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75节
玻尔此刻也傻了,这不就是最简单的巴尔末系光谱嘛。
他前段时间写论文,已经看吐了。
甚至不仅是巴尔末系,他连邢帕系都能闭着眼画出来。
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我敢保证,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这就是最标准的巴尔末系谱图。”
迈克尔逊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会心一笑。
果然除了他,没有人知道这张图到底有什么问题。
迈克尔逊不禁有点小自豪,美国物理学总算领先欧洲物理学一次了。
虽然只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技巧。
就在他准备亲自解释时。
忽然!
一道轻微的声音,经过扩音器的作用,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不对。”
轰!
众人瞬间朝台上看去。
发出声音的人正是李奇维!
只见他此刻笔直地站在主持人位置上,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迈克尔逊的数据图。
双手交叉于胸前,右手托着下巴,显得非常放松。
所有人都被李奇维惊到了。
“嘶!果然不愧是布鲁斯教授,竟然真的能看出问题。”
就连迈克尔逊也死死盯着李奇维,心中震撼无比。
“布鲁斯从来没有研究过光谱学,他能发现吗?”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赋吗?”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屏住呼吸,他们怕打断了布鲁斯教授的思考。
那就损失太大了。
场内的气氛无比紧张。
大约过了十几秒,李奇维终于开口了。
“迈克尔逊教授,我不知道是因为你手写的原因,或者什么其他原因。”
“为什么你的巴尔末系谱图上,四条谱线,好像每一根中间都有细小的缝隙。”
“就好像好像每一条谱线,它不是单独的一条,而是两条挨得很近的谱线组成。”
轰!
迈克尔逊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嘶!
布鲁斯的眼睛实在是太毒辣了。
这个细节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发现。
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提出问题,就是证明。
没错,这就是他的问题。
他本以为不可能有人发现,没想到还是被传说中的布鲁斯给找出来了。
迈克尔逊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布鲁斯确实逆天。
哗!
这时在场众人结合迈克尔逊的表情,就知道布鲁斯说对了。
他们连忙再次朝谱线看去。
果然,有了提示之后,人的心理因素就发挥作用了。
所有人都看到,每一条谱线的中间,确实有着很小很小的缝隙,不注意就忽视了。
恐怕也只有布鲁斯这样的超级天才,才能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
“我的上帝啊,还真是有缝,为什么我就没发现呢?”
“奇怪,布鲁斯教授不提醒,我怎么都发现不了;他一提醒,感觉好明显啊。”
“这就是大佬是否指点的差别嘛?果然不一样,难怪玻尔、钱五师等人会那么优秀。”
“呜呜呜,布鲁斯教授也太厉害了,想做他的博士生。”
此刻的玻尔也是满脸惊喜,他也发现了问题所在。
迈克尔逊教授的数据图上,每条谱线都比较粗,所以中间的小缝隙就非常不显眼。
玻尔对李奇维佩服的简直五体投地。
“今天还好有导师在,不然靠我一个人,实在太难了。”
“这些大佬果然都不可小觑。”
不过玻尔忽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如果谱线不是一条,而是两条挨着的,那岂不是
玻尔瞬间紧张起来。
这时,迈克尔逊教授笑着说道:“布鲁斯啊,布鲁斯,你真是让我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这么细小的问题,都能被你给看出来。”
“真不知道你的眼睛是怎么长的。”
“没错,你说对了,这就是我要提的问题。”
李奇维淡定一笑:基操,勿6。
迈克尔逊接着又放了一张照片。
正是刚刚那张巴尔末系谱图的放大图。
此刻,众人才清楚地看到了明显的缝隙。
原来每条光谱线并不是一条,而是两条。
只不过这两条线的波长相差非常小,挨得很近,粗略一看就很容易看成一条。
迈克尔逊教授笑着说道:“在我当时那个年代,光谱学是非常火的。”
“但是它虽然火,苦于没有理论支持,大家也只能测测光谱线,没有深入的分析。”
“比如氢原子的光谱,已经被无数人测过了。”
“既然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我就要做出不一样的东西。”
“正是因为有这个信念,我才发现了问题。”
“我是做精密仪器的。”
“所以我非常喜欢做精密的测量。”
“当时我就在想,巴尔末系的四条谱线为什么看起来很宽。”
“要不,我试试精细地去测量一下。”
“于是我改进完成了更精密的光谱仪。”
“结果,就发现了图上的现象。”
“但是在当时,这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我甚至都没有把这个结果发表论文。”
“只是和几位好友在闲聊时,谈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
“不过显然大家都没什么兴致,认为它可能就是仪器误差造成的。”
“其实还是一条谱线。”
“我自己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因为当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然而,二十多年后,当我看到玻尔模型时,尘封的记忆又复苏了。”
这时,迈克尔逊忽然提高了声音,朗声道:“按照玻尔模型的预测,谱线肯定是单条的。”
“因为它的波长是由能级差计算出来的。”
“所以理论上而言,巴尔末系的四条谱线,每一条都是单独的一条线。”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