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578节

  “真是丢我们大樱帝国的脸!”

  说完,带着学士院的众人就走了。

  科学比不上人家,连武道也不如人。

  菊池实在没脸了。

  众人闻言低头不语,他们可不敢与菊池对喷,对方的背景很深。

  而且,他们也确实太菜了,被人狂扁,心中实在没有底气。

  码头上顿时响起了岩田爱之助和工藤铁三郎的哀嚎声。

  刚刚人多,所以他们俩一直在装。

  ——

  东海海面上。

  王正阳和霍秀亭哈哈大笑。

  二人的大笑声,连狂风巨浪的声音都盖过了。

  王正阳崇拜地说道:“霍哥,你也太牛逼了。”

  “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势啊。”

  “小樱子简直和纸糊的一样。”

  霍秀亭十分淡定,“不怪我太强,而是对手太弱。”

  “大师兄揍我,也差不多是这个效果。”

  两人在那吹牛打屁。

  李奇维目视前方,他的心情极度舒畅!

  这也算是华夏扬眉吐气的时刻了。

  科学,武道,统统碾压樱花国!

  虽然只是两个领域,但是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这能极大鼓舞国人的自信心。

  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华夏也不是科学荒芜之地。

  李奇维感受到了无尽的力量与生机。

  他不是一个人前行,而是带着一群华夏精英,改变未来。

第368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上海租界。

  黄浦江的码头上,此刻聚集着一群人。

  仅仅从他们的外表和气质就能判断出,这些人绝对不是什么普通老百姓。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神情。

  这群人让码头上卸货的苦力,还有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不停地指指点点。

  “乖乖,这一群先生大老爷们聚在这里干什么。”

  “搁在古代,这就是一群进士在聚会啊。”

  “听说他们是华夏科学社的成员,今天是来迎接一位大人物的。”

  “这个社团可不得了,能加入的都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据说至少要是大学生才有资格申请。”

  “啊?这么厉害,我小学都没上过。”

  “.”

  任鸿隽朝着黄浦江的入口处观望,又不时地看几遍手表上的时间。

  旁边的赵元任笑道:“任哥,别担心。”

  “长崎到上海这条航线是不可能出问题的。”

  任鸿隽语气焦急,却又带着一丝激动。

  “社长马上就要来了。”

  “我这心安静不下来啊。”

  杨杏佛则正在和后面几人说话。

  其中一人戴着圆框眼镜,头发梳理的锃亮,英俊帅气。

  今年25岁的竺可桢,刚刚从哈佛大学硕士毕业,专业是气象学。

  选择这个专业也是竺可桢深思熟虑的。

  他认为华夏以农立国,所以刚开始去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农学专业。

  本科毕业后,又转到哈佛大学,潜心研究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学。

  本来他的导师想让他继续留在哈佛读博。

  但是竺可桢在得知华夏科学社成立后,毅然决定放弃这个珍贵的机会,直接返回国内。

  他对导师说:“我的国家需要我。”

  竺可桢在美国留学期间,和杨杏佛、赵元任等人都是相识的。

  此刻,他感慨着说道:

  “杏佛,你们真是了不起啊!”

  “当初的《科学》杂志社,没想到能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华夏科学社的成立,让我仿佛看到了华夏科学的璀璨未来。”

  杨杏佛笑道:“这全都是李教授的功劳。”

  “没有他的鼎力相持和影响力,科学社不会这么顺利。”

  李奇维的名字一出,周围的人顿时激动起来。

  那可是当世科学第一人的李教授啊!

  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才35岁,却已经成为了传奇。

  竺可桢也是心潮澎湃。

  他在哈佛大学留学期间,就听过很多很多关于李教授的事迹。

  那些鼻子翘上天的美国佬们,谈到李教授时,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崇拜。

  这是绝对实力的碾压!

  每当这个时候,竺可桢都觉得非常自豪。

  因为李奇维教授和他是同文同种的华夏人!

  李可往,竺亦可往。

  竺可桢已经把李奇维当成了唯一的偶像。

  他要在学术上,做到世界最顶级。

  “我今天是第一次见到李教授。”

  “现在已经开始迫不及待了。”

  “他到底有怎样的魅力。”

  杨杏佛似是回忆感慨道:“可桢,只有真正见到李教授,你才能感受到他的伟大之处。”

  “我们从新闻报纸上看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他的学识广博如海,他的思想深邃如渊。”

  “上次婆罗洲仅仅是聆听他几分钟的教诲,就让我受益匪浅。”

  竺可桢听完后更加期待了。

  他知道杨杏佛是个眼光非常高的人,一般的教授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时,周仁接着说道:

  “杏佛,你可真是不够意思,去拜访李教授竟然都没有告诉我。”

  今年23岁的周仁和杨杏佛是康奈尔大学的同学,关系很好。

  他于今年硕士毕业,专业是机械冶金。

  刚回国的他,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目前是在《申报》担任工程师。

  就是为报纸中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把关。

首节 上一节 578/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