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262节

  他对着玻尔说道:“玻尔,你把我刚刚的想法记下,当成我们的研究课题,就不要写在公开文件里了。”

  玻尔说道:“好的,教授。”

  能斯特点点头,但是他没有把李奇维的话放在心上,准备回去扔给学生去研究。

  因为他觉得布鲁斯不懂热力学。

  刚刚的回答,他就不是很满意,李奇维并没有解释到核心机理,量子到底是什么行为改变呢。

  然而,在未来,能斯特逢人就说他有多后悔,自己的那个学生有多傻。

  因为能斯特的学生忘记了测量低温电阻的事情,导致错过重大发现。

  “哎,别提了,我真是后悔啊。”

  “布鲁斯真是太可怕了。”

  “他只是随便说几句,没想到竟然都是诺奖级的成果。”

  “我已经让我的学生们,人手一本布鲁斯语录集,反复揣摩他说的每一句话。”

  这也导致后世有一个经典笑话:想得诺奖吗?那就研究布鲁斯说过的话吧。

  李奇维只能无奈摆摆手,诺奖送到嘴边你不要,那就不能怪我了。

  物理研究有时候也需要一点气运。

  李奇维更是有一种古怪的感觉。

  他认为自己不应该多说话,因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冒出一个诺奖。

  X射线晶体衍射、同位素等等,这些名词只要一出,在场的大佬就能立刻想到怎么回事。

  李奇维现在就好像口含天宪一般,一句话就代表一条宇宙真理。

  他可比皇帝牛逼多了。

  因为皇帝的真理是假的,而他的真理是真的。

  就在李奇维自恋时,一直在安静听讲的居里夫人忽然说话了。

  她看向李奇维的目光很复杂,有感激,有敬佩,还有一丝不明的意味。

  而郎之万的目光则从来没有离开她超过十秒钟,难怪小郎后面成就不大,精力都用来干别的了。

  居里夫人问道:“布鲁斯,你之前曾对我说过,要注意放射线的危害性。”

  “你认为放射线对人体会产生损伤吗?”

  “可是目前的证据表明,它反而是能治疗人体的癌症等疾病。”

  女性的思维果然和男性不一样。

  男物理学家们问的都是纯学术问题,至于危险?不在乎。

  做实验哪能没风险的。

  对这些大佬来说,只要他们的头脑不会僵化,身体损伤那都是小问题。

  因为做实验而受伤的科学家们,实在是太多了。

  李奇维轻轻一叹,看来居里夫人还是没有听从自己的告诫。

  真实历史上,居里夫人研究镭的那个笔记本,在一百多年后,依然具有强烈的放射性。

  因为镭本身就属于放射性最强的那一批元素。

  要是放在西幻魔法世界里,居里夫人的笔记本简直就是妥妥的圣物,真实伤害拉满。

  “居里夫人,我在我的国家,开发了几个矿场。”

  “我的目的是研究铀等元素,在陶瓷上的应用。”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镭等放射性元素,会让正常的皮肤产生瘙痒等感觉。”

  “所以,为了安全,我制定了严格的防护措施,以防万一。”

  “你长时间接触这种射线,哪怕是有利的东西,也会产生反作用。”

  “希望你可以注意一下。”

  说到这里,李奇维突然想起,不知道地下的慈禧老妖婆,现在有没有在发光。

  居里夫人美目流转,轻声道:“好的,我记住了。”

  李奇维觉得气氛有点奇怪,连忙转移话题。

  接下来,汤姆逊、瑞利勋爵、普朗克等人都对原子和量子的关系,和李奇维讨论起来。

  在场的大佬们都对量子的应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得益于李奇维的横空出世,如今支持量子概念的人越来越多。

  但李奇维实在不敢说太多,尤其是电子轨道量子化。

  这个概念,就是开启接下来十多年量子研究的钥匙。

  也标志着旧量子论即将达到顶峰。

  这把钥匙,必须由玻尔亲自开启。

  但是旧量子论依然没有摆脱经典物理学的束缚。

  因为轨道这个词,就明显带有经典物理学的风格。

  这也是玻尔受到李奇维的影响,他牢牢记住了经典物理学不应该被抛弃。

  而随着讨论越来越深入,大家对李奇维的震撼也越来越强烈。

  不管是经典物理学,还是现代物理学。

  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验。

  就没有对方不会的领域。

  普朗克欣慰地看着李奇维,他觉得对方回国的这几年,肯定是下了苦功夫。

  他没有急于求成,反而是把自己的所学融会贯通。

  以一种更高的视角,看待物理学的发展。

  而其他人只有一句:布鲁斯更强了!

第224章 锁死美国物理研究十年时间

  李奇维演讲完后,面对在场诸多物理学大佬的疑问,他一一解答。

  就在他以为要结束时,一直没有说话的迈克尔逊忽然示意提问。

  迈克尔逊在台下座位上感慨万分。

  刚刚的一两个小时里,他震惊的次数比过去一辈子加起来都多。

  他和密立根作为从美洲来的物理学家,看到欧洲的物理学发展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心中震惊可想而知。

  不夸张地说,迈克尔逊认为此时欧洲的物理学领先美国至少二十年以上。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差距。

  如果没有外力因素,这种差距会一直存在,甚至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

  历史上的华夏就是这样,民国成立后,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物理学的发展,直到后世也没有赶上。

  而美国则是借助两次世界大战,一股脑把全球顶尖物理学家打包带走了。

  这才有了它的快速崛起和国力提升,最终成为霸主。

  由此可见,科学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而物理学家更是科学家中的科学家。

  所以,当迈克尔逊看到李奇维和大佬们谈笑风生时,他有点坐不住了。

  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美国的物理学未来堪忧。

  以后美国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想要继续深造的话,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欧洲。

  这就会造成大量的人才外流。

  当然,这种事情是肯定不适合在会议上提出的。

  这是一场全球最高端的物理学学术会议,而非讨论国家发展的会议。

  于是,迈克尔逊说道:“布鲁斯,相比量子论,我其实对相对论更感兴趣。”

  李奇维笑着对他点点头。

  经典物理学的两朵乌云之一,就是由对方引出的,他当然会研究相对论。

  迈克尔逊曾将李奇维的论文反复揣摩,他试着去接受那种匪夷所思的世界观。

  他发现,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承认李奇维的相对时空观。

  其实狭义相对论非常好理解,它里面用到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一点也不复杂。

  哪怕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本科生,只要仔细去研究,都能大致看懂。

首节 上一节 262/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