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527节

  “您能帮我斧正一下吗?”

  威尔逊和爱丁顿也混熟了,他接过来笑着说道:

  “爱丁顿啊,你就是太腼腆,我早都让你主动去找布鲁斯,你就是不去。”

  “幸好布鲁斯这次过来了,不然你就没机会喽。”

  爱丁顿笑了笑。

  李奇维倒是非常开心,他说道:

  “爱丁顿,说说你的想法,我也非常在意你的实验。”

  “毕竟要是真的验证成功了,对于广义相对论也是非常重要的。”

  “史瓦西解还是离证明还是差了一点。”

  “我曾经听哈勃提起过你的实验,日全食是个非常好的想法。”

  “其实我当初也想到了,准备写在论文里。”

  “不过后来我又一想,这容易禁锢你们的思想,还是让你们自由发挥吧。”

  爱丁顿听完一惊。

  “布鲁斯教授,您就这么自信吗?”

  李奇维口气平淡却又霸气无比,“我不可能错。”

  威尔逊朝着爱丁顿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没骗你吧,论装逼,布鲁斯是专业的!

  接着,爱丁顿详细地解释了他的想法。

  他准备利用今年8月21日的日全食来验证光线弯曲。

  “最佳的观测地点是在克里米亚地区。”

  “我准备7月份就启程,提前达到那里,安装好仪器设备。”

  爱丁顿认真地说道,显然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毕竟这一次的实验非同小可。

  一旦成功,他爱丁顿可以说就是第一个验证广义相对论的人。

  这份荣耀让爱丁顿心潮澎湃。

  他势在必得!

  李奇维听的脸色古怪,好像还真的可以。

  因为爱丁顿是英国人,一战期间,英国和俄国是同盟。

  爱丁顿不可能被当成间谍扣押,说不定历史就改变了。

  广义相对论的证明不需要等到1919年了。

  如此一想,李奇维振奋精神。

  现在的他虽然被科学界评为第一人,那是因为所有人都相信广相是正确的。

  但是这不意味着,广相就不需要被证明了。

  任何物理理论都需要实验的证明。

  所以,爱丁顿的实验非常非常重要。

  以他此刻的身份,也感觉到很激动。

  “爱丁顿,这一次就看你的了。”

  “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爱丁顿突然信心大增。

  “放心吧,布鲁斯教授,我是广义相对论的坚定支持者。”

  很快,三人就走到了康河上的小桥。

  李奇维笑着说道:“当初就是在这里,我和普朗克教授对量子概念达成共识。”

  “要是没有我,普朗克教授都不敢承认量子这个概念。”

  “当时我们俩已经做好了被物理学界批判的准备。”

  “后来果然有批判,只不过被我们挺过来了。”

  李奇维回忆着当初的点滴,脸上露出了笑容。

  威尔逊和爱丁顿则听的津津有味。

  李奇维这种层次的物理学家,他的任何经历都是宝贵的,都是要被后世分析的。

  爱丁顿听完也很震撼。

  原来强如布鲁斯教授,也有弱小的时候。

  最后,李奇维即兴创作,留下了四句诗,作为他的告别词。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1914年2月15日,李奇维一行人踏上前往婆罗洲的轮船。

  航行在浩瀚无垠的印度洋上,李奇维意气风发。

  此时此刻:

  40岁的英国海军部长丘吉尔,正在为皇家海军的改革而焦头烂额;

  法国阿拉斯第33步兵团,24岁的步兵中尉戴高乐,完成了从学生到军人的转变;

  德国慕尼黑,25岁的无业游民希特勒,靠着画画勉强养活自己。

  北方的俄国,36岁的钢铁强人斯大林正在谋划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

  大洋彼岸的美国,32岁刚刚成为海军助理大臣的罗斯福,已经有了几分政治家的风范。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李奇维的心中顿时涌出一股豪气,冲天而起。

  未来改变世界的大佬们,此刻还都是籍籍无名之辈。

  而李奇维自己,将以物理学为剑,斩出一个煌煌大世。

  数风流人物,唯物理之神!

第349章 基建狂魔,全面启动!一战爆发,欧洲来信,求助那个男人!

  1914年4月1日,婆罗洲,古晋城。

  距离李奇维回来已经半个多月了。

  他没有选择回国,因为此时李家已经全面搬迁到了古晋。

  国内的环境目前比较复杂,广州城内也经常有一些动乱。

  所以,早在一年前,在李奇维的建议下,李庭照便决定举家搬迁。

  反正古晋这里离广州很近,想回去看看了,坐船三四天就能到。

  李王两家财力雄厚,直接在古晋的东边区域建造了更豪华的府邸。

  就连王路遥家族也随之过来了。

  此外,和李家有业务往来的人,或多或少也都派家族子弟来考察。

  虽然李奇维要建造科学之城的消息,还没有传开。

  但是李父是知情的,所以在小圈子里已经不是秘密了。

  这些商人嗅到一丝机会,肯定不会忽略。

  更不用提那是当今亚洲最知名人物李奇维教授的事业。

  单凭对方的名气,就值得投资。

  虽然是科学之城,但是科学家也得吃喝拉撒睡玩。

  李奇维这次回来,除了必要事情外,他是不准备进入国内了。

  在婆罗洲好好种田才是王道。

  他的四个孩子:李承道、李承德、李承仁、李夭夭,如今都上小学了。

  李奇维亲自检验孩子们的功课和天赋后,心中顿时凉了半截。

  “我的科学世家梦想要破灭了。”

首节 上一节 527/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