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82节

  “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于是,二人就立刻开始实验。

  他们首先使用的材料是石墨晶体。

  因为石墨比较薄,比较容易测量角度。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疯狂测试后,石墨与X射线的碰撞实验,大获成功。

  他们俩终于发现了X射线的波长变长的现象。

  这绝对是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

  只有用布鲁斯教授的光的波粒二象性才能完美解释。

  用传统物理学没有办法解释这种现象。

  吴有训和康普顿相拥而笑。

  但是他们没有停下来放松,因为一种材料可能会存在误差。

  于是,他们继续测试了其它种类的材料。

  直到今天。

  吴有训笑道:“康普顿,这应该是第十种材料了吧。”

  康普顿这些天早已累的虚脱,但他却无比开心。

  “没错,十种材料,全部都发现了波长变长的情况。”

  “这充分说明这种现象和材料本身无关,就是光的性质。”

  “吴,我们俩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了。”

  “哦,上帝啊,我现在不会是在做梦吧。”

  说完,他狠狠地捏了自己的脸,痛的哇哇叫。

  但是痛却快乐着。

  他康普顿是别人眼中的愣头青。

  博士选了一个最难的课题,差点没有毕业。

  毕业后,没有去找大佬跟着学习,反而和一个本科生混在了一起。

  虽然这个本科生是物理奥赛金牌得主,但那不意味就能做出真正的物理成就。

  但是他依然没有任何犹豫,和吴有训成为了搭档。

  因为当初在婆罗洲时,二人就一见投缘。

  他们二人本来都可以跟着大佬。

  康普顿可以跟着密立根教授,吴有训更是可以跟着布鲁斯教授。

  但是二人都没有这样做,或许这就是天意。

  康普顿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吴,谢谢你。”

  吴有训也开心的笑了。

  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

  这段时间,外面对他的风言风语,他其实都知道。

  一个华夏人,竟然想自不量力地靠自己做出原创研究。

  “他以为他是布鲁斯教授啊。”

  吴有训知道自己的奥赛金牌光环,此时变成了他的压力。

  如果他失败了,那么那些嘲讽的人,就会借此贬低华夏,顺带贬低物理奥赛的含金量。

  没有人会在意学术研究的时间问题。

  那些人只知道布鲁斯教授亲自发话,说吴有训能证明。

  那么他就必须立刻马上做出实验,否则就会受到攻讦。

  想到这里,吴有训轻轻一笑。

  “你们注定会失败。”

  “因为校长早已说过,天命在华夏。”

  吴有训终于证明了自己。

  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导下,他凭借自己,从头到尾设计了实验。

  虽然这个实验的原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后,难度远远超越了他的想象。

  甚至在刚开始的二十多天,他和康普顿根本找不到碰撞后的X射线。

  这让二人一度心灰意冷。

  但是,倔强的他没有放弃。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分析,更相信校长,那个在他心中如神一般的人物。

  直到此刻,吴有训才明白校长到底有多伟大。

  他费尽所有心血,把毕生的智慧都压榨了出来。

  吴有训知道,自己的论文一旦发表,肯定会轰动物理学界。

  他本人也不会动不动就被冠上“奥赛金牌”的称号。

  而是变成了“天才物理学家吴有训”。

  但是,他拼尽一切的成就,也仅仅只是证明了校长随手一篇的论文。

  由此可见,他与校长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所谓的天才与校长的差距有多大。

  不过吴有训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他笑着摇摇头。

  “我为什么要和校长比呢?”

  “他是天上的太阳,照耀的是整片华夏大地。”

  “而我就是大地上的一棵树,我只要保证我所在的区域能够水土丰沃就可以。”

  “我靠我自己证明了,华夏本土也可以产生科学家,这就足够了。”

  “再往后,我就要像校长一样,保持研究的同时,注意培养后辈。”

  “文明之火,生生不息。”

  这一刻,吴有训的心境发生了变化。

  “校长,我终于明白您的苦心了。”

  “要是当初我请求成为您的博士生,您恐怕一定会失望吧。”

  “您想要的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华夏,而不是一个只能依附别人的华夏。”

  李奇维努力了十九年,他的心血在吴有训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吴有训不再是真实历史上,那个在论文上只出现一个名字的华夏人。

  他不再是康普顿的学生,在国际物理学领域可有可无的存在。

  而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证明者,华夏著名国际物理学家吴有训。

  ——

  1919年7月20日。

  《自然》封面发表了吴有训和康普顿的论文。

  题目是《X射线受元素散射的量子理论》。

  在论文中,二人首先阐述了他们发现的一种全新现象。

  即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后,散射后的X射线的波长会变长。

  使用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能够完美解释这个现象。

  论文一经发出,瞬间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

  “哦,上帝啊!光的波粒二象性竟然真的被实验证明了。”

  “几百年的争论终于可以结束了。”

  “牛顿没错,光确实是微粒。”

  “托马斯·杨也没错,光也是波动。”

  “光具有二元性,它既是波动也是粒子,是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存在。”

  然而,最让人惊讶的还是论文的作者。

首节 上一节 682/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