍。
当然,不光是袁绍,同时也葬送了袁氏和段羽之间最后的一根纽带。
“公道......希望你能赢吧,如果你不赢,那如果真有段羽胜利的那一天,袁氏......”
袁隗一边摇头一边叹气。
如果真有那一天,袁氏凶多吉少了。
.............
十一月。
长安落雪。
彼时的长安城内外一片银光素裹。
但城内城外依旧热闹。
长安城的修建工作依旧在进行当中。
无数徭役清晨便徒步前往长安城内,开始对城墙,城内建筑的修缮工作。
来往的徭役脸上都带着微笑。
无他,只因为长安城修缮所征募的徭役每天都有工钱。
去年,关中大旱,地里的粮食不说颗粒无收吧,但百姓手中的那几亩薄田除了苛捐杂税之外,根本不够一家的口粮。
除了口粮之外,还要留来年的粮种。
若是没有粮种,来年就又要和豪强借,有借就要有还。
可是还了之后,又是一年白忙,长此以往只要有一点点的意外,那就会面临着全家挨饿,乃至于卖掉仅剩下的田地成为豪强的佃户。
但自从天子在长安登基,自从凉王段羽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凉王段羽说,明年会为所有关中手里有土地的百姓发放粮种,而且还是免费的,还是高产的粮种。
除此之外,还会租借农具,耕牛等等。
更主要的是,兴建修缮长安每日都有工钱,还有一顿午饭的免费餐食。
午饭不是稀粥,管饱不说,时不时的还有肉糜和大饼。
自己有的吃,赚到的工钱还能填补家用。
这种好事儿自然所有人都愿意。
这种好事儿一开始长安城的百姓还不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还在观望。
可随着一部分人拿到了工钱,而且是足数没有丁点克扣的工钱之后,彻底点燃了长安城百姓的热情。
除了修缮的长安城之外,长安城外在新朝被焚毁的建章宫也开始重建了。
当然这不叫建章宫了,而是改为凉王府了。
西出的直城门,还有章城门之外几里便是新建的凉王府。
新建的凉王府将整个太液池都圈在其中。
历经一个月的修建,已经能看到大体的轮廓和雏形了。
而城内的冀侯府,也悬挂上了凉王府的匾额。
第592章 称孤道寡【1】
凉王府中庭花园内。
秋日盛开的百花以及绿叶早已落尽,独留下在寒风中挺立的树干枝丫。
地面上铺着一层洁白的落雪。
除了木制的廊道和石亭下还裸露着灰白之色以外,晶莹的雪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星星点点的金银白光。
一串脚印从后宅一直延伸至中庭花园的八角石亭内。
石亭当中,身着黑色蟒袍,身后披着黑色大氅的段羽安静的坐在凉亭的石凳上。
在其面前,还煮着一锅热茶。
段羽坐在正西的位置。
除了面前的这一只杯子以外。
在正北,还有正东的两个方向还各有一只杯子。
段羽拿起木勺,在两只杯子当中各填满了散发着热气的茶水。
随后给自己又倒满一杯。
热气冲破寒流扑打在面上于眉毛之上凝结出白霜。
吹开热气,段羽喝了一口杯中热茶。
比起收到曹操死讯而暴怒之时的段羽此时显得极为平静。
就宛如平常日子当中,平凡的一个清晨一般。
将杯中茶水饮尽也不足以驱散身上的寒气,段羽伸手裹了裹身上的披风,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你们两个......前半生在洛阳为友,后半生争霸天下,从朋友到敌人......最后气死了一个,熬死了一个.......”
“我啊,不是没想过会不会有一天和你们在历史当中一样对战沙场,也不是没想过有一天你们可能会和我翻脸,如那官渡之战一般。”
“可谁能想到,你俩就这么先走了。”
段羽继续拿起木勺给自己倒上了一杯热茶捧在手心。
天空的风雪渐大,笼罩了整个长安。
也越发的显得这座八角凉亭内煮茶的热气孤独而醒目。
在没有穿越之前,段羽所了解的曹操,是那个宛城之战,为了一个女人而葬送了爱将和长子的曹人妻。
是那个好梦中杀人,喊出宁我负天下人,勿要让天下人负我的奸雄。
是那个征伐天下,一扫北方的雄主曹孟德。
同样,在没有穿越之前,段羽所了解的袁绍是那个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的盟主,是那个坐拥河北四州的北方霸主。
也是那个多谋不定,不善决断,屡屡将一首好牌打的稀烂的袁盟主。
但这些,都不是段羽穿越所见。
因为这时的曹操,这时的袁绍,还都年轻。
曹操最大的抱负,是想成为征西将军,为大汉开疆拓土,还满怀着一腔热血,为国效力。
这时候的袁绍还是袁家庶子,前路渺茫,在袁氏无足轻重的一个庶子。
袁绍或许想过要凭借努力证明自己,但庶子就是庶子。
袁基位列九卿,袁术是虎贲中郎将,而袁绍使出最大的力量,才只能成为一个被像是发配一样的濮阳令。
为了给自己争取机会,袁绍辞去了濮阳令,回到了洛阳。
结交朋友,培养名声,但始终都不及袁基和袁术的万分之一,只能闲赋在家。
一句嫡庶有别,似乎就已经将袁绍的一生打下了烙印。
若非天下有变,可能任凭其在怎么努力,终究是一场空。
当初袁绍去往凉州,看似是不错的选择,实际上不过就是为前程的一搏。
在这一点上,袁绍的处境和遭遇甚至不如曹操。
上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