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275节

  “而且,这一次的会议和以往的不一样。”

  “不管是量子论还是相对论会议,参加的都是物理学领域的人,最差也是本科生。”

  “而科学促进会主要以普通人为主,他们感兴趣的点和学者们不一样。”

  “你必须讲的非常浅白直接,才能让他们明白伱的意思。”

  “正好可以锻炼你的能力。”

  李奇维闻言笑了笑,说道:“教授,我这次来主要就是学习的。”

  “我想多了解其它领域的知识。”

  “所以,还是不出风头的好。”

  “这种面对普通人的科学会议,是我的短板,我怕我控制不住自己,出口都是专业名词。”

  汤姆逊和威尔逊哈哈大笑,表示理解。

  威尔逊说道:“那真是太可惜了,布鲁斯。”

  “我还希望你能用你那犀利的嘴皮,去教训一些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呢。”

  “我以前旁听过几次,好家伙,有些人连基本的物理学常识都没有,还敢在那大放厥词。”

  “可惜我也不会吵架,最后只能灰溜溜走了。”

  汤姆逊笑着解释道:“那是以前了。”

  “如今会议越来越正规了。”

  “不过每次会议,物理学家愿意来的都很少。”

  “因为观众们对物理学不感兴趣,或者说,他们对前沿的物理学不感兴趣。”

  “他们只想看在物理学家眼里,非常无聊的那种小实验。”

  “所以,今年我也没有邀请多少物理学家来,主要就是皇家学会的那些人。”

  李奇维点点头,表示理解。

  哪怕在后世也是一样,中学老师们上课,还是喜欢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吸引学生。

  纯理论和数学的东西,对于普通人实在太不友好了。

  但是真理往往需要通过数学来表示。

  1910年2月10日,剑桥大学最大的会场内,早已人头攒动。

  按照汤姆逊的统计,本次会议足足来了4000多人。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也幸好剑桥大学足够大,能够轻松容纳这么多人。

  李奇维在威尔逊的介绍下,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学氛围。

  威尔逊为了保证李奇维能听到,大声吼道:

  “以往的会议,只要不是在剑桥附近的城市举办,我基本都不会去。”

  “主要是太吵了,也没个秩序什么的。”

  “看到那两边的演讲台了吗?”

  李奇维朝着威尔逊的手指方向看去,主会场的两侧,分别有一个高台。

  看造型有点像后世的报亭,正好能容下一个人站在那里演讲。

  里面有扩音设备,可以保证演讲者的声音被台下的上千人听清楚。

  而观众们可没有座位,他们只能站在地上。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热情。

  毕竟普通人可没有多少机会,能接触到科学。

  虽然会议需要买票,但那也很便宜。

  花这么一点钱,就能了解如此多最前沿的知识,怎么看都是赚的。

  李奇维看了一会,突然卧槽一声,这不就是后世的博览会嘛。

  只不过把各种产品变成了科学理论而已。

  唯一不同的,会议带有辩论环节,非常能激发人的兴趣。

  欧洲文化传承于古希腊。

  而古希腊早在几千年前,就喜欢和擅长辩论了。

  因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这天下只有两种科学。

  一种是讲道理的,一种是不讲道理的。

  只要是讲道理的科学,就一定得接受辩论。

  双方只要接受一个共同的基准,那么最后一定就会分出对和错。

  这就是辩论的意义。

  李奇维一时间觉得挺有意思的。

  在大清,他不可能看到这些东西。

  开玩笑,官老爷还用得着和你辩论?

  不揍你一顿,你就得谢天谢地了,还敢出言反驳。

  当然,也不要把此时的英国想的太好。

  当初赫胥黎和主教辩论时,即便他掌握了科学真理,也依然说服不了对方。

  说白了,人是不可能被说服的。

  他如果可以被说服,那他就不会需要你去说服他,他自己就能想明白。

  他之所以不被说服,是因为他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真理,而是为了整你。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所以,李奇维对于这种辩论兴致缺缺。

  如果是两人单独坐下来讨论,他还有点兴趣,从理论上证明自己。

  但是这种公众场合,观众需要的不是精确,而是劲爆。

  谁的观点越劲爆,谁就能收到最多的掌声。

  这和后世的大学辩论一样,已经失去了辩论的本意,转而为取悦观众。

  毕竟你说了一句话,台下一点反应没有;而对方一句话,观众掌声雷鸣。

  不要管人家对不对,从气势上就输了。

  这时,正在胡思乱想的李奇维,忽然听到了观众传来的欢呼声。

  他朝台上看去,发现是一位老者,但看起来精神矍铄,中气十足。

  李奇维只隐约听到什么“进化”,然后就引起了场内的轰动。

  于是,他问威尔逊,“那个老者是谁?”

  威尔逊吃惊地看着他,笑道:“布鲁斯,你没开玩笑吧,你在剑桥大学几年了,连他都不认识?”

  李奇维懵逼了,对方很牛逼吗,我为啥要认识他。

  威尔逊说道:“他叫费朗西斯,目前是剑桥大学的植物学教授。”

  “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查尔斯·达尔文。”

  李奇维惊讶了一声,怪不得威尔逊奇怪。

  原来对方是达尔文的儿子,那确实有牛逼的资本。

  不过,他之前一直关注的都是物理学,所以还真不知道其他学科的事情。

  所以,即便费朗西斯也在剑桥,李奇维也从未见过对方。

  而对方也从未找过李奇维。

  显然,李奇维虽然在物理学领域天资纵横,被誉为第一天才。

  但要和达尔文比,可能还稍逊一筹。

  毕竟某位已故大佬曾言,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

  由此可见达尔文的地位。

  李奇维来了好奇心,他想看看在这个时代,进化论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第232章 进化论与基因论

  第79届英国科学促进会上,李奇维首次见到了达尔文的三儿子,费朗西斯教授。

首节 上一节 275/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