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507节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看向李奇维,希望他不会生气。

  李奇维看着仁科芳雄,心中颇为感慨。

  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不可轻视啊。

  对方在未来,会带出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等樱花国的物理诺奖得主。

  如果说樱花国的物理学家没有赶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盛宴。

  那么他们赶上了粒子物理和标准模型的爆发,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李奇维虽然对他们有偏见,但他对这些成果还是认可的。

  长冈半太郎是樱花国的一代目,他为国内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基础,并发掘了一批人才。

  仁科芳雄就是樱花国的二代目,他在长冈半太郎的基础上,留学西方,结识了宝贵的科学人脉。

  汤川秀树等就是樱花国的三代目,也是开花结果的时刻,樱花国物理学终于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发出自己的声音。

  李奇维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家非常可怕。

  他们能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隐忍几十年。

  几代人的努力,一步步提高。

  这一刻,李奇维又想到了自己。

  他虽然和长冈半太郎是同等的角色。

  但是他的难度比对方要大了十倍百倍。

  “不过,就算这样,我也无惧。”

  “这一世,你们将再无半点气运。”

  于是,李奇维冰冷的眸子忽然扫过仁科芳雄,让后者感觉如芒在背,浑身震颤。

  “仁科君,在你没有实力的时候,不要问这种问题。”

  “我当年质疑开尔文勋爵,是因为我已经有了想法。”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有什么想法吗?”

  “你是对广义相对论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吗?”

  仁科芳雄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这种强烈的压迫感,以他的性格,都感觉到窒息。

  此刻,他才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有多么可怕。

  对方最微不足道甚至是错误的的成果,行星模型,都能让自己的老师名声大噪,成为国内物理学的执牛耳者。

  更不用提那些震撼人心的物理理论了。

  他深刻感受到了李奇维能在欧洲做成这番成果,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仁科芳雄只是空有一腔热血而已。

  地位身份带来的巨大差距,让他有点后悔那么莽撞提问了。

  “我我.暂时没有任何想法。”

  忽然,长冈半太郎呵斥道:“够了,仁科君,研究人员最忌说废话。”

  “当年李奇维教授那是为整个亚洲在对抗。”

  “你在干什么,意气之争吗?”

  仁科芳雄被训的哑口无言,只能回道:“哈以!”

  接着长冈半太郎赶紧陪笑道:“李教授,希望你不要介意啊。”

  李奇维笑道:“年轻人嘛,长冈教授,你有个好学生。”

  “就凭这份胆识,差不了。”

  长冈半太郎听后心里美滋滋的。

  但是仁科芳雄却没有高兴。

  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没有人可以超越我。

  他永远只能是晚辈,仰视李奇维。

  很快,长冈半太郎的拜访结束。

  此行知道李奇维将在婆罗洲建设科学之城,就已经让长冈半太郎心满意足了。

  他觉得樱花国的机会来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李奇维静静看着长冈半太郎等人在李三的带领下离开。

  他本来是准备把青花铀瓷送给对方,让其转交给他们的天皇。

  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这一世,他走的是煌煌大道,以碾压的姿态,让所有人臣服。

  这种小伎俩,给慈禧老妖婆用用还行。

  现在,他已经是科学领域的第一人,在华夏更是被民间封圣的人物。

  不能掉逼格。

  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超然物外,高高在上,掌握乾坤。

第340章 布鲁斯场方程首个精确解!理论证明黑洞存在!第三预言突破!

  时间进入了1913年。

  广义相对论的发表和第二届布鲁斯会议的召开,让李奇维成为了举世皆知的物理学家。

  不管是学术领域还是大众领域,所有人对他的名字都如雷贯耳。

  相对论的部分结论也是深入人心。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方邀请。

  李奇维收到的各种邀请函已经排到了明年。

  幸亏有着王路遥和香岚帮他整理,不然自己搞头都要大了。

  而且很多邀请他也推不掉。

  比如普朗克代表德国、居里夫人代表法国、洛伦兹代表荷兰、玻尔代表丹麦等等。

  都是以一国政府的名义,邀请李奇维前去访问。

  为了以后的科学之城大计,他不好推辞。

  李奇维感叹:“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王路遥抿嘴笑道:“原来当名人也挺累的,全世界到处跑。”

  李奇维搂着他笑道:“那说明我还不够出名。”

  “早晚有一天,我要坐在家里不动,各国领导人都得亲自来拜访我。”

  王路遥笑道,“你就吹牛吧。”

  就在李奇维准备全球访问计划时,一则消息瞬间引爆了物理学界和天文学界。

  1913年1月15日。

  德国著名学术期刊《物理年鉴》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作者是史瓦西,他在论文中给出了布鲁斯场方程的第一个精确解。

  史瓦西找到了一种最简单的宇宙情况。

  即假设宇宙中只有一个天体,它的周围空无一物且空间各向同性。

  这个唯一天体本身是静止的、不转动、不带电,且球形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史瓦西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运算。

  得到一个结论:当天体的半径小于某个值r时,这个天体就会发生坍缩。

  此时天体的时空弯曲特别厉害,连光都无法逃脱。

  无论什么方向的光,都会被吸入这个天体的中心。

  这就是黑洞的理论基础。

  按照史瓦西的计算,地球如果想变成黑洞,那么它的半径需要缩小到9毫米左右,大约是一个乒乓球大小。

  论文一经发出,瞬间引发轰动。

  史瓦西的推导过程,极为详细。

  经过了广义相对论的洗礼,现在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能看到史瓦西的论文了。

  经过了多位同行的重复计算,史瓦西的结果得到确认。

首节 上一节 507/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