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10节
“我承认欧洲的科学实力确实很强,而且是断崖式领先国内。”
“但很多人会把学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搞混淆。”
“典型的比如美国,其工业实力雄踞世界第一。”
“但是在学术科学上,我认为和华夏差不了多少。”
“而且有李校长的存在,我们的排名还会更高。”
“所以,我们经常认为欧美比我们强,其实是强在工业实力上。”
“这东西和个人的聪明关系不大,主要是对方发展的早,工业体系完全成熟。”
“而华夏才刚刚起步,甚至连化工厂都没有几家,对比起来当然很弱。”
“只要给我们时间,这些基础设施都可以建好。”
“而在学术科学领域,那才是真正需要天才的地方。”
“有了李校长不惜重金,投入无数资源,帮助华夏开启现代教育的大门。”
“我认为,凭借我们华夏的人口,涌现出来的天才数量,绝对可以超越欧美。”
“而这一次的比赛,就是最好的证明。”
颜任光的分析没有错。
如果没有李奇维的出现,真实历史上,现在的颜任光还是默默无名的留学生。
被欧美的科学神话光环打击的心灰意冷。
认为国家再无希望在科学领域追赶。
因为他完全看不到努力的方向。
他无法从更高更全面的视角,从最底层彻底改变国家的教育结构。
当然,就算他看到了也没用,因为他没有那个实力去实现自己的改革。
这一切,只有李奇维可以。
而且,颜任光这些年,也去国外学习交流过。
在李奇维的联络下,华夏和欧美的科学交流还是很频繁的。
颜任光从心底觉得,华夏人的智商不比任何种族和国家的人弱。
所以,对于这次的比赛,他很有信心。
特别是在见识了吴有训的疯狂后,他敢保证,前三没有悬念。
此刻,广东大学的集训教室内。
叶企孙等人,正围绕着吴有训在请教。
小伙子们年龄相仿,称呼也就胡乱叫了。
“训哥,赶紧帮看看,这道电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题。”
“娘的,我都快被这种题折磨疯了。”
“我现在一闭上眼,脑子里全是电子在转圈。”
“它咋这么能折腾呢。”
何增禄的吐槽,让兄弟们哈哈大笑。
大家感同身受,电子运动的题目实在太难了。
明明用到的物理学知识很简单,就是电场力和磁场力的组合。
但是计算起来,简直让人头大。
吴有训轻轻一笑,眼睛离开书本,拿过何增禄的题目来看。
仅仅十几秒后,他就淡定地说道:
“哦,你这洛伦兹力算错了。”
“应该这样,咔咔咔。”
吴有训一顿眼花缭乱的猛如虎操作,看的四人直呼卧槽。
学霸和学霸也是不同的。
“我看训哥这次要稳稳地拿第一了。”
“羡慕啊,未来的物理大佬。”
这时,眼尖的叶企孙忽然瞥见了吴有训刚刚看的书。
“哇,训哥,你怎么在看相对论和量子论啊。”
“这次比赛不是不考这些内容吗?”
丁绪宝、张绍忠、何增禄三人闻言,连忙看向书本。
随即倒吸一口冷气。
“我靠,训哥你无敌了。”
“你竟然还做了这么多的笔记。”
“甚至连广义相对论都看了。”
“太逆天了。”
这一刻,叶企孙感受到了他和顶尖天才们的区别。
黄埔理工大学果然卧虎藏龙之处。
以他现在的水平,就连完全吃透狭义相对论都有点难,更何况是广义相对论。
而吴有训不但在研究,他甚至好像还很深入。
至少叶企孙觉得对方绝对不会是随便翻翻的。
书上满满的笔记和公式,无不证明了吴有训的强悍实力。
叶企孙忽然觉得,去黄埔理工大学读研,是不是更好的选择。
连吴有训这种学霸中的学霸,都没有选择留学。
他又凭什么认为华夏的大学满足不了自己。
面对几人的惊呼,吴有训表现的很随意,一点不像他在李奇维面前那么谦虚和担忧。
他的内心对于本次竞赛势在必得。
什么欧洲的天才,统统都要被他踩在脚下。
作为正统的黄埔理工嫡系,吴有训能阅读何育杰他们留下的大量资料。
其中有不少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吴有训获益匪浅。
“虽然比赛规定的内容只有力学、热力学、光学、电磁学。”
“但如果你们仔细看指南,就会发现前面有【主要】两个字。”
“所以我觉得,也许会有一道压轴题,就需要用到最新的物理理论。”
“或者是计算电子轨道,或者是计算钟慢尺缩效应等。”
“反正多学习总归是没有坏处的嘛。”
叶企孙四人听的目瞪口呆。
尼玛看的也太仔细了吧,连比赛指南都扣字眼。
他们不得不佩服训哥,真是太细心了。
“训哥这次看来真的稳了。”
“他要把欧美选手全部斩于马下。”
在吴有训的影响下,其余四人也看起了相对论和量子论。
他们觉得训哥说的很有道理。
以李校长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出什么题目都不足为奇,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至于实验这一部分,则是丁绪宝和吴有训二人,共同指导叶企孙三人。
广东大学作为华夏最知名的两所大学之一,其实验室的规模,和国外不相上下。
各种仪器设备应有尽有。
本科期间需要学习的实验,在这里都可以实现。
五人就这样废寝忘食地努力着,全力冲刺。
他们的心中全都憋着一口气。
“一定不能让李校长失望!”
当华夏代表团,因为吴有训的存在,而充满信心时。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