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132节

  那里足够隐秘,所以可以无法无天。

  等他返回会场后,会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李奇维也突生恶趣味,在伦琴大佬的报告上,他提了几个关于X射线的复杂问题。

  伦琴一时半会还真答不出来,李奇维假装露出得意的模样,算是“报复”了相对论之仇。

  此举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大家也心生感慨,好像自从开尔文勋爵那场著名的乌云会议后,物理学的未知领域变的越来越多了。

  不过,这对所有物理从业人员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有未知才有机会。

  如果物理学已经到头了,那么这个世界该是多么无聊啊。

  幸好还有那么多的神秘现象,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于研究。

  会议讨论也因为李奇维的加入,变得更加热烈、活跃,大家一起畅聊学术。

  第一届相对论研讨会,就在这种既热闹又专业的氛围中,完美谢幕。

  大家并没有结束的伤感,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未来会更加精彩。

  几十年后,美国著名五星物理评论家麦克阿瑟,在短视频平台上说道:

  “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第一届相对论研讨会的伟大意义。”

  “我真想回到那个年代,一睹李神的风采。”

  “那是布鲁斯·李封神的开始,也是世界格局从此改变的开始。”

第129章 刚质疑完牛顿,你又要推翻导师?

  1902年9月1日。

  距离第一届相对论研讨会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这次会议对于物理学领域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狭义相对论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甚至连大多数普通人都知道这个最新的物理理论了。

  因为它的结论:时间膨胀、空间收缩、质能方程,很好地满足了普通人的幻想。

  哪怕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能对这些结论评头论足一番。

  或是批判,或是尊崇,感觉非常时髦。

  另外就是这种高规格的会议,逐渐成为了科学领域发布理论的权威。

  每个领域的大佬们,现在都想仿照物理学的操作,举办自己专业的高水平会议。

  邀请全球的顶尖科学家,打造最权威、最盛大、最知名的学术会议。

  总之,后世学术的风吹向了今世,李奇维的出现已经潜移默化改变着科学界。

  而此刻,卡文迪许实验室,他就坐在汤姆逊的对面,师徒二人正在进行一场谈心活动。

  “布鲁斯,说来惭愧,你博士入学到现在,我还没有指点过你什么。”

  “教授,您不能这么说,我能顺利从三一学院毕业,并在卡文迪许读博,离不开您的支持。”

  “在我心里,您这些无形的支持,比有形的博士课题支持重要多了。”

  汤姆逊听完李奇维的解释后很开心,但故意打趣道:“哈哈,布鲁斯,是不是觉得不需要我的指导,也能顺利博士毕业啊。”

  李奇维顿时头大,苦笑道:“教授,那怎么可能,我最近不都是一直问您原子结构相关的问题嘛。”

  汤姆逊很惊讶,“你不准备以狭义相对论当做毕业内容吗?”

  李奇维笑道:“我没有那个打算。”

  “先不提狭义相对论还未被证明完全正确,争议太大。”

  “而且它是我和爱因斯坦合作的成果,当做我自己的毕业论文有点说不过去。”

  “我还是坚持当初选的课题,而且最近我也做出了一些成果,应该能够达到毕业标准。”

  汤姆逊闻言点头,布鲁斯这个学生,是他教学生涯以来,带过的最奇特的博士生。

  他既不像威尔逊,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也不像卢瑟福,专心致志、灵光一闪。

  他给人的感觉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就是随意。

  好像他是漫步在物理真理的沙滩上,随便走几步,就能拾到几个镌刻有真理的贝壳。

  他从不在实验室加班,也不会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但总是能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学术成果。

  汤姆逊有时候只能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确实很大。

  总有一些天才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布鲁斯,我看伱最近的问题,都是关于原子结构的,你的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吗?”

  李奇维严肃起来,说道:“教授,我的实验想法,主要来自卢瑟福,之前的开题报告上有详细的说明。”

  汤姆逊示意继续,当初李奇维选择课题,还是他给出了四个选择,最终对方选择原子结构这个最难的。

  所以,汤姆逊对于李奇维的研究很关注。

  但他本人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过问具体的实验数据和进展,今天正好可以听一下对的汇报成果。

  李奇维说道:“我最近的工作,就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然后统计撞击后,α粒子的路径角度。”

  “根据角度的分布规律,去推测原子内部可能存在的结构。”

  “根据我最新的实验结果显示,我发现原子的内部很奇怪,而且而且”

  李奇维表现出一副很纠结的样子,还时不时看向汤姆逊几眼。

  这让汤姆逊摸不着头脑,非常不解。

  你分析你的实验结果,为啥老看我,“怎么了,布鲁斯,实验结果有什么问题吗?”

  李奇维好像下定了决心,说道:“教授,根据我的研究发现,您的原子枣糕模型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我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子内部结构模型。”

  嚯!

  汤姆逊顿时就被震惊住了。

  这是学生要推翻老师了吗?

  物理学的世界,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汤姆逊苦笑道:“布鲁斯,你才宣布推翻牛顿不久,现在就又想推翻你的导师我啊。”

  “来吧,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反正我不是牛顿,被推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这番话倒把李奇维说的不好意思了。

  但为了博士能够名正言顺地毕业,他也只能“杀师证道”了。

  不过在科研界,推翻自己的老师,不是大逆不道之举,反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谈。

  因此,汤姆逊并不会生气,他兴致勃勃地看着李奇维,想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推翻的。

  “教授,我的实验结果显示,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而是集中在内部中心的很小一块区域。”

  “我把这种聚集的正电荷,称为【原子核】,原子的内部结构称为【原子核式结构】。”

  “而电子就在原子的外部,围绕原子核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一样。”

  “所以我给【原子核式结构】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行星模型】。”

  说着,李奇维拿起纸笔,画出模型,解释给汤姆逊听。

  汤姆逊听完李奇维的行星模型后,被震惊的合不拢嘴。

  如果这个发现真是对的,那对于原子领域的研究无异于是爆炸性的消息。

  甚至可以说,李奇维又单独开辟了一个新的物理学科:原子物理学。

  老天啊,人真的能天才到这种程度吗?

  在理论物理上有天赋就算了,现在连实验物理都要逆天了。

  “布鲁斯,你确定你的实验结果可靠吗?”汤姆逊此刻非常激动。

  “我是说,原子结构研究可不是相对论,仅仅在大脑中推导即可,它是需要切实可信的实验数据的。”

  李奇维郑重道:“教授,你放心,所有实验的原始数据,还有实验仪器我都记录完整。”

  “整个实验,我也连续测量了三次,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完全能够证明我的行星模型假说。”

  “我最近正在撰写论文,进行最后的理论分析和确认。”

  汤姆逊大喜过望,“好好好,布鲁斯,那你好好写论文,我真是迫不及待想看你的成果了。”

首节 上一节 132/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