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50节

  “不过他的数学成绩很好,你看看有没有机会。”

  索末菲连忙笑道:

  “哈哈,原来是这个事情啊。”

  “你放心,等他中学毕业后,尽管来慕尼黑大学。”

  “只要通过了考试,这点权力我还是有的。”

  作为玻尔兹曼临终前钦点的继承人,索末菲在慕尼黑大学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更何况他很了解自己的老友。

  若是孩子不争气,对方绝对是提都不会提这件事的。

  奥古斯特感谢道:“那就太好了。”

  “孩子有点内向和安静。”

  “没有熟人的照顾,我担心他的学业会受到影响。”

  这时,索末菲忽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说来也巧。”

  “还有一个人比你更夸张。”

  “半年前,维也纳大学物理系的约瑟夫教授,给我来信。”

  “他希望他的孩子在1918年中学毕业后,可以跳过不上大学,直接做我的研究生。”

  “我只能回复说到时候看看孩子再说。”

  现在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盟友,索末菲也不想把关系搞的太僵。

  奥古斯特觉得很新奇,对方这是对自己的孩子有多自信啊。

  “看来那个孩子是个绝世天才。”

  索末菲笑道:“具体什么情况我不清楚。”

  “但至少也是天才那一级别的。”

  “因为那个孩子的教父是马赫教授。”

  “凭借这层关系,我也不太好拒绝了。”

  奥古斯特猛然一惊。

  大名鼎鼎的马赫教授,那可是物理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了。(没错,就是马赫环那个马赫)

  对方今年2月份才去世不久。

  这么看,索末菲确实不太好拒绝约瑟夫教授了。

  奥古斯特随意地问道:“那个孩子叫什么名字?”

  “看来我以后要让我儿子好好向他学习。”

  索末菲说道:“哦,叫沃尔夫冈·泡利。”

  “对了,你的孩子叫什么,我记得你有两个儿子。”

  奥古斯特说道:“想学物理的是我的大儿子。”

  “他叫沃纳·海森堡,今年15岁。”

  与此同时,还有一位维也纳大学毕业的博士,也准备来德国做研究。

  今年29岁的薛定谔,在战争期间,目前服役在一个偏僻的炮兵要塞。

  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研究理论物理,尤其是喜欢相对论和量子论。

  虽然他曾在场下见过布鲁斯教授,但是并没有说过话。

  为此,薛定谔心中有一丝遗憾。

  他已经和德国耶拿大学的某位教授通过书信交流。

  双方约定,等到战争彻底结束后,他就会去对方的实验室当助手。

  薛定谔觉得,只有在德国这样的科学强国,才能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同时,他也有机会,结识物理学界的顶尖大佬们。

  英国。

  卢瑟福在军方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名叫拉尔夫·福勒的年轻小伙子。

  对方和李奇维一样,也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的,把李奇维当成了偶像。

  福勒所在的英国皇家海军炮兵队,曾经请过卢瑟福来培训一段时间。

  由于福勒本科期间学习的是数学和物理。

  因此他也是炮兵队中,唯一能听懂卢瑟福讲物理理论的人。

  于是,卢瑟福就和福勒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今天,卢瑟福因故又来到了炮兵队。

  福勒看见他后,兴奋地说道:

  “教授,您看到这篇论文了吗?”

  “量子论又有重大发现,华夏的于竟然发现了反常塞曼效应。”

  卢瑟福羡慕道:“哎,我当然知道。”

  “我每天在这里计算炮弹、潜艇的轨迹,布鲁斯却在进行真正的科学研究。”

  “真是羡慕他啊。”

  福勒安慰道:“教授,您放心吧,战争一定很快就会结束的。”

  卢瑟福忽然问道:“福勒,战争结束后,有考虑过未来吗?”

  福勒摸了摸脑袋,害羞道:“教授,我想重新回到剑桥做科学研究。”

  卢瑟福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加油,你一定能做出成绩的。”

  然而卢瑟福不知道,五年之后,福勒就会把他的掌上明珠给拐跑喽,摇身一变成为他的女婿。

  同样,福勒也不知道,七年之后,他会录取一个年轻英国博士生,并给了他量子力学的课题。

  对方的名字叫保罗·狄拉克。

  随着于隐的论文发表,整个西方物理学界都轰动了。

  他们迫切地希望战争快点结束,这样就又能回到安心做研究的幸福日子了。

  量子论也成为了物理学界最火热的话题。

  隐藏的第四量子数就好像诱饵一般,让那些惊才绝艳的天才们全都出现了。

  如此盛世,谁又能幸运地成为那个弄潮儿呢。

  而此刻的亚洲,还停留在于隐带来的震撼之中。

  谁说华夏没有原创研究的?

第399章 亚洲震动!各国羡慕!国运之争!华夏势不可挡!

  当于隐论文发表出来的那一刻,整个亚洲的科学界都沸腾了。

  虽然论文的成果和李奇维的理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意义却完全不同。

  李教授教授那是天生圣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在众人心里都是理所应当的。

  他是上天派来拯救华夏科学的,非凡人可以揣度。

  而于隐可是一点一滴被培养出来的。

  他的老家河北省宁河县,现在还有很多于隐小时候的玩伴。

  于隐的家庭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和华夏千千万万的家庭一样。

  和吴有训一样,于隐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华夏人并不是学不好科学。

  此外,最重要的是,论文的通讯单位是:华夏-布鲁克王朝联合原子研究所。

  行内人都知道,这是李奇维教授一手建立的研究所。

  虽然挂着布鲁克王朝的名头,但是里面目前全都是纯正的华夏人。

  换句话说,这是于隐回国之后,凭借自己的力量,发表的原创级成果。

  所以之前樱花国小村信司的大放厥词,以及各国推波助澜的谣言。

  在这篇论文面前,全都不攻自破,烟消云散。

  那些阴谋论者被狠狠地打脸了。

首节 上一节 650/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