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226节

  除了必要的城市生活保障基础设施、行政管理体系、城防队伍。

  剩下的就是和科学相关的产业了。

  学校、科研机构、高科技公司、工业与工厂

  李奇维理想中的科学之城是一个世外桃源,自成一体。

  且同时拥有武力保护自己,不受野心家的觊觎。

  因此,在原子弹没有研发出来之前,科学之城肯定不会升格。

  它只会以城市的名义对外宣传,当然也就算不上一股政治势力,不会受到列强的重点关注。

  1906年的下半年,李奇维就在各种忙碌中度过。

  这期间,国内也发生了不少大事。

  9月1日,清政府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京师各界都开会庆祝,憧憬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11月4日,清政府下令制定报律,严厉打击革命党人的大不敬言论,封杀各种宣扬革命思想的报纸。

  能够看出清朝已经开始狗急跳墙,然而为时已晚。

  只要把报纸开在租界内,清廷也只能干瞪眼了,他们可不敢去租界内拿人。

  紧接着,11月6日,清政府又发布新的官制,让大权集中在满人手里。

  这已经是很明显的信号了,满清不再相信汉人,这样激发了更大的矛盾

  李奇维甚至自嘲,自己这个广东教育使估计就是仕途顶点了。

  光绪再看重他也没有用。

  光绪现在的身体越来越差,几乎不能处理朝务。

  他本以为自己能卧薪尝胆,没想到却是回光返照。

  年少登基,他意气风发;妖后专政,他一蹶不振。

  李奇维至,他卧薪尝胆;病入膏肓,他万念俱灰。

  看来后世那个传闻是真的。

  不然无法解释,一个才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皇帝,竟然会好端端虚弱成那样。

  李奇维微微叹息,光绪这个皇帝很难评,也许生不逢时,就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

  这一年,还发生了其他事情。

  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在保定设立陆军军官学校。

  美国教会在上海创办沪江大学。

  协和医学校在京师成立。

  而放眼国外,李奇维最关注的是今年的物理诺奖。

  他的导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汤姆逊教授,获得了1906年的物理诺奖。

  获奖理由是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因为汤姆逊发现电子的成果,就是在气体导电研究中产生的。

  李奇维第一时间发电报,向汤姆逊表示祝贺。

  他戏称,现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有两人获得物理诺奖的机构。

  并且预测,将来这个数字还会增加到三、四、五、六

  这让汤姆逊非常开心,他虽然自信自己肯定能获奖,但是真的来临后,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不然学生获诺奖了,自己这个导师却没有,那岂不是很尴尬。

  汤姆逊没有回电报,而是回信,问李奇维什么时候归来,现在物理学界对他是翘首以盼。

  李奇维便将自己的计划告知对方,他的心里也在无限期待。

  欧洲才是他睥睨天下的主战场。

  李奇维回到国内后,并没有在学术界大放异彩。

  因为国内根本就没有对手,甚至连懂他的人也没有。

  他总不能天天去打假和硬装逼吧。

  揭穿符水骗局、解释鬼火现象、摩擦起电小把戏、召唤雷电装正神。

  这些于他而言,都毫无意义。

  他堂堂一个物理诺奖得主,整天研究这些也太掉价了。

  同时,也可以看出当前这个时代,世界的那种撕裂感。

  西方相对论都已经出来了,接触到了时空的本质。

  而东方还在跳大神呢。

  李奇维要做的不是改变某个人的观念,而是改变一国的观念。

  到了1906年的年末,李奇维终于又向自己的二哥李仲星坦白了。

  因为他现在急需一个能信任的管理人才,帮自己分担压力。

  国内的教育事业、公司产业、和革命党人的接触、《科学周刊》等等。

  国外盛景然的投资公司、婆罗洲开发建设、安保力量建设等等。

  事情千头万绪,李奇维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他需要一个能统领大局,运筹帷幄的人。

  而李仲星最合适,因为他有当官的经验,而且又热爱管理,最重要的是自己二哥。

  “三三.弟,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我的老天爷,你怎么不声不响,就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我以为你去婆罗洲就是单纯建学校呢?”

  李奇维笑道:“这件事,我已经和大哥说了。”

  “他未来就负责科学之城的城防工作,是我们的武力保障。”

  “而二哥伱,将来就会管理科学之城,让其井井有序地运行。”

  “甚至,未来整个婆罗洲都会在你的管辖之下。”

  此刻,李仲星已经变成痴汉了,脸上带着傻笑。

  婆罗洲他是知道的,那块地方太大了,简直就是一个大国的基础。

  他算听明白了。

  等到将来那个什么茶叶蛋研发出来,婆罗洲就是他李家的了。

  到时候,三弟自然是国王,大哥就是大将军,那他自己就是丞相。

  那可是丞相啊,比以前的李大人还要牛逼无数倍。

  与之相比,自己现在这个布政使经历司都事,就跟屁一样,毫无可比性。

  干了!

  “三弟,你放心,我们兄弟三人其利断金。”

  “二哥绝对全力支持你。”

  “今天我就去办理辞职手续,早早熟悉你的事业。”

  “二哥我虽然不懂科学,但是人心我还是懂一点的。”

  “我不知道欧洲那些洋鼻子什么情况,但是在亚洲,很多方式肯定要改变的。”

  “以后,你不好意思提的问题,都交给我。”

  李奇维心想,二哥李仲星果然不愧是老油条,一眼就看出自己的问题。

  归根结底,李奇维是一个大学者,他这样的人是不合适搞具体的管理工作的。

  因为他无法表现出上位者的那种杀伐果断。

  李奇维一直都是用平等的思维去与人交流,在后世这种方式还没什么问题。

  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这种态度不是好事,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普通人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领袖,而不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君子学者。

  尤其是接下来要去婆罗洲筚路蓝缕,开拓莽荒。

  那就更需要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

  而李仲星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他是李奇维的二哥,身份足够高。

  第二,他不懂科学,没有偏见,更能公平公正,赏罚分明。

  第三,专业对口,李仲星一直有个大官梦,一定会尽职尽责。

首节 上一节 226/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