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439节
“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高尔顿从失落中走出来,重新变得开朗。
布鲁斯比他强一点,他会不服。
但当布鲁斯比他强出一个次元时,他只有敬佩。
高尔顿没有了追赶的心思,于是笑道:
“我感觉五大预言,随便证明哪一个,都是惊天动地的成果。”
“而且其中的引力波、宇宙膨胀,我实在不敢想象,这真的可能吗?”
光线弯曲是在场人接受程度最高的。
因为它的推导过程是最简单和清晰的,只要有基本的物理知识,就足以理解。
虽然依然有点绕脑,但是它看起来是最顺理成章的。
而引力红移、黑洞,这两个预言就有点超出直觉了。
很难通过大脑想象出来,必须通过具体的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至于最后的引力波和宇宙膨胀,那就实在太骇人听闻了。
广义相对论写的很清楚,虽然引力本身不存在,但是这个概念被布鲁斯保留了下来。
包括引力场的概念。
有了这种具象化的概念,对于物理学家处理问题很有帮助。
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
但是时空怎么可能会泛起涟漪呢?
就像水一样,一颗石头丢在水里就能产生水波。
而把一颗太阳丢进空间,或许就能产生引力波。
这个预言虽然很形象,但是其诡异性超越了人们的知识结构。
空间,空空如也,它怎么涟漪?
宇宙膨胀更是五大预言里最夸张的一个。
卢瑟福实验室的人和李奇维的实验室经常有往来。
所以高尔顿等人和哈勃也很熟悉。
因此他们也知道当前天文学的一些基本常识。
现在天文学家就连宇宙中是不是只有一个银河系都搞不清楚。
而布鲁斯教授超越了银河系,直接把目光对准了整个宇宙。
宇宙在膨胀!
天文学那帮人的震惊样子,高尔顿已经能想象出来了。
面对他的问题,卢瑟福也只能叹息。
“可能吗?我也不知道。”
“只有完全把布鲁斯的论文吃透,才能去考虑他的预言对不对。”
其他人也不知道,没人敢说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五大预言意味着五大物理学的成果。
将有五位幸运儿获得。
而他们的成果,组在一起,都只是布鲁斯教授广相的涟漪而已。
卢瑟福长叹一声。
“我不如布鲁斯啊。”
“仅此一篇论文,除非牛顿、麦克斯韦再世,否则谁都比不上他了。”
卢瑟福教授的话,让莫斯莱几人震撼无比,热血沸腾。
那是何等的荣耀啊。
布鲁斯教授以区区32岁之龄,就登顶物理学界了。
在他的上方,只有神灵的足迹了。
虽然之前布鲁斯就一直被称为,所谓的物理当世第一人。
但那是带有一种起哄的性质。
因为他既年轻又天赋绝伦,所以大家随口就来了,就和说高尔顿是天才一样。
而现在,广义相对论一出。
布鲁斯教授就是毫无争议的当世第一。
除非牛顿从棺材板里爬出来。
不过即便真爬出来,那也得比较一番才能分个高下。
如此逆天的布鲁斯教授,对于所有把他当目标的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
奥匈帝国,布拉格。
爱因斯坦一个人坐在房间内。
他看着手里的广义相对论,内心的震撼犹如火山爆发一般。
那是一种对于真理具现化的无限崇拜。
作为狭义相对论的共同作者,要说对广义相对论的理解之深,爱因斯坦恐怕是第一人。
但正因为理解,他才觉得可怕和不可思议。
到底要惊才绝艳到何种程度,才能创造出这种理论。
将整个宇宙的时空和物质,完美地统一在一个公式之中。
哪怕是上帝亲临,写下的公式也不会更简洁优美了。
爱因斯坦喃喃自语:
“布鲁斯,我一直都以你为目标。”
“现在看,这真是太让人绝望的事情了。”
虽然他和布鲁斯合作发表了狭义相对论,但是狭相和广相完全不能比。
狭相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就算他和布鲁斯不发表,再过几年,洛伦兹等大佬肯定也会发表的。
因为狭相需要用到的知识背景都是现成的。
只要有人敢于踏出那一步,就和当年布鲁斯提出量子论一样。
那么狭相的出世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广义相对论不一样。
这里面涉及到的深邃的物理直觉和思想,以及让人头皮发麻的黎曼几何。
除了布鲁斯,哪怕再过100年,都不会有物理学家能想出来。
只有把最顶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合二为一,才有一丝的机会。
想到这里,爱因斯坦站起身,走到窗前,长叹一声:
“既生爱,何生李。”
他已经决定,今天就离开布拉格。
当初奥匈帝国拉拢他,给他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
所以他才愿意过来。
但是目前看,想要跟上主流物理学界,必须去欧洲的中心。
爱因斯坦决定,他要去德国。
在那里,他才能继续与物理学最巅峰的天才们交手。
窝在这里,虽然过的很舒服,但会让他麻木。
窗外,太阳的光芒照耀世界,温暖着他的脸颊。
那是广相可以支配的日光,或许光线正弯曲着,好像咧着嘴笑。
爱因斯坦突然豪情迸发,狂笑一声。
“不,我绝不认输!”
“纵然布鲁斯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我相信在未来,物理学还有更大的挑战。”
“我要超越广义相对论!”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