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57节
当然,剑桥、牛津不在此列,他们还有点扭扭捏捏。
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最为积极。
作为和布鲁斯教授关系最深的一所美国大学。
普林斯顿可谓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通过理查森做工作,又发了好几份言辞恳切的请求。
只为李奇维能去那里任职。
可惜,李奇维没有打算去美国。
而且,他也不是很想当校长。
他此去欧洲,主要还是为了物理学的科研事业。
把量子论彻底蜕变为量子力学,开启原子核的研究。
让原子弹的理论基础全部完善,然后打包带走。
回到婆罗洲再开启盘古计划。
当了校长后,会分散他太多的精力。
而且这些大学也都是打着白嫖李奇维的心思。
国王学院的成功让他们看到了好处。
最后,就是个人的邀请了。
卢瑟福邀请李奇维去担任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的物理系主任。
这也是卢瑟福自己之前的位置。
这并不是他在故意贬低李奇维,而是他很清楚老友的志向。
“相比当校长,布鲁斯你肯定愿意继续当物理学教授。”
今年卢瑟福正式接任了汤姆逊的位置,成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四代掌门人。
俗称的四代目:卢·水门。
他提前很早就知道了汤姆逊教授的安排。
所以才向李奇维推荐了自己的职位。
李奇维婉拒了卢瑟福的好意,并打趣道:
“我怕我去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后,搞得太成功,影响你卢瑟福教授的声誉。”
卢瑟福气的牙痒痒,准备等李奇维来了,让他好看。
另外就是玻尔这小子,极力邀请李奇维去他的研究所当所长。
玻尔的研究所虽然属于哥本哈根大学,但几乎就是他自己的自留地。
他本人对所里有着绝对的权威。
玻尔知道导师不可能在欧洲久留,早晚还是要回去。
那还不赶紧薅羊毛。
要是能把布鲁斯教授请到丹麦来,那丹麦立刻就成为欧洲的科学中心了。
想想就美。
玻尔的算盘珠子打的,万里之外的李奇维都能听到响声。
可惜,李奇维拒绝了普朗克这个恩师后,又无情地拒绝了玻尔这个爱徒。
因为,他有了一个更好的决定。
1918年的后期,李奇维就已经在为返回欧洲做准备了。
他最终选择的地点还是英国。
没办法,现在英国还是老大,该低头还是要低头。
婆罗洲的事业,需要英国的默许和支持。
由于他主要是为了科研,不太想管理学校的各种事务。
所以,他决定直接成立一个研究所,担任所长。
研究所是以华夏的名义,和英国合资成立。
这也是为了将来里面能培养两国的人才。
现在华夏和西方的教育和科学交流非常频繁。
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双方的关系到了新的阶段。
英国出地出资建设研究所,而华夏就出一个人。
嗯,很公平。
最后,李奇维亲自拍板,为这个研究所取名为【量子研究所】。
量子是他在物理学界传奇的开始,也是他此行的最终目标。
所以,用量子做名字很合适。
今年1月底的时候,量子研究所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
李奇维不是个喜欢炫耀吹嘘之人。
此前一直保密,所以卢瑟福、玻尔等人都不知道这件事。
现在,只待他到达英国后,量子研究所就能正式对外公布了。
而它的建立,必将在物理学史上留下最重要的篇幅。
李奇维因量子始,开启传奇。
而现在,传奇再续!
第402章 研究所面世!神之宣言:我为量子论而来!物理学界震动!
1919年3月15日,李奇维三人历经二十多天,终于抵达伦敦。
由于船上带着无线电报,所以他的行程一直公开。
卢瑟福、威尔逊、理查森、巴克拉等一批英国物理学家代表们,早已在码头翘首以盼了。
他们的身后则跟着各自的学生们,都是来欢迎布鲁斯教授的。
威尔逊更是感慨道:“我怎么觉得布鲁斯一来,连空气都变得香甜了。”
如今的威尔逊可谓意气风发,因为他终于熬成教授了。
天可怜见,以后开会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窘境了:
“您好,汤姆逊教授。”
“您好,卢瑟福教授。”
“您好,布鲁斯教授。”
“你好,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现在是剑桥大学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的自然哲学教授。
他的研究方向也转向了大气电学,成功化身为雷电法王。
威尔逊的观点让众人相视一笑,点头认同。
没有布鲁斯教授的物理学界,总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东西。
尤其是经过了四年战争的摧残,现在的物理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都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发泄。
而论搞事能力,还有谁能比得上布鲁斯教授吗?
呜~~~
低沉的轮船气鸣声,把众人的思绪拉回。
所有人脸上神色激动。
“来了!”
“布鲁斯教授来了!”
在众人的期盼和欢呼声中,李奇维终于出现了。
他的脸上带着标志性的笑容,与众人一一握手拥抱致意。
“哦,卢瑟福,威尔逊,你们俩的头上竟然有白发了。”
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感慨。
当初朝气蓬勃的卡文迪许三人组,现在都已经是中年人了。
卢瑟福今年48岁,威尔逊今年正好50岁。
而李奇维也已经39岁了,但是在二人面前,他永远是小老弟。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