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537节

  哈勃从英国返回后,第一时间就选择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由于他的研究方向是天文专业,所以他平时并不在芝加哥大学。

  而是在芝加哥大学附属的叶凯士天文台工作,研究天文。

  他的博士导师是美国天文学家巴纳德教授,对方的成就是发现了木卫5。

  这是继伽利略之后,人类最后一次以目视的方式发现木卫,往后的卫星就只能通过摄影方式发现了。

  不过,面对哈勃这样的超级尖子生,巴纳德教授可拿不出什么教授的威严。

  毕竟哈勃可是在那位大佬门下学习过。

  就连他的博士课题,都是李奇维帮助拟定的。

  所以,巴纳德更多是对哈勃进行天文素养上的指导。

  毕竟天文学还是很看重经验的,有时候照片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点,或许就是了不得的发现。

  哈勃虽然聪明,但是他太年轻了,经验不足。

  巴纳德可以自豪地说:“我看过的星星,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虽然巴纳德和李奇维完全没法比,但是哈勃依然很尊敬他。

  经常虚心向导师请教。

  巴纳德更是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指导哈勃。

  因为对方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天文学界最伟大的人物。

  巴纳德怎么舍得藏私,甚至他还会跟着沾光。

  哈勃的研究方向是关于星系的距离问题。

  因为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推论,宇宙是在膨胀的。

  那么很自然的,星系之间的距离也应该是在膨胀。

  哈勃就是需要找到绝对的证据,证明星系在位移。

  同时,他的野心更大,他甚至想算出星系位移的速度等性质。

  这对他的天文学素养要求极高。

  这也是哈勃为什么要回来读博,师从巴纳德教授的原因。

  哈勃找到巴纳德教授申请读博时曾说:

  “布鲁斯教授是理论天文学家,他甚至连天上的星星都分不清。”

  “所以在天文学实验和基础知识上面,您比布鲁斯教授更强。”

  “我的工作,需要很深厚的天文知识,所以我想读您的博士生。”

  两句话直接让巴纳德高潮了,小老头神情激动,脸色潮红,当即收下哈勃。

  而现在,师生俩正在聊爱丁顿的成果。

  哈勃感慨地说道:“当初我和爱丁顿、史瓦西三人,私下里称呼自己为天文三杰。”

  “现在爱丁顿证明了第一预言,史瓦西证明了第三预言,我的第五预言还差很远呢。”

  巴纳德教授笑着说道:

  “哈勃,你不用妄自菲薄。”

  “从客观事实看,广义相对论的第五预言确实是比较难的。”

  “甚至第三预言黑洞只能说证明了一半,还并未通过实验发现这种天体,只是理论存在而已。”

  “至于第一预言,额,好吧,爱丁顿的成就确实很伟大。”

  巴纳德毕竟是哈勃的导师,同时还是天文学教授。

  他的职业素养,让他很能理解爱丁顿工作的重要性。

  光线弯曲实验实在太完美了,是可以被写进天文学教科书的范例。

  哈勃爽朗笑道:“教授,您不必安慰我。”

  “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五预言宇宙膨胀,我势在必得。”

  巴纳德闻言精神一震。

  这就是他喜欢和年轻人聊天的原因。

  因为他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那种磅礴的生命力。

  是朝气,是希望,是无限的未来。

  “哈勃,我相信你。”

  “你的研究方向,注定了你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测量工作。”

  “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也许五年,也许十年,我坚信你的成果注定会名震天下。”

  哈勃听到导师的鼓励后,笑的很灿烂。

  这时,巴纳德忽然又问道:“哈勃,能和我说布鲁斯教授吗?”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上次他来美国讲学,我因为有事没能赶上,到现在还后悔呢。”

  哈勃一怔,喃喃自语:

  “布鲁斯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了几分钟后,哈勃笑着说道:

  “我想用一个词形容布鲁斯教授,那就是博爱。”

  “博爱?”巴纳德不解。

  他以为哈勃至少会用天才、智慧、追求真理等来形容布鲁斯。

  没想到竟然会是博爱这样的一个词。

  “哈勃,能详细说说吗?”

  哈勃说道:“如果你跟布鲁斯教授经常在一起,你会发现,他看待世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

  “他从不迂腐,不反对爱国主义。”

  “世人都知道,布鲁斯教授非常爱国,宁愿耗费宝贵的时间,也要毅然回国建设教育。”

  “不然的话,广义相对论可能提前几年就面世了。”

  “但是布鲁斯教授的爱国和常人不同。”

  “他爱自己的国家,却从不歧视或者仇恨其它的国家。”

  “这一点,看看如今欧洲的战争,就知道有多难能可贵了。”

  “或许有人会说布鲁斯教授是个理想主义者。”

  “但是一个博爱的理想主义者难道不是人类的财富吗?”

  “布鲁斯教授的目光,永远是在全人类的未来道路上。”

  “他研究的物理学,将来会造福所有人,甚至让人类迈入下一个纪元。”

  “他是一个为全人类谋求福祉的先行者。”

  “布鲁斯教授的目标,永远是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

  巴纳德听完后,大概理解了哈勃的意思。

  那就是布鲁斯已经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限制。

  他代表的是整个人类。

  想到这里,巴纳德叹道:

  “可惜了,《告全世界科学家书》虽然写的很好,但普通人看的很少。”

  “不然,要是全世界的人都能学会博爱,反对战争,那该多好啊。”

  哈勃也微微一叹,科学家的圈子毕竟有着自身的封闭性,很难大规模传播。

  哪怕是以布鲁斯教授的地位,也无法打破这种限制。

  更何况,现在战争愈演愈烈,大部分科学家甚至都不敢出门了。

  对此,哈勃也很无奈,他还是决定老老实实潜心自己的研究。

  战争总会消失,而真理永存。

  ——

  战争确实会消失,但其存在的过程,对世界造成的损伤却永久存在。

  欧洲的战争超乎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首节 上一节 537/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