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46节
而且经过了这些年的锻炼,何育杰三人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
至于第二批星火成员也在快速成长,要不了多久,华夏大地的科学种子就会生根发芽了。
未来李奇维至少需要好几万,相当于后世本科学历的人才,为他的原子弹大业出力。
这些都已经不再遥远了。
国内的事情处理完毕后,李奇维又把心思放在了接下来的物理学发展上。
玻尔在放假回丹麦之前,特意找李奇维谈论了两个小时。
内容主要都是关于他的论文。
李奇维早在一年前就对玻尔说出了行星模型的问题,玻尔已经研究的非常深入了。
如今的他只差最后一环,就能完成论文,但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想不明白,无法自圆其说。
李奇维当然知道那是什么,不过他没有点破。
他对玻尔指点的已经够多了,但过犹不及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本来玻尔想假期留在国王学院继续研究课题的,李奇维却不允许,强制要求他回家好好休息放松。
玻尔想了想,自己也好久没见父母和女朋友了,于是就不再坚持,回家去了。
而玻尔这一回,注定就要开启属于他的开挂人生了。
李奇维也将在接下来的大世中,以玻尔导师的身份,庇护着玻尔,解决量子论的关键问题。
这一对传奇师徒,将把旧量子论推上巅峰,为量子力学的到来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于此同时,李奇维也会发表广义相对论,朝物理学之神的目标高歌猛进。
第270章 行星模型的缺陷!玻尔理论的困难!
1910年12月25日晚,丹麦哥本哈根。
就在物理学界因为第二届布鲁斯会议而疯狂时,玻尔早已经顺利地回到了家乡。
住在几千平的郊区豪华庄园内,玻尔的父母准备了丰盛的圣诞晚宴。
漂亮的女仆不停地穿梭其间,让玻尔无需动手,就能得到一切。
但是玻尔却兴致不高,只是漫不经心地随便吃点,明显是有心事。
父亲克里斯丁大概知道儿子在想什么,于是笑着说道:“玻尔,吃饱饭才能有力气思考。”
“我作为生理学教授,对于世界的研究比不上你;但是对于人的研究,我一定比你深入。”
“再伟大的物理学家,饿着肚子也思考不出物理难题。”
玻尔听完会心一笑,“谢谢你,父亲。”
“我只是最近有一点压力。”
“没事的,你们不用管我。”
克里斯丁问道:“哦?是布鲁斯教授给了你什么难题吗?”
“最近你们国王学院可是频繁上报纸啊。”
“我甚至还能经常看到你的名字。”
“或许这给你带来了困扰?”
玻尔闻言没有说话,而是安静地吃着东西。
心里则想着这一年半以来的求学经历。
在布鲁斯教授的七个博士生中,自己无疑是对方最看重的一个。
哪怕是钱五师等导师的华夏同乡也比不上。
导师不仅让他作为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记录员,而且美国之行也带上了他。
这两个机会都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机遇。
然而自己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
在实验室内,众人都知道他是布鲁斯教授的亲传大弟子,经常有什么系内会议,都让玻尔主持。
大家对于这种安排也觉得理所应当。
因为玻尔确实是最聪明的学生,脑子非常灵活,经常能给出非常超前的想法。
就比如索迪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解释。
系里的人都知道,玻尔以前曾经谈过相关的内容。
不过由于他的课题是原子结构,所以就没有花费精力去深入研究。
痛惜一个巨大的成果。
但玻尔毫不在意。
可是随着钱五师,小布拉格等年轻一代崛起后,玻尔感受到了一丝压力。
虽然自己被大家戏称为“最聪明的博士生”,但是物理学是讲究成果的。
伱再聪明,没有拿得出手的论文也没用。
至于像《自然》子刊那些普通论文,玻尔从来没有考虑过。
那种就算发100篇也没用。
就好比自己的导师布鲁斯教授,虽然十年来只发表了不到十篇学术论文。
但每一篇都是镇压整個物理学界的。
全世界所有期刊的论文加一起,含金量或许都比不上那十篇论文。
这才是玻尔追求的境界。
他一直把布鲁斯教授当成偶像,当成终极目标。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玻尔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他还是微笑着对克里斯丁说道:“父亲,我已经25岁了,可以处理任何我自己的事情。”
克里斯丁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感觉非常开心和自豪。
自己的儿子一定是在做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否则以他的聪明才智,早都解决了。
因此,克里斯丁很感激李奇维,对方是真的花费心思,在用心培养玻尔。
他决定找个时间专程去拜访感谢李奇维。
而玻尔母亲则慈爱地给玻尔递上各种他最爱的食物。
很快,玻尔吃完后,便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静静思考自己的课题。
李奇维给玻尔的博士课题是,关于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的研究。
这可是当前物理学界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原子研究!
按照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预测,现代物理学将以原子为核心。
而行星模型则是原子研究中的核心。
由此可见,李奇维对于玻尔的厚爱,这也是玻尔压力大的原因。
导师把物理学最好最前沿,最有可能出成果的课题留给了自己。
而导师自己却去研究那难度大到不可思议的广义相对论。
玻尔无比感恩。
行星模型很简单。
原子核位于原子内部的中央,而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类比太阳系,原子核就是太阳,而电子就是地球这样的行星。
但是这个模型有两个问题无法解释,或者说是两个缺陷。
第一,行星模型不稳定。
按照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电子在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会释放出电磁辐射(即辐射能量),从而导致电子坠入原子核。
但是目前的所有实验都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
这说明电子的运行是稳定的,但行星模型解释不了。
第二,李奇维在行星模型中,没有说明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排列的。
电子是像太阳系一样,每个电子占据一个轨道;还是各自杂乱无章随机分布。
这些,行星模型都没有说明,也无法解释。
当然,李奇维发表行星模型时,索迪的改进元素周期表还没有发表。
但是直到现在,索迪也没有解释电子是如何排列的。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