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03节

  但是显然能斯特没有在意。

  而现在,超导的发现,就好像一柄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能斯特现在就祈祷,没有人从玻尔笔记中看到这一段,不然自己肯定要被骂愚蠢了。

  几個博士生瑟瑟发抖,根本不敢还嘴,但心里吐槽:

  “您老随口一说,我们就得累个半死。”

  “自己本职的研究都搞不完,哪里还有时间做其它的。”

  不过,他们肯定不敢说出来。

  老老实实安装实验设备,准备重复汞、锡、铅的低温电阻实验。

  有了钱五师的论文参考,实验进行的很快。

  能斯特作为目前热力学领域的扛把子,他的实验室里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阻仪。

  然而,测试结果依然让他不敢置信,浑身激动!

  金属的电阻真的降为零了!

  当然,还存在一种可能。

  那就是电阻其实不为零,而是极小极小,小到超越了仪器的极限,仪器测不出来。

  不过这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物理学家不是数学家,不用追求数学上的极限和完美。

  对于电阻这种性质来说,0Ω和无限逼近0Ω区别不大。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理论。

  既然超导现象已经被发现,下一步肯定就是研究它的机理。

  在超导论文发表后十几天,能斯特团队在德国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对钱五师实验的重复实验。

  论文以绝对精确的数据,证实了金属电阻在极低温下,确实会变成零的现象。

  能斯特公开支持超导!

  轰!

  物理学界瞬间疯狂了。

  能斯特作为参加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大佬,在热力学领域,他甚至比李奇维还要权威。

  一个小小的电阻测量,有了他的保证,那实验结果必然不会出现问题。

  虽然有物理学家提出了质疑,认为可能是电阻太小,测不出来。

  但是能斯特回答道:“我实验室的电阻仪可以测量到10^-15这个数量级。”

  “这种数量级,我认为和零已经没有区别了。”

  “当然,也许在未来,还有更先进的电阻仪。”

  “但是我认为,它依然测量不出超导体的电阻。”

  真实历史上,即便在李奇维那个时代,关于超导的电阻到底是严格为零,还是无限趋近于零,一直没有定论。

  有物理学家做过实验,让电流在超导体里不停运行。

  电流学习了.啊不运行了两年半后,依然没有丝毫的减弱迹象。

  根据最精确的数据,超导体的电阻小于10^-21这个数量级。

  这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程度了,和零也没有多大区别。

  当然,这里面存在一个循环论证的问题。

  不过,这一切都不影响超导的实际应用和伟大意义。

  能斯特的论文,就好像一个定心丸,让钱五师三人,舒了一口气。

  李奇维却淡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让钱五师等人无比羡慕。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教授的那份心境,波澜不惊。”

  玻尔等人羡鸡紫。

  这一下,钱五师三人就达到博士毕业要求了。

  简直羡煞旁人。

  这时,李奇维说道:“五师、湖州、怀宁,你们不要因为发现超导现象,就觉得能放松了。”

  “这里面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解决。”

  “你们可以发散去想想,既然电阻为零,说明电流的作用发生了改变。”

  “电和磁又是一体的,磁感应强度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研究方向。”

  真实历史上,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重要性质:

  当金属处于超导状态时,它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这意味着,磁场完全无法通过超导体。

  超导体具有100%的抗磁性。

  物理学家将超导体完全抗磁的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

  后世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超导体,就是看它是否同时满足零电阻和迈斯纳效应。

  单独的零电阻导体并不能称为超导体!

  不过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研究到这一步。

  钱五师等人激动地看着李奇维,导师又给他们新方向了。

  跟着这样的导师,做实验也有干劲了。

  这时,李奇维补充道:

  “这些天,我也在从理论上研究超导的机理,和预测它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会以短评的形式发表,到时候超导研究就是我们国王学派的一大特色了。”

  几人听了无不兴奋。

  这相当于他们开辟了一个领域,就和伦琴教授发现X射线一样。

  以后不管谁在超导方面做出其它成就,都离不开他们的功劳。

  1910年9月10日,李奇维在《自然》发表署名文章。

  他首先解释了超导的机理。

  “我认为超导现象,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荷兰的范德华教授,曾提出过分子与分子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范德华力)

  “但我认为,原子与原子之间,也存在这种相似的作用力。”

  “这种力使得原子不会分散开来,而是把原子聚集在一起,保持固定的结构。”

  “正常情况下,原子会发生热运动,但随着温度降低,热运动也随之减弱。”

  “当温度低于某一个阈值时,热运动产生的力,就低于了原子间作用力。”

  “这时,原子间作用力压制住了热运动,使原子进入了静态稳态,从而产生了超导现象。”

  紧接着,李奇维又做出理论分析:

  “因此,我认为高温超导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现有的超导体都需要在极低温度下才能产生,这限制了其应用。”

  “但是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化学结构,让原子间或者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那么即便是高温下的热运动,也会被这种作用力压制,从而产生超导现象。”

  最后,李奇维提出了关于超导体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一、超导材料。

  目前发现的超导体都是金属单质,那么合金、金属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会不会也有超导现象。

  二、高温超导。

  理想状态是找到室温状态下的超导体。

  三、超导理论。

  原子间作用力理论仅仅是一个宏观概括,更细节的原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当李奇维的这篇论文发表后,所有人都被震惊了。

  布鲁斯竟然直接从理论上证明了超导的存在。

  在别的研究小组,还在继续重复钱五师的实验,企图发现什么异常时,他已经从理论的高度解释了超导。

首节 上一节 303/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