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234节

  英国血亏。

  因此,李奇维必须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不引起反对,狠狠地薅英国的羊毛。

  他手里几十上百个诺奖成果,带出几个获得诺奖的学生轻而易举。

  到时候,英国一看他对大英帝国如此忠心耿耿,必然放松警惕。

  李奇维在婆罗洲的科学之城,也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干了,慢慢发育,积蓄力量,最后一口吞下。

  几个诺奖成果,换一个70多万公里的婆罗洲,这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

  一切都是算计和套路。

  就在李奇维想着博士招生计划时,参观也已经结束了。

  他对格里高利道谢后,便让对方先回去了。

  格里高利走路都是飘着的,这年头读博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像后世博士泛滥,现在的博士金贵的很。

  有了这个头衔,你至少在任何场合和领域,都能挺直腰杆了。

  而且现在的博士招生也没什么考试,只要有导师愿意要你,你随时可以去读。

  至于能不能毕业,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后世国内的许多大学,也是类似的导师选拔制度,不需要经过统一的考试。

  有的硕士生甚至只跟导师说了几句话,就能转成博士了,毫无难度。

  若是对于不熟悉的学生,推荐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李奇维从伦敦返回剑桥后,又去找了汤姆逊一次。

  和对方讲了自己的最终决定后,汤姆逊很开心。

  他在乎的是李奇维在英国稳定下来,而不是在哪个大学。

  反正以对方的聪明才智,在哪里都会闪闪发光。

  “伦敦国王学院很不错,他们的副校长卡普和我是熟人。”

  “前段时间,你还没来英国时,他还来找我,让我介绍物理学教授给他。”

  “那时候卢瑟福和理查森都已经安排好了,我就拒绝了他。”

  “如今既然你想去他们那里的物理系,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保证没问题。”

  “以你的条件,再加上国王学院目前的情况,我觉得担任物理系主任应该没有难度。”

  李奇维大喜,他没想到汤姆逊的关系这么铁。

  别看他又是诺奖,又是爵士,但他毕竟是华夏人。

  在国内,李奇维是想去哪去哪。

  但是在英国,这种隐形的限制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就好比一个外国人,绝对不可能当京师大学的校长一样。

  然而,有了汤姆逊的保证,一切就都有可能了。

  毕竟一个物理系主任和校长所代表的意义是不能比的。

  李奇维自身的实力,足以让汤姆逊愿意去出力。

  要是换做威尔逊,估计就差点了。

  不然汤姆逊早都把威尔逊推荐去国王学院了,镀镀金也是好的。

  半个月后,李奇维带着推荐信,再次来到伦敦国王学院,见到了卡普副校长。

  “布鲁斯博士,非常欢迎你的到来。”

  “以后有什么需求,都可以随时向学校提出。”

  卡普神色激动,他对李奇维的到来是意想不到,但又无比兴奋的。

  因为一个牛逼的物理学家,能给学校拉到多少经费,剑桥大学就是标杆。

  卡普脸上笑开了花,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伦敦国王学院和剑桥大学不同,学校对于旗下各个院系具有较大的管理权,只是把教学权力放给了各院系的教授和讲师。

  所以,卡普对于物理系主任的人选有很大的发言权。

  李奇维也笑道:“希望以后能为伦敦国王学院物理学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一番寒暄过后。

  卡普说道:“布鲁斯博士,现在可以提前称呼你为布鲁斯教授了。”

  “学校对于你的博士招生,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你只要报备信息即可。”

  李奇维感受到了伦敦国王学院的诚意,看来自己是来对了。

  要是他去牛津大学,肯定不会被如此特殊对待。

  接下来,卡普带着李奇维签署了几分合同,正式确定聘用关系,成为伦敦国王学院的物理系主任。

  此刻,李奇维也终于有了英国正规大学的教授头衔。

  以后他就可以被人称为布鲁斯教授了。

  他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教授头衔竟然是伦敦国王大学的。

  那就先定一个小目标,五年内,至少获得20所欧美名校的教授头衔。

  这个时代,也是有荣誉教授头衔的,所以李奇维的目标可行。

第206章 国王学院竟然还有高手?

  1909年3月1日,李奇维以伦敦国王学院物理教授兼物理系主任的身份,正式来学校报到入职。

  他的到来让物理系的师生们全都兴高采烈。

  李奇维笑着和所有人打招呼,并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

  他表示要带着国王学院物理系迈向更高的台阶。

  顿时引起台下的一阵掌声。

  接下来,他又单独拜访了物理系目前的讲师和教授们。

  其中一个人让李奇维大为诧异,没想到国王学院还有隐藏的高手。

  “你好,巴克拉教授。”

  “久仰你的大名。”

  32岁的巴克拉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布鲁斯竟然知道自己。

  他感觉到受宠若惊,连忙回礼。

  “你好,布鲁斯教授。”

  “非常欢迎伱的到来。”

  “我现在的心情十分激动。”

  李奇维笑了笑,温和地说道:“巴克拉教授,前两年你和亨利·布拉格教授关于X射线本质的争论非常精彩。”

  “布拉格教授还是我的博士毕业答辩评审老师呢。”

  “他的犀利我是深有体会,能与他一较高下的一定是高手。”

  巴克拉被李奇维夸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脸色变的潮红,显然非常激动。

  李奇维那是谁?

  物理学第一天才,量子论和相对论创始人,第一届物理诺奖得主。

  还有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质能方程、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等等顶级成果。

  能得到对方的夸奖,巴克拉简直和吃了蜜一样。

  这就是物理顶级大佬的影响力。

  李奇维笑着看向对方,心中感慨。

  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了。

  随便一句话就让未来的大佬受宠若惊。

  巴克拉可不是什么小卡拉米,真实历史上,他也是获得诺奖的大佬。

  李奇维口中的争论也和X射线有关。

  如果说在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物理学的巅峰成果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那么次一级的就是X射线、放射性、原子及电子研究这三大方向。

  其中X射线更是在初期引起最多的关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有5个诺奖与之相关。

  1901年,伦琴因为第一个发现X射线,而获得物理诺奖。

首节 上一节 234/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