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153节
于是,在普朗克的引领下,李奇维见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的数学教授,希尔伯特。
碰巧的是,李奇维还见到了格罗斯曼,对方目前就在希尔伯特门下攻读博士。
好兄弟见面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
当得知李奇维要回国后,格罗斯曼非常不舍,并嘱咐李奇维一定要经常和他写信。
同时补充一句:如果数学有问题,随时找我。
格罗斯曼现在非常自信,觉得自己的数学强的可怕。
李奇维笑着答应他,表示一定会经常请教。
今年40岁的希尔伯特,一双明亮的眼睛,深邃至极。
他在1900年8月8日,于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大会上,提出了20世纪数学家应该努力解决的23个数学问题。
这23个问题统称希尔伯特问题,被认为是20世纪数学的至高点,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和开尔文勋爵的物理演讲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奇维一直秉持一个观念,数学大佬才是所有自然科学背后的男人。
物理学家之所以比数学家更有名,是因为高深的数学,已经脱离了普通人的想象。
再牛逼的数学家也不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让普通人明白自己在研究什么。
和希尔伯特的交流,让李奇维获益匪浅。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不如这个时代的人,对方的数学功底实在太深厚了。
难怪对方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天才中的天才”。
但同时,希尔伯特对李奇维的震惊丝毫不低。
这个物理学的第一天才,给他的感觉就好像汪洋大海一般,深不见底。
自己引以为傲的数学知识,对方能了如指掌,虽然不是特别精通,但也足够骇人了。
于是,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见完了希尔伯特后,李奇维又分别拜访了伦琴等人,最后去往下一站。
1902年12月15日,李奇维到达瑞士苏黎世。
他和爱因斯坦在“大都会”咖啡馆内,肆意畅聊,从学术到生活,无所不谈。
这里是他第一次来瑞士,和爱因斯坦聊天的地方。
甚至当时还成立了苏黎世学派。
不过自从相对论研讨会结束后,二人不约而同地决定暂缓抛出这个名头。
毕竟现在的狭义相对论,还不够资格成为一门学派。
爱因斯坦热切地看着李奇维,问道:“布鲁斯,你真的有把握在十年之内,创造广义相对论吗?”
李奇维笑道:“我回国后,主要就是潜心研究广义相对论,我认为问题不大。”
爱因斯坦被他的信心打动,他伸出手,“布鲁斯,预祝你圆满成功,王者归来!”
李奇维坚定地说道:“一定!”
“爱因斯坦,未来物理学界必有相对论一席之地。”
结束和爱因斯坦的道别后,李奇维带着王路遥去了瑞士的滑雪圣地。
为了帮助王路遥学会滑雪,李奇维煞费苦心,手把手教,害的自己都摔了好几次。
王路遥最后终于学会了滑雪,高兴的手舞足蹈。
为了奖励李奇维,她答应了玩李奇维的小游戏。
身份游戏。
李奇维坏坏地讲解游戏规则:
他是:太子;
王路遥要把他变成:木子;
然后再他变成:杰子;
最后李奇维又变成:太子。
一轮游戏结束后,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味道。
1902年12月23日,李奇维到达法国巴黎。
他和王路遥在居里夫人的家里,一起度过了圣诞节。
看着和王路遥开心聊天的居里夫人,李奇维心中忽然有点悲伤。
如果历史没有变化,1906年,居里先生就会在一场马车车祸中不幸遇难。
失去丈夫后的居里夫人,很快就陷入了丑闻之中。
而男主角正是居里的博士生,郎之万。
对方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居里夫人,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
李奇维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偏见。
如果深究,其实历史上那些名人,都有普通人觉得难以想象的各种黑料。
哪怕是爱因斯坦也一样。
人无完人,科学家也是人,不应该被神话。
或者说,可以神话科学家的成就,但是不能神话他的为人。
成果有高低大小之分,人格都是平等的,这个世界上,圣人终究是少数。
随后,在居里夫人的介绍下,李奇维认识了她的好友,法国数学家庞加莱。
今年48岁的庞加莱已然是大师风范。
他被公认为19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领袖级数学家。
是对于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
甚至对于相对论也有独到的见解。
充分说明牛逼的数学家,只要愿意,可以从事任何领域。
他留下来的庞加莱猜想,更是对后世的数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奇维以晚辈的身份,和庞加莱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双方都震惊于对方的学识。
李奇维的年轻让庞加莱内心感慨万千,他想到了伽罗瓦,同样都是在年轻时就耀眼无比。
庞加莱对于未来的广义相对论,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让李奇维连忙感谢。
在满满的收获中,李奇维拜别众人。
1902年12月28日,李奇维到达比利时布鲁塞尔。
这个城市承载了他太多美好的记忆。
未来他也许会在这里留下更多的传奇。
他受到了索尔维最高规格的接待。
当得知他要返回国内后,索尔维仰天长叹,仿佛痛失知己一般。
搞得李奇维不知说什么好,他只是回国一趟,又不是生离死别。
他哪里知道,索尔维已经将他看做了福星,没有他的日子里,或许一切都会变了。
1902年12月30日,李奇维到达荷兰鹿特丹。
见到洛伦兹后,李奇维对没有去参加他的诺奖典礼而道歉。
洛伦兹无所谓的一笑,他知道李奇维马上就要离开欧洲了,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来不及去。
李奇维开起了玩笑:“教授,等下次你再获得诺奖,我肯定前去祝贺捧场。”
洛伦兹哈哈大笑道:“布鲁斯,我觉得这话应该我对你说才是。”
“我认为你再次得诺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到时候,你可得再请我吃顿好的啊。”
李奇维笑道:“要是我能得第二次诺奖,请你十次都没问题。”
洛伦兹又说道:“布鲁斯,你是我见过最有物理学天赋的人。”
“希望你回到你的国家后,不要忘记继续学习物理,我等待你的归来。”
李奇维郑重说道:“一定会的,教授。”
和洛伦兹道别后,李奇维于12月31号晚上回到剑桥家里。
至此,这一趟回国前的旅途和告别正式结束。
接下来,他就要为博士毕业答辩做准备了。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